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预防策略
供应链的管理本质上是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重构,它围绕业务流程组织节点企业,通过对流程的整体控制与协调获得流程的综合经济效应。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应链风险预防策略,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 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1.1 自然环境风险
主要有水灾、火灾、地震、雷击、风暴、海啸、冰雪损害、火山爆发、山体滑坡、外界物体倒塌及其他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所造成的损失等,这些风险一般都是难以控制和预测的。
1.2 社会环境风险
主要有经济政策变化、地区文化冲突、政治事变、恐怖事件、危机事件、战争、公共紧急事件等,这些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会带来供应链系统难以防范的风险。
1.3 经济环境风险
(1)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任风险。供应链是个动态战略联盟,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彼此之间既存在信息的公开共享,也存在着企业本身机密的安全问题,供应链伙伴企业间容易出现相互不信任、不规范行为,因此带来企业之间的信任风险。
(2)单一上游或下游企业带来的风险。由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企业仅采用独家供应商或独家渠道商的方式或策略,这种供应链模式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
(3)供应链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本身的行业或特点决定了某些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可能会占用上游或者下游企业大量的资金,如果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稳健,就会造成资金的断流,将随时导致对整条供应链的致命打击。
(4)市场波动的风险。影响销售的市场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市场机会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非常高,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销售下滑,市场出现逆转,风险有可能波及供应链各个伙伴企业,并在供应链企业中重新分配,整个供应链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崩溃。
(5)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链接风险。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在经营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经营思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因此带来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增强。
(6)利润分配的风险。供应链中所有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供应链整体利润保持一定水平的条件下,某些企业利润的提高会导致供应链中其他企业利润的降低,某些企业获利水平过低,将导致消极合作甚至退出供应链,这将极大的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营甚至造成供应链断裂。
(7)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风险。在供应链当中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信息传递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及信息传递的风险。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杂时,信息系统与供应链企业的业务不匹配,信息传递延迟及信息传递不准确都会增加,并使整个供应链陷入困境。
2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2.1 供应链风险的相关性
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组成供应链系统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它由各环节之间潜在的互动关系与协作配合造成。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取向,相互之间因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因此企业往往为了为其本身争夺更多的系统资源或更好的经济条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展开激烈的谈判。在争取个体利益的同时,供应链中企业也在部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基础上,展开一定程度的合作,以谋求单一企业所不能实现的经济利益。
2.2 供应链风险具有“牛鞭效应”
由于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需求信息相对保守,造成链上企业对需求信息的曲解,使信息会沿着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的现象出现,即出现所谓“牛鞭效应”。在经营实践中,供应链制造源头和终端需求之间总会存在时间上的延迟,这种延迟导致反馈误解。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多依据相邻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决策,而并不能够充分把握其他成员的需求信息,造成这种曲解从一点微小差异最终传递到源头时出现不可思议的放大。供应链越长,供应链中间的流程越多,“牛鞭效应”越严重,供应链效率就越低下。
2.3 供应链风险具有传递性
由于供应链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流通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因此供应链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供应链流程在各个企业间传递和累积,并显著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水平。根据供应链的时间顺序和运作流程,各节点的工作形成了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一项工作既可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能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成本、质量指标取决于节点指标。由于各节点均存在风险,则供应链整体风险由各节点风险传递而成。
2.4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由于供应链是由链上多个伙伴企业组成,供应链风险管理核心在于对供应链伙伴关系、合作关系的管理、监督与控制,供应链越长,供应链流程越多,供应链涉及的合作企业越多,供应链风险管理就越复杂。
3 供应链风险的预防措施
3.1 供应链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风险问题
在最初设计和构建供应链时就应认识到供应链存在风险性,根据供应链的结构、企业环境等特点分析风险因素,区分风险类别,在设计及构建供应链的初期就尽早识别风险,有利于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合理选择风险预防措施及工具。
3.2 加大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
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加快信息流通速度,预防信息风险,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与传递,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从供应链一端能够直达另一端。如果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信息,就会造成成员企业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准时生产方式(JIT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货方管理库存(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如某企业通过网站向供应商提供实时数据,使供应商了解零部件库存、需求预测及其他客户信息,更好地根据该企业的需求组织生产并按JIT 配送,大多数零部件只在该企业仓库存放15分钟以内;同时,该企业的客户在网上按指令配置PC,下订单5分钟后就可以得到确认,36小时以内客户订购的PC就会下生产线装上配送车。增加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度,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反映速度。
3.3 加强供应商及客户关系管理
培育与发展多种供应渠道,多地域的供应渠道,制定出对供应商的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与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
为确保产品供应稳定,供应链上应发展多个供应渠道,不能仅依靠某一个供应商,否则一旦该厂商出现问题,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同时,在对某些供应材料或产品有依赖性时,还要考虑地域风险。如战争会使某些地区原材料供应中断,如果没有其他地区的供应,势必造成危机。
除建立多地域、多个供应商外,还须对每个供应商情况进行跟踪,如果欲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合作、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目的在于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才有效,必须知道产品的需求、类型和特征,以确认用户的需求,确认是否有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如果已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则根据需求的变化确认供应链合作关系变化的必要性。同时分析现有供应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服务水平等方面也要作充分的调查,它很可能成为影响供应链安全的一个因素。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
另外在客户关系管理中,也需要加强下游企业的甄选与识别,选择对企业最具价值的合作伙伴,使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保持连贯与一致。优化合作伙伴选择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互补性以发挥合作竞争优势,一方面也要考量伙伴的合作成本与敏捷性。
3.4 构建供应链的诚信合作关系
诚信合作可以降低供应链结构成本,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加强契约规定等规范建设,促使伙伴成员以诚实、灵活的方式相互协调彼此的合作态度和行为。供应链企业之间应加强伙伴间的沟通和协调,合作伙伴应将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由采购、生产、分销、销售构成的分离的块功能,只有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坚持并最终执行对整条供应链的战略决策,供应链才能真正发挥成本优势,起到占领市场份额,扩大整体利益的作用。
3.5 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供应链是一种多环节,多通道的复杂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供应链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建立应变事件的小组。通过整合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保持供应链的弹性。如今供应链管理中实施的部分管理手段与方法,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需求有较大波动时,就会显得缺乏弹性。因此,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应保持供应链适度弹性。
3.6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稳定可靠的信息系统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互动日益加快,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这就要求给予支持的网络基础设施必须确保供应链的通道畅通、数据完整、可靠和安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传输错误,并能够及时对风险进行控制。充分利用互联网、GPS、EDI等技术可以降低供应链的风险。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仓储与运输交易,借助电子商务来降低供应链的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