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时间:2024-07-26 11:19:23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国学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正是这种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问。

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

  国学教育在当下面临的问题是:

  1)商品经济时代讲究效率、收益的价值观,令人们难以认同以修身、养气、体悟、践行为特征的国学。大学生也如此。他们忙着学习更好就业、更有“钱”途的课程,忙着考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会计等各种证书,忙着兼职、办出国、考公务员……不能带来直接收益的、“无用”的国学,自然不能博得青睐。

  2)开展国学教育缺乏专业的队伍。百年来倚重西学、忽视国学的历史,使国学教育中断。国学人才也出现断层。没有好的老师、好的引路人传道授业解惑,高校国学教育步履维艰。

  3)缺少政策的支持。

  目前,虽然一些有关部门都采取一定措施宣传教育,但是,国学教育,特别是高校国学教育,还是缺少政策的支持。相较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的教育研究活动,国学教育研究活动得到的经费等各种政策支持少之又少。

  如果不能及时而准确地看待、处理以上面临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应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从祖先留下的宝藏中汲取未来发展之力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国学是祖先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需要每一代人的悉心保护和传播。我们不能自私地将之挥霍殆尽,我们的后代也有权利享有这些精神遗产。

  首先,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虽说礼法道德常常被桀骜不驯的天才嗤之以鼻,但基本的、不僵化的礼法道德确实能够成为一个人的根本,塑造其人格、精神气质,乃至整个人生。像孔子所言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前人对个体美好的品质的高度概括。

  国学教育无疑能逐渐铸造完善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树立一种“仁者爱人”的胸怀,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一种“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执守,一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其次,国学教育能够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

  学生们在完成了自我人格塑造后,便可以进一步推展开来,“兼济天下”。儒家要求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样一种以己为中心、一层层向更大范围扩展的差序格局。

  如此,学生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方式指导下,能切身感受他人的难处,理解其不易,最终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下践行不已,最终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总之,在修身基础上层层展开的国学教育对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从纵向来看,国学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步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但是,当前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忽视社会道德的行为。

  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2

  一、国学教育必须客观地陈述知识与意蕴。

  国学知识是非常丰富庞杂的,因此在国学教育实践中需要对国学知识和意蕴进行鉴别、梳理。我们认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常识层面的鉴别,就是凭常识即可以判断事物的精粗、优劣。比如,“三从四德”,所谓“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丧服·子夏传》),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显然,“三从”已不可能,而“四德”,特别是妇德的核心“贞顺”,更不现实。“贞”是要求女子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诚不贰;“顺”就是要求女子“婉娩听从”,对公婆、丈夫甚至对家族所有人谦恭有礼、逆来顺受。

  无疑,凭常识就可以判断“三从四德”已跟不上时代,它不仅是对女子身体的束缚,也是对女子精神的侵害。因此,当我们讲到“三从四德”时,就必须客观地解释和陈述,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故意混淆是非,颂为美德。二是理性层面的鉴别,就是依靠理性判断事物的精粗、优劣。比如,将“阴阳”理解成对女性的歧视,是重男轻女,是专制主义。这显然是没有接触到客观陈述的“阴阳”知识之结果,这就需要对“阴阳”进行分析,客观地陈述“阴阳”的内涵、氤氲,从而明白“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基本范畴,是事物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宇宙丰富多彩的根源。

  二、国学教育必须使其思想内容与时俱进。

  以儒家“家”观念为例,在宗法社会里,家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儒家的“家”观念是特定时空的产物,而且非常庞杂,需要我们去分析、辩明。比如,《礼记·内则》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

  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男子不谈家务事,女子不谈公务事;男女之间不能直接传递东西,不得已要传递,必须放在竹筐上,由男或女去取;居内的女子与居外的男子不能共用一口井,不能共用浴室,不能共用卧席,不能相互借东西,不能混穿衣裳;妇女的家务事不说给男子听,男子的公务事不说给女子听。无疑,这些礼节或规范在现代社会完全丧失了其存在的空间。因此,对于儒家的“家”观念必须全面、深刻地加以分析和检讨,特别是要与现代社会中的“家”结合起来思考,不能笼统地、抽象地演绎儒家“家”观念的`价值。现代社会中的“家”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发掘、宣传儒家“家”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不仅要检讨儒家“家”观念本身内容的局限性,更应该以现代社会中的“家”为参照,丰富和发展儒家的“家”观念。《礼记·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就是强调教育必须按照时令(季节)而展开,不同的季节安排不同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概言之,国学教育也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对国学思想内容进行最佳调适。

  三、国学教育必须选取最有效的传授方式。

  其一是平等施教,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传习录》下)这样才能接地气,才能为听众所接受。其二是因材施教。接受国学培训的人员,其文化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国学内容准备、设计等方面都必须有针对性,才会有积极效果。比如我们讲儒学,如果听课的对象分别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那么我们准备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就是要求根据天生资质和文化知识层次的不同对人展开教育。其三是技艺施教。事实上,悠久的教育教学史中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而现代高科技又为教学方法充实了新内容,因而当代国学教育可选择的技巧和方法是多姿多彩的。

  四、国学教育必须以宣传真精神为诉求。

  这里的“真精神”,也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学中的精华,是“正能量”。当下的国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种种违背国学“真精神”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学教育的娱乐化。比如戏说王阳明,有人在描述王阳明时,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肆意编造桥段,极度夸张,虚构王阳明形象。

  二是国学教育的鱼目混珠化。比如将糟粕当精华宣传,神医张悟本臆造中医理论,“发明”鸡血疗法、甩手疗法、绿豆茄子疗法等,鼓吹“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三是国学教育的功利化,国学教育仅仅被作为牟利的工具。当今国学教育必须重视国学“真精神”、国学精华的宣传和普及。儒学的仁义、诚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道家的自然、质朴、宽容、谦下等品质,佛教的奉献、慈悲、度人等情怀,都是国学中的真精神、核心理念,也是国学中的精华。即是说,所谓国学教育,最需要传承的内容是这些,最需要普及的内容是这些,最需要发扬光大的内容还是这些。

【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06-28

我国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03-03

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03-16

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2-13

CAD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07-19

声乐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06-03

企业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03-12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存在问题09-19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