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时间:2024-10-27 16:12:06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现在正值盛夏时节,天气酷热,很容易引起中暑,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热量过度积蓄,水盐代谢紊乱造成。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下,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昏厥或痉挛,甚至威胁生命。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炎热夏季如何预防中暑,欢迎阅读。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夏季预防中暑必不可免,做好几点就可以降低中暑几率。

  1、喝水

  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但切记,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除了白开水,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喝茶、喝奶、吃水果等。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而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实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蔬果也是夏季必不可少的,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补水能力是超强的。

  但有糖尿病者不要过多饮用含糖量较高的水果。

  2、降温

  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

  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

  夏天如果经常在外面,中暑的可能性高,最好随身携带医生开的避暑药物,遵照医嘱吃药。

  4、充足睡眠

  在高温的天气,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其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中午可以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5、使用隔热窗帘

  隔热窗帘利用一些特别材质的布料配合特殊的编织技术,能够起到反射光线和热力的效果,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

  而且,隔热窗帘是不透视的,外面是无法看到屋内情况的,有利于隔离热力和调节光线,提高冷房或暖房的效果,为节能环保出一份力。

  6、居室通风

  防中暑最重要的是室内通风,千万不要经常门窗紧闭。早上或傍晚的时候最好开窗、开门通风,中午炎热时则可以开空调或电扇,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C左右,避免中暑。

  7、大热天不能打赤膊

  应该穿着排汗透气的轻薄衣物,而不要打赤膊,因为流汗后直接吹风,会让毛细孔迅速收缩,湿气与热气会闷在身体里无法排出。

  男生总喜欢在酷暑打赤膊图凉快,不过依中医的观点,打赤膊吹风容易受寒,毛细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中暑。

  觉得很热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不要直接用冰块冰敷或打赤膊。

  特别提醒:重点关注老、幼、病、弱等高危人群。虽然各类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关注,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防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温之外,还要注意在饮食方面的调理。在调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夏天做菜可适当咸一些,因为出汗比较多,带走的盐分也多,但不要太咸。

  另外,大量喝水也会冲淡胃液,所以,菜中适当多放些盐来补充盐分是必要的。

  夏季还可吃点生姜,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对心脏、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循环加快,汗毛孔张开,汗液排泄通畅,对防暑有一定的好处。

  1、补充维生素: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补充蛋白质:夏季人体营养消耗大,代谢机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品。

  3、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4、多饮茶: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温茶水和喝饮料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

  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

  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5、多吃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重者还会中暑。

  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6、多吃青菜: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7、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但糖尿病者甚吃。

  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

  炎热的夏季大人都有些熬不住,更何况是儿童。所以做好宝宝的防暑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看到,妈妈下车购物或办事,为了方便经常把宝宝或者宠物锁在车内,然而购物回来却总看到车周围围了好多人,甚至有人在砸车,这是为什么?

  根据统计,在汽车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内温度也会在短短几分钟内发生极大变化。

  即使阳光不算充足,10分钟内,车内的温度也会急速提高6至7摄氏度。

  急剧高温、局促环境,对宝宝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体温飙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状。

  所以一定不要把孩子单独锁在车内,这是很危险的!不要危险发生了我们才来后悔。

  除了高温锁车,其他闷热的环境也会导致宝宝中暑,如楼梯间、电梯间、不通风的房间等。家长们会把防中暑的注意力放在室外行走上,却往往忽略了上述情境的危害。

  中暑的宝宝一般会有以下症状:

  1、体温高,但不出汗,或者出冷汗,皮肤湿冷。

  2、皮肤发红、发烫,并且干燥无汗。

  3、宝宝烦躁不安且哭吵,呼吸和脉搏加快,接着会显得很疲乏,甚至发生抽筋或昏迷。

  4、较大的幼儿出现恶心、头晕,失去方向感,表现得昏昏沉沉,对外界反应迟钝。

  一旦发现宝宝有中暑症状,要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首先是散热:将宝宝转移到阴凉处,脱去或松开衣服,擦干汗液或换上干净的衣服,调低周围环境温度。

  其次是降温:用凉湿毛巾敷在宝宝头部,或小心擦拭全身,也可给宝宝用温水洗澡。但要切忌一定不要用冰水降温!因为直接用冰水或冰块使体温骤降,这会使宝宝的皮肤血管极度收缩,皮肤血流明显减少而无法继续排热。

  轻症中暑可反复用低于宝宝体温的水擦拭全身。

  上肢擦拭顺序: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自颈下至臀部。

  下肢擦拭顺序: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内侧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窝至足跟。

  随后的步骤是解暑:当宝宝意识清醒后,可以饮用解暑的绿豆汤或淡盐水。

  有头晕、头痛的宝宝,可涂些清凉油在宝宝两眉之间和太阳穴上,以提神醒脑。

  进行完以上步骤宝宝还未有好转,则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预防中暑,饮水通风是关键

  对于大人来讲,这个夏天有点“蓝”,是自由奔放的热辣辣好时节,但对宝宝而言,这个夏天有点“难”。一不小心,暑热、痱子、流行感冒等夏季病就会“造访”宝宝身体。

  防止宝宝中暑,家长可以从防暑、降温两个方面入手。

  如果要带宝宝出外,家长最好挑选凉爽的早上或傍晚。

  如果必须在高温时间段出门,则要带上遮阳伞、帽子、饮用水、清凉油等防暑“神器”,有备无患。

  在宝宝背后枕上一块小方巾,及时擦汗,如果衣服已经汗湿,则需要马上换上干净透气的衣服。

  防暑,要让宝宝多喝水,每隔半个小时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喝点水。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流失的盐分。

  除此之外,可以煮些消暑的饮品如绿豆汤给宝宝喝。

  夏天炎热,宝宝有可能胃口不佳,这时要注意均衡营养,让宝宝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也含有大量水分,有助于为宝宝补充营养和水分。

  降温,主要的工作便是适当调低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通风透气。

  但要注意,不能在宝宝在空调房呆太久,也不能让空调、风扇对着宝宝吹,以防遇凉感冒。

  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屋内屋外温差太大很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中暑】相关文章:

夏季高温预防中暑的小知识09-19

中医夏季如何防中暑06-22

夏季中药防暑饮-夏季如何防中暑10-17

如何预防宝宝中暑-预防宝宝中暑的五大妙招07-12

如何预防宝宝中暑-有效预防宝宝中暑的5大妙招10-26

小学生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06-06

夏季该如何预防肠道疾病07-20

夏季如何预防头发被晒伤07-10

夏季如何预防手足口病201709-03

夏季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