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前出师表》原文翻译

时间:2024-10-13 03:07:30 盛林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前出师表》原文翻译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前出师表》原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出师表》原文翻译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三国时期,曹魏国力最强,孙吴次之,而蜀汉最为弱小。当刘备病卒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东)时,他留给诸葛亮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和一个年幼无知、扶不起来的接班人。在这种危难关头,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义承担了蜀汉的全部实际责任,对内严明法纪,奖励耕战;对外安抚戎羌,东联孙吴,积极准备北伐曹魏。经过几年的努力。蜀国力量有所加强,呈现“国以富饶”“风化肃然”的局面,于是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以图中原。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地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普遍受到推崇:而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这种精神更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赞颂的“时穷节乃现”,“鬼神泣壮烈”,一封奏疏能千百年被视为“至文”而流传不朽,主要原因在这里。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清朝丘维屏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屈原是在遭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开始兴起的时代风尚。此文有大量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

  《前出师表》赏析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不知感动了多少忠勇之士,激励了多少肝胆之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正能品出《出师表》滋味的,何止陆游一人?作为表中的上品,诸葛亮的《出师表》确实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细细品读,你一定会发现文中的许多奥秘,一定会被诸葛亮巧借先主劝后主的匠心所折服。

  先主刘备征战几十年,最终没有实现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不幸于公元223年病逝。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情景似乎历历在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先主对诸葛亮如此信赖,如此倚重,一生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怎敢怠慢,怎敢随便忘记先主的重托:“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番表白,真乃诸葛亮的肺腑之言,赤诚之心可见一斑。于是先主临终之前吩咐后主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此时距先主去世仅仅四年有余。

  文章一上来就把先主抬了出来,营造了一种先帝壮志未酬、事业未竟、死不瞑目、令人扼腕的悲情氛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悲壮和凄惨,确实让人动容。读者从一开始就笼罩在那种浓浓的哀伤悲壮凄婉氛围之中,这种沉重而又凝重的氛围会感染你,刺激你,让你无法摆脱。在这种无限伤感、沉重压抑的氛围之下,你会立刻产生一种怜悯之心,悲愤之情,不自觉地进入了对先帝的深深追念之中。那种悲壮,那种伤心,怎不让人叹息,让人伤心,让人唏嘘!在对先帝的追思之中,你会不由地自责起来,警醒起来,觉得不努力,不奋斗就对不住死去的先帝,不忠贞负责就是对先帝最大的不敬和不孝。

  然而,“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现实状况让诸葛亮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恶劣的生存处境,堪忧的发展形势,逼迫着蜀国必须兴利除弊,必须图谋崛起。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微妙境况的蜀汉政权,如果不出师讨伐,似乎已经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言。

  在这种特殊的境况下出师,诸葛亮肯定有一百个不放心。面对年轻昏庸的小皇帝——刘禅,被誉为“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孔明丞相,怎能自顾出师呢?诸葛亮显然有满肚子的话要对皇帝说,有许多的问题要向刘禅交代。诸葛亮虽然被刘禅尊称“相父”,可他们之间毕竟是不能随便逾越的君臣关系,诸葛亮也毕竟不是刘备,他必须选择恰当的方式向皇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他选择了上表,向皇帝陈述自己的看法。表,从形式上看,显得有些郑重,但内容上可以自由灵活,既可以陈情,亦可以言事。尽管这种形式比较好,但是诸葛亮也必须拿捏精准,把握巧妙:既要把握住火候,说的巧妙,说的得当,说到后主的心坎上,让他认真听,又要让皇帝痛快接受,并好好配合自己的出征。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诸葛亮千思万想,觉得还是先主刘备的份量重,所以,一上来就把先主这个招牌抬了出来,让后主从一开始就笼罩在先主的阴影下。诸葛亮巧借先帝之名,之威,说出自己心里要说的话,以此来感动后主,劝诫后主,让后主采纳自己的建议,妥善处理好后方问题,自己能够毫无牵挂地率领三军,安心地出师伐魏,实现兴复汉室的目的。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更是诸葛亮的老辣之处。如果诸葛亮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去教训后主,或者以其它形式劝告后主,可能结果就会是另一种情况了。

  为了说服后主,诸葛亮一直在利用先帝,处处打着先帝的旗号,借助先帝的威力,让先帝说话,来影响后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竟有十三次提及了先帝,先帝的影子自始至终在文中活跃,有时直接吩咐,有时间接劝告,有时旁敲侧击……这让后主哑口无言,无话可说。诸葛亮让先帝的影子说话,借先帝之口劝告后主,自然效果就非同一般了。

  面对危局,“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先帝对属下的大恩大德,广大臣民和诸位将士不敢随便忘记,他们发愤努力,不敢懈怠,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先帝之恩德。后主如果能够开张圣听,就能“以光先帝遗德”。不管怎样,一切都是为了先帝,都是为了报答先帝,都是为了蜀汉政权,自然也是为了后主,后主听起来怎么会不舒服呢?

  为了让后主重用那些志虑忠纯的大臣,诸葛亮说他们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既然如此,陛下又怎么能不使用,怎么能不重用,而是喜新厌旧呢?

  对于将军向宠,诸葛亮说先帝称之曰“能”,既然先帝都说能了,自然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啦!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隐隐听出了诸葛亮的担忧,生怕后主不按照先主的遗训去做,而是改弦更张,走了大样。对于先主已有定论的事,早已经看好的人,要大胆重用,不可弃之不用。然而诸葛亮不去随便要求后主怎么怎么做,而是让先帝发话。先帝已有定论的,后主就不能随便更改,就不能不听。如果不听,就是对先主的极大不敬。有了先帝这尊神在这里,后主只能乖乖听命,好好接受诸葛亮的建议啦!

  在谈到亲贤远佞时,诸葛亮深情回忆了自己和先帝在一起议论此事的情景。仿佛先帝的叹息声还在耳边回荡,仿佛先帝的痛恨之态如在眼前。言犹在耳,后主怎敢遗忘?这深刻的历史教训,让每一个后人都睁大了眼睛。那些贞亮死节之臣,诸葛亮惟愿后主能够亲近任用,不要去和那些小人混在一起,耽误了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的深情回忆,既拉近了诸葛亮和后主的距离,还能让先帝活灵活现地去教训后主,让后主不要自作主张,而是深刻吸取教训,明辨是非,亲贤远佞。

  诸葛亮是一个可以依附的股肱之臣,此番出师就是为了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然而诸葛亮深知后主的德能,不得不在出师之前,上表陛下,一来表达自己兴复汉室的决心,二来劝诫后主处理好自己的事务,让自己没有顾虑地在前方征战。这一切,诸葛亮都是借助先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先让后主认同先主的遗德,遗训,遗诏,再让后主接受诸葛亮所提的一切意见。这样,后主就不排斥,就很情愿地接受诸葛亮的建议啦。诸葛亮巧借先主之名,行自己之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言辞恳切,肝肠寸断,动人心魄。

  文章第六段,诸葛亮巧妙地把话题转到了自己身上,诉说自己和先帝不弃不离的经历。诸葛亮花大量笔墨,毫不吝啬地去叙写自己和先帝的交往,重在回顾自己和先帝的那份君臣患难与共之情,相知相遇之恩。其实,这也是借先帝,借的是自己和先帝生死相依的那种特殊关系。

  诸葛亮和先帝不是萍水相逢。诸葛亮本是一介布衣,但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先帝和诸葛亮从最初的相遇到相知,从相交到相随,到后来先帝对诸葛亮严重依附,关系不断深化,感情日渐深厚。说明了先帝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同一般,可谓生死之交啊!

  对于先帝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有一种特别的感激之情,怀念之情。没有先帝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就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是诸葛亮对先帝最好的报答。这是感情的源头。既有知遇之恩,又曾患难与共,这份感情,这份交往,这种关系,可谓奇特。这种特殊的感情和关系,是诸葛亮要打的一张牌。没有这种特殊的关系,自然就没有这种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又深化了这种特殊的关系。后主刘禅不是不知道这种关系和这种感情的,但是诸葛亮想借机再强化一下,让后主不要忘记了诸葛亮和先主的那种老关系,老感情。诸葛亮巧借用这种诸葛亮和先主的关系和感情,来拉近和刘禅的距离,让刘禅能够从感情上服从,听从,可谓技高一筹啊!

  正因为关系特殊,所以先主特别器重诸葛亮,所以才有先帝临终托孤。先帝对诸葛亮特别的信任,让后主无话可说。作为知恩图报的诸葛亮,不能忘记先主的交代,不能遗忘先主寄托的大事。诸葛亮现在的出师,是为了实现先主的遗愿,是为了完成先主的“托孤”。先主的大事,也就是现在诸葛亮的大事,同时也是后主的大事,所以后主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儿戏。如果诸葛亮的伐魏大计不能实现,就会损伤先帝的一世英明,这个责任是大的。现在的出师,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帝的英明比什么都重要,诸葛亮的出师就是为了弘扬先帝的英明,这旗号打得太巧妙,太正统,太有力量啦!所以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的深深忧虑,让人看到了诸葛亮的负责,看到了诸葛亮的真诚。如果出师不效,诸葛亮要求“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的诚恳,由此可见一斑。最后,诸葛亮再一次提到“深追先帝遗诏”,让人似乎看到了诸葛亮内心滚烫的热血在流动。诸葛亮借先主来激励后主,真是颇费心机啊!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不断提到先主,就是表明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先主的遗愿,除了表现自己的忠诚之外,更多地是为了强调自己出师的重要。如果不是为了实现先帝的遗诏和遗愿,出师就没有借口和机会。所以,诸葛亮又打一下先主的牌,让先主再一次开口认可诸葛亮的出师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性。

  文章自始至终让先主开口,借着先主的口说话,借助先主的威名来影响和劝诫后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也是诸葛亮的用心所在。

【《前出师表》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出师表》原文及对照翻译12-28

《出师表》原文及课文翻译06-18

国学经典《出师表》原文及翻译03-24

《出师表》原文05-27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注释11-16

国学经典:出师表原文及注释03-19

钗头凤原文及翻译04-23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08-01

《劝学》原文及翻译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