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电视节目《朗读者》有感
《朗读者》首期节目中登台的96岁翻译家许渊冲与董卿的对谈,感动了无数观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电视节目《朗读者》有感,欢迎大家参考!
【1】电视节目《朗读者》有感
《朗读者》向我们展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千世界。一个人,一段文,每季就有近70段文字的深情朗读通过电视广为传播。一年有四季,如果精心策划、组织、传播,那将是怎样一种真、善、美的增殖和递送啊
朗读者不是不可读一段自己书写的文字,但一定要是有较高水准的文字,而更多的应该选择能够震撼到自己的文字——经典和准经典的。如果不仅重视朗读之人,也重视朗读之文,那么《朗读者》就可能从一档真人秀的情感类综艺节目,向人文类提升
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使一些从业人员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电视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偶然打开电视机,恰好看到央视刚刚开播的《朗读者》,颇觉耳目一新,印象甚好。这是董卿主持的又一个文化类节目,而且这次由她兼任制片人,这就意味着她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朗读者》与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相比,确有许多不同。《中国诗词大会》声势浩大,有百人团、挑战者和擂主等众多变动不居的角色,不仅“诗霸”“词霸”们的表现出色,而且主持人本人诗词歌赋的修养也颇令人惊艳,从而赢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美。不过,因为它是竞赛类节目,未脱选秀窠臼,考试的气氛又太浓,不知有多少颗小心脏为此而蹦蹦乱跳。《朗读者》显然更有独创性,除了栏目名字使人想起一部德国同名小说和英国改编的同名电影外,并无什么因袭。
《朗读者》必有朗读,语气却又重重地落到“者”上。“者”在此处指发出“朗读”的人,可见《朗读者》十分重视朗读之人。
在这档节目里,“人”虽有名人和非名人、专业和非专业之分,或曰有素人和非素人之分,却一样地受到尊重。“素人”是个外来词,指平民、朴素的人和未经修饰的人。在第一季前两期的朗读者中,企业家柳传志、国际名模张梓琳、获国际最高翻译奖的翻译家许渊冲、儿童作家郑渊洁等都是名人,但在朗读方面他们却是“素人”;演员濮存昕、蒋雯丽、乔榛等既是名人,又是朗读者中的专业人士;其他名不见经传者应该都属素人之列。这些显然经过一番挑选的人,按照节目的设定不是先来一段朗读,而是先接受主持人采访,讲一段自己的人生故事。为了话题集中起见,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有点儿出人意料的是,名人们没有讲他们的“成功学”,如遇见第一个扮演的角色、获取第一桶金之类,而是讲他们在最初的平凡生涯中遇到的偶然如何改变他们的一生。如柳传志遇到了挫折——因舅舅是“右派”,他未被录取为飞行员,而是进了大学,这才走上了后来的人生道路。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濮存昕的经历更是鲜为人知,谁也想不到他从小患过小儿麻痹症还被同学起过“濮瘸子”的外号。要不是后来遇到了荣大夫治好了他的病,根本不可能走上舞台成为一名演员。这样,荣医生就成了濮存昕遇到的改变他命运的第一位贵人。可以说,在第一季第一期的朗读者中,濮存昕的人生故事是最为幸运的“遇见”之一,在讲述之后的朗读也最为出彩。这除了因为他有优秀演员的修养外,还因为他选择了老舍的散文 《宗月大师》。老舍对宗月大师助他上学的感激之情,正如濮存昕对荣大夫的感恩一样,因此朗读这篇散文真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我相信,这是作为北京人艺演员的濮存昕自己的选择,因为老舍就是北京人艺传统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一定为濮存昕所熟知。
至于在“素人”中,主动从北京大医院辞职的“无国界大夫”蒋励的“遇见”最感人。她与助产士在阿富汗的战火中接生了三千多个新生儿,平均每天四十多个,又无一例孕妇死亡,真正体现了一位白衣天使崇高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她紧接着朗读的,恰好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风中飘扬”。这首民谣充满了对这个动荡不安世界的关切和悲愤,也代入了朗读者在阿富汗经历的切身体验。听到朗读这首民谣,我们的心完全被震撼到了,为一种巨大的悲哀和无助深深哭泣,从而想要改变什么。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说明为自己和给他人朗读的必要。
《朗读者》每季有十二期,这意味着一季就有近70位各界人士为观众讲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故事,加起来就是近70个非虚构的人生片段,向我们展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千世界。一个人,一段文,那就有近70段文字的深情朗读通过电视广为传播。一年有四季,如果精心策划、组织、传播,那将是怎样一种真、善、美的增值和递送啊!我相信凭现在的团队,能够把这档被定义为“情感类”的综艺节目办得更好。但既然命名为“朗读者”,重人还得重文。谁是朗读人,哪是朗读文,都需要精心挑选。朗读者不是不可读一段自己书写的文字,但一定要是有较高水准的文字,而更多的应该选择能够震撼到自己的文字——经典和准经典的。如果不仅重视朗读之人,也重视朗读之文,那么《朗读者》 就可能从一档真人秀的情感类综艺节目,向人文类提升。
目前我们天天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有文化吗?答曰,在纪实类、人文类、戏曲类、地理类、动物类的节目里多些,在虚构类的节目中少些,以纯娱乐为宗旨的综艺节目中则极其稀薄以至于无或负。例如照搬韩国模式的一个节目,男演员满世界地跑来跑去却不知在干吗,说探险却无险可探,多的是出乖露丑地恶搞,也没啥好笑。有的歌唱节目,歌手并不好好唱,摆出一副“老司机”的腔调欲盖弥彰地讲污段子。有的节目没什么内容,只见几个主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出洋相嘎讪胡自娱自乐。
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数量巨大投入不少,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根本不成比例,这可能也是电视依然在流失大量观众的原因之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使一些从业人员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印刷术时代走向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这种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就是用印刷文化来救赎读图时代的图像文化,用精英文化来救赎已经普遍娱乐化的电视大众文化; 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2】电视节目《朗读者》有感
新一期的《朗读者》里来了一位叫杨乃斌的青年,在妈妈十几年上学生涯的陪伴者中,这个有着视听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孩子,最终学有所成。杨乃斌为妈妈朗读了一篇,《不为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位父亲。
我现在的班级里,就有一位陪儿子读书的爸爸。
儿子在我眼中一直都是个异常聪明又有些特立独行的孩子。刚开始他课堂上还喜欢发出一些怪声,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后来随着叛逆期的到来,他倒是不怎么乱说话了。课堂上要么沉浸在自己的涂鸦中,要么拿本课外书自己看,要么就是闭目养神。找他聊天,无论聊什么,他都目露凶光地看着你。那架势,感觉像是随时可以给我一拳。
但是幸运的是,他有一个爱他的父亲。全年级的老师们都知道他父亲,因为他爸爸就是那个常常背着书包和他一起上学的“同桌爸爸”。同桌爸爸听讲很认真,做题,记笔记,人家一样都不少。同桌爸爸在班级陪读的日子里,不仅是我的好帮手,也是全班同学温暖的爸爸。孩子们谁有困难,都会找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大家,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这位同桌爸爸深受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欢迎。
在爸爸耐心的陪伴下,孩子没有走弯路,更没有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被同学们嘲笑。相反,凡是班级活动中,孩子们都热心的邀请他加入大家。
终于在初三下学期即将冲刺中考的关键时刻,父亲三年无微不至的耐心陪伴在孩子身上起了作用。
本次期初考试中,孩子已经由班里的倒数几名进步到班级里的三十多名。期初考试主要考查孩子们寒假在家的自学情况,据了解,整个暑假,孩子和父亲哪都没去,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被安排了学习和运动。很明显,孩子的进步都要归功于父亲不离不弃耐心的.陪伴。
中招体育考试在即,儿子有点儿偏胖,但是在开学两周来的训练中,他积极训练,从不偷懒。即使跑步掉队,也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坚持着跑到终点。训练时的他,因为生疏,而显得有点笨拙。这一点点脸上认真的笨拙,在我眼里倒是觉得他可爱了许多。
看!他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学习上有进步了,运动积极了,性格也比以前好了。
他爸爸不在的时候,我平时坐在他的后面。那天作文课上,他因为看课外书没有写作文,下课时,我提醒他记得把作文补上。晚自习的时候,他开始写作文,写着写着,好像是笔没水儿了,甩了两下,还是不行。
我拍拍他,手里拿着一支笔,“需要帮助吗?”
他接过笔,破天荒地向我道谢。
也许有人要讲,这样的陪伴是不是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是不是会纵容孩子的依赖心理。当然,这样的疑问也不无道理。
可是,父母是什么人啊?父母是那个只要有一线机会都不会放弃,都愿意去试一试的人啊。
当然了,在学校教育中,陪读实属最下策。也不能说陪读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这个过程孩子和父母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家庭也还要具备陪读的时间条件。更重要的是,还要接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
归根结底,所有的教育,最后都是要促使孩子的自我教育。所以陪读只是一种方式,是帮助,而不是压制。
接受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接受教育没有捷径,在高明的教育理论都离不开爱。如何体现你对孩子的爱呢?那就是你肯拿出多少时间和耐心陪伴孩子。所以陪读又不仅仅是在学校的陪读,陪读更是贯穿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对于“教育”这个话题,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陪着就是教育”。再高明的教育理论,都不如用你的陪伴告诉孩子,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此前在英国剑桥的寄宿家庭认识一位女主人,女主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一对双胞胎的小儿子还在读中学。女主人说,在大儿子的成长中,只有一个晚上没和他在一起,那就是去医院生双胞胎的那个晚上。剩下所有的时间,她都陪在儿子们的身边。聊到被她搁置的事业,她说,等双胞胎儿子读大学时,会重新出来做事
女主人一脸骄傲的给我看三个儿子的照片,获得的奖项,取得的成绩。
关于陪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关于教育每一个父母也有自己的理解。
谨以此篇献给家里也有一个熊孩子的你,他可能正让你伤心失望,让你无助迷茫,让你对一切教育方法都怀疑观望。即便如此,我敢肯定,你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孩子。因为你不允许,也不舍得。
既然不会放弃,那就陪他一起慢慢成长吧。
毕竟,每一个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先快乐,而后才是优秀。
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个熊孩子。各有各的难处,教育的方式可能千差万别,但父母的心都是一样。
如果恰巧你有一个不独立,又不懂事,还爱惹事的熊孩子,恭喜你,你不仅仅因此生发智慧,关键时刻,你可能还拥有魔法。
【观电视节目《朗读者》有感】相关文章:
斯琴高娃朗读者观后感06-12
朗读者味道观后感10-12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800字08-17
2017年朗读者观后感味道10-29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600字「精选」08-08
朗读者第8期观后感09-09
朗读者观后感(通用10篇)09-06
2017朗读者第6期观后感10-12
朗读者观后感500字(精选21篇)07-14
最新朗读者第7期观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