如何把握21世纪城市环境设计的新理念
进入21世纪,环境艺术设计正面临着一场全球化的变革,尤其是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普遍关注,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如何把握21世纪城市环境设计的新理念,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随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再是单向地、一元地认识世界。因此,环境艺术注定要向综合方向发展,服务对象也将多元化,因人的地位、职业修养、感情、性格、心理而异,是多元化的网格反馈,这种并列、多向的反馈将激发人类更丰富的创造力,产生更多新的信息,刺激人类的环境艺术化的设计创作,给人类文明带来空前的繁荣。这也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方法与观念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使之从设计者和受众者两方面构建适合21世纪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
一、城市设计,重返视觉愉悦的出发点
今天,我们重新将“公共”“大众”与“艺术”结合的特殊领域――“环境艺术”加以研究,就是要强调城市发展的整体意识,重返视觉愉悦的出发点,这也是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城市的发展现状息息相关的。
1.从发展理论定位更新设计观念
新的事物不断出现,令我们目不暇接,观念的更新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客观的存在。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全新的文化态度、开阔的人类学视野探讨环境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因为人类有阶梯化上升的内在需求。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需要,而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本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多种层次,即生理的需要(饥饿与性欲),依次递进为安全的需要,爱和情感及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等等。马斯洛认为在这个需要的结构系统中审美需要处于高级层次,当下一级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特别是审美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也明确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与后层次关系。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时代发展了,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变化。
2.从文化高度推动思维模式更新
在过去的环境设计中,我们所遵从的大多是逻辑化的思维模式,设计过程中追求逻辑化的秩序。环境艺术包含着科学技术,因而,在设计法则上,遵循逻辑思维模式的科学原则是必要的。同时,环境艺术还必须遵循艺术创造心理原则,即直觉,灵感,无意识。现代设计思维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设计师的直觉、灵感和深层无意识的创造作用,将各种创造性的想象、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超越时空界限的意象渗透于艺术设计之中,形成设计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和形象上的丰富。
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以1992年主办奥运会为契机,打破了城市综合开发中的桎梏――“纵向机制”,以市政人员、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的横向协作为基础,以继承历史遗产为基本理念,巧妙融入“绿与水”的绿色主题,形成以公众艺术为引导的城市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城市开发与再开发的典范。
3.把握社会审美取向的趋同性与差异性
体验、欣赏、评价、创造美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活动是人类在精神上把握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源泉和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美,受对象美的特征的制约,随着客体的发展变化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在客观世界中,人类文明、人类大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正随着信息时代脚步声的切进而不断相互融合。这种共性的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的产物。当今在艺术设计范畴,更多地注入了心理学、美学、思维科学、人类学、公共关系学、信息学、传播学等综合学科的理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发生了量的扩充和质的飞跃,新知识的聚合冲破了地域文化的封闭,在多维的动态空间中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使现代文明更具共性文化的特色。
即便如此,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现代文明的传承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城市设计与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关联。就建筑装饰而言,德国古典建筑的典范哥特式建筑的遗风高耸的、垂直向上的造型,竖向的、狭窄的、立面分割的特征影响着现代建筑,对金属材料和装饰的偏爱也可以从过去的建筑文化中寻到遗迹。而与德国毗邻的法国古典建筑中自由的、毫无拘束的构思,精美的建筑雕饰,建筑与环境完美的结合,以及富有艺术气质的风格,在今天也仍然是法国建筑的特色。中国的木架结构在世界建筑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的一页,直至今天,建筑的造型、彩绘风格依然别具风采。
由此可见,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大文化的背景,离不开生长、养育它的地域文化,这相融、相近的文化特色又孕育了具有独到审美意义的艺术品,从而使城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对不同的地域文化的把握,促使多元文化在城市环境中相互融合,并透视出世界文化的背景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基本作用。
二、城市环境整和设计,提升人的环境意识和文化品位
从历史发生学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客体的美,同时也创造了审美主体。人类在开辟生存之路的同时也开拓出广阔的审美天地。工具不仅是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也是塑造主体的历史雕刀,它标志着主体内在的目的尺度与客体外在必然规律的统一,这是美与审美或艺术产生的深刻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环境的营造是一个有序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结合高品位环境艺术需要,艺术理想(理念),以及高水平环境艺术创造、欣赏、批评的能力来完成的。新世纪的城市环境设计只有在培养人类环境艺术需要、塑造艺术理想、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这些基本素质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推动未来城市环境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的环境艺术需要,包括对环境艺术的审美需要和非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心灵生命,主要是情感生命对环境艺术形式的需要,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需要,即审美心理经验向感情欲求方面的扩渗,它所关注的是环境艺术如何体现出美。环境艺术的非审美需要,是心灵生命,主要是欲念和理性对环境艺术所包含着的政治、经济、科学、伦理、宗教等等人文思想内涵的需要,是一种带有实用功利性的需要,它所关注的是环境艺术实现其效用。环境艺术的审美需要和非审美需要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对环境艺术的欲求、需要,即内在的驱动力,成为创造和欣赏环境艺术的动力机制。
人们的环境艺术理想、理念,是艺术需要的总结、提升,是它的理想形式。艺术理想包括审美理想和非审美理想,审美理想虽然和人生理想相联系,却是人生理想的超越形式。至于非审美理想,即审美以外的社会人生理想,具有功利性是不言自明的。审美理想和非审美理想融合在一起构成环境艺术境界,形成环境艺术的导向系统,成为环境艺术活动的调控机制。
人们的环境艺术能力也包括审美能力和非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等多种审美心理能力的综合,而非审美能力在环境艺术中包括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如城市规划、园林、生态、建筑、环境,多媒体电脑等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和技能,以及哲学、历史学、人类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等知识。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非审美能力融合在一起构成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能力,形成环境艺术操作的工具系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环境艺术的创造与接受(包括欣赏、批评),就是在环境艺术需要的驱动下,在环境艺术理想的调控下,调动环境艺术能力,构建环境艺术形象的过程。因而只有通过培养艺术需要、塑造艺术理想、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进而完善整个环境艺术活动,才能不断提升人类的环境意识和文化品位,这也是新世纪城市环境设计最基本的任务。
环境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属性,显示出很高的审美价值。建筑艺术中建筑体的比例、尺度,高低错落的层次和韵律,建筑材料的质地与色彩,建筑造型凝重与挺拔的体量;园林艺术中的“筑山理水”、“小中见大”、“曲径通幽”;城市雕塑作品在现代化城市中的“点睛”作用,所有这些环境艺术的审美特质,都构成了一种文化的脉络,人称“文脉”。它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脉络,既体现了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审美精神,又为人们展现了一种可视的“文化”符号。这种潜在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培养每个社会人所应具有的“社会意识”的动力。
环境艺术的效应还表现在社会非审美的文化功能方面。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活动,人们的视觉或经验常常选择性地对某个地区的人文社会景观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往往构成它的特质并产生活力。当人们面对城市广场,面对规划严整的街道,面对那凝结城市精神的城雕,则更能体会到城市环境对人的精神、人格力量的培育功能和效应。人类从早期的安全需求到后来的文化心理与精神需求,逐步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城市提供大量信息,举办各种活动,从而满足了人们对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宗教这些非审美因素的追求与渴望。
21世纪已经来临,人们期待着更美好的生活。“以人为本”或“人自然化”的设计理念会使自然与社会,科学、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而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也是实施城市环境改造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如何把握21世纪城市环境设计的新理念】相关文章:
5.城市道路环境设计
6.如何学习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