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蒲花农业园区景观规划

时间:2017-05-17 14:32:33 环境设计 我要投稿

蒲花农业园区景观规划

  基于对蒲花农业园区景观演进的自组织研究,笔者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他组织演化策略,并与蒲花农业园区景观的自组织演化共同作用而最终形成该区域景观演进的现实过程,加速蒲花农业园区景观系统的良性发展。

  1.蒲花农业园区景观格局的改变

  1)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在蒲花农业园区现有资源及地理空间格局的整理与研究中,提出了“一轴两极多节点”的景观空间格局。其中,“一轴”是指以蒲花河为生长轴的纽带,其贯穿并联系了两极以及两极之间丰富的自然地质资源、土家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两极”是指蒲花农业园区西面的佛光洞和阿蓬江东岸的濯水古镇;“多节点”是指围绕沐珠沟、三潮水等三个冲沟安排的一系列以水为主题的项目。

  2)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在蒲花农业园区的规划过程中,通过景观手法将道路交通系统嵌入到整个园区的肌理之中,把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融合到一起,从而将传统上单一功能的专项工程融入到更加综合的景观公共体系之中。同时,将蒲花农业园区中的水系作为园区和区域绿色通道的基本框架,利用自然水系生态过程来设计,然后在这一生态景观基底上,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游憩场所,创造多种体验空间以及增加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体系。

  2.蒲花农业园区景观功能的再造

  随着景观结构的改变,蒲花农业园区的景观功能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景观结构的改变,促进蒲花农业园区景观系统的发展

  1)产业结构的转换。旅游的开发势必会改变蒲花农业园区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而导致蒲花农业园区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转型。通过对现有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使现有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将内涝地通过工程措施转化为度假、景观用地;将农业产业转化为观光旅游业,保证产业效益的同时增加蒲花农业园区的旅游价值。2)土地利用的`改变。蒲花农业园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必然导致土地利用的改变。同时,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最终会导致乡村景观的丰富度和复杂度。为了满足未来蒲花农业园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园区的公共设施用地的占地比从0.4%增加到7.6%,面积由1ha增加到19.4ha,其中新增了15.4ha的专项旅游服务用地。同时,在园区内保留了60ha的高产农田,使其融入到整个园区的休闲游憩绿地系统中。3)景观功能分区。本次规划将整个核心规划区围绕蒲花河形成以下九个片区:蒲花农业园区、土家文化体验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休闲疗养区、冒险谷、土家民俗山寨区、佛光洞暗河游览区、官陵寨、度假休闲区。

  3.蒲花农业园区建筑规划

  规划严格控制新建筑体量、形态、色彩、风格、景观视线,妥善处理其与河堤、农业园区、土家文化遗迹、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避免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1)聚落形态的延续。聚落的更新与发展应充分考虑与地方条件及历史环境的结合,使聚落与乡村环境肌理和谐统一。对街道和广场空间的改造,应突出聚落入口、街巷交叉口和重点地段等节点的景观特征,强化聚落景观可识别性。对丧失原有功能的建筑,引入新的功能,使其重新复活。赋予历史传统场所与空间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与功能。

  2)建筑风貌的控制。规划后建筑风貌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建筑立面为土家典型建筑风格;二类建筑为框架混凝土结构,表面材料以砖、木、玻璃为主,其风貌特征具有新乡土风格的土家现代建筑。

  4.蒲花农业园区社会结构的协同运作

  蒲花农业园区的建设应该是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等多个主体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这一开发思路的运作机制可以分为三种。

  (1)政府的宏观调控

  首先,在开发初期,政府应完成土地整备,提升和完善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初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在进行市场化的土地开发运作时,政府还应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建设分期有序的动态递进,逐步完成整个规划区的土地开发和建设。

  (2)居民的自发性民居改造

  居民的自我更新具有很多优越性,它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和不同的家庭需求,还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经济条件,并创造具有个性和多样性的空间,为聚落不断的注入新的生活痕迹。

  (3)规划控制下的市场化运作

  合理有效的商业开发对蒲花农业园区的景观更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政府可委托房产开发商作为投资者,开发商作为相关项目设施投入的主体,对蒲花农业园区的建设注入资金。建成后由投资商承包经营,或由当地居民、外来企业租赁或购置后经营。

【蒲花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相关文章:

1.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3.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农业园区规划理念

5.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6.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7.农业园区规划中需坚持的理念

8.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