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时间:2023-12-22 08:20:04 帅帅 民族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它们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舞蹈文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通常来说,民族舞所指的由各地各民族内不同文化的延伸所产生的一种受当地文化影响的舞蹈表现行为,民族舞具有草根性、随性、风格流派统一的特点。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同舞蹈形式不计其数,表演形式、服装、技巧、内容都各有不一,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而这些舞蹈形式主要受制于地方所独有的周边环境、人民思想、习俗、信仰、传承等一系列元素。

  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表演特点主要在悠久文化的流传、灵动的民族感。通过所在的环境,根据自身所想、所听、所看,即兴的表演表现使整个舞蹈看起来鲜活并富有感染力,而另一方面我国的民俗舞蹈也十分注重表演中对场面和队形的控制。

  中国的民族舞蹈有这样几个艺术特点:

  (1)载歌载舞。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勤劳的劳动人民用他们聪明的才智和对生活不断的追求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些民族舞蹈具有了载歌载舞的传统,比如,汉族的秧歌,东北的“二人转”,南方的“采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这些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2)利用道具歌而舞之。

  这些道具有:手绢、扇子、花绸、头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绑的腰鼓、腰铃、脚踏的高跷,以及各种道具如:伞、灯、刀、剑、棍等。

  (3)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在民间,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是以一个故事为依据,在舞蹈中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充分的体现出该民族的自身特色,姿态动作栩栩如生。

  (4)自娱与表演的统一。

  我国的民族舞蹈有着很鲜明的特点,表演的人在表演的同时他自身也是个娱乐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情绪调动到位时,通常也会情不自禁的翩翩起舞。

  例如,在“世青节”获金质奖的杨丽萍的《孔雀舞》,魏钟会《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禀丽精以挺质,生丹穴之南垂。戴翠旄以表弁,垂绿蕤之森。裁修尾之翘翘,若顺风而扬麾。五色点注,华羽参差。鳞交绮错,文藻陆离。丹口金辅,玄目素规。或舒翼轩峙,奋迅洪姿;或蹀足踟蹰,鸣啸郁咿。”(《艺文类聚》九十一)孔雀一直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舞者通过以女性的魅力来展示孔雀的美丽,在服装上也进行了改变,以坠满孔雀羽毛的宽摆长裙配以细长的指甲,显得舞者手部线条更加柔美,表演起来更加生动,使得“孔雀”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盛宴之感。

  虚拟表演在民族舞中也十分常见,如群舞《采茶舞》,表现一群少女结伴同行去茶山采茶,而舞台上是没有茶山、茶林。这时候就需要舞者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以及生动的表情来表现出一路上山、下山、过桥、到茶林采茶的情景。这种无实物的虚拟表演更加考验舞者对舞蹈本身的认识、启发以及体会,这时就不是单纯的跳舞了,调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走进舞蹈中,体会舞蹈的魅力。

  民族舞蹈最大灵感源泉来自于生活,但并表示它就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舞蹈水平和艺术美感再不断升华。我们要认识到优秀的民族舞蹈表演是构建在扎实的艺术熏陶和技巧锻炼上的,它们民族舞蹈的表演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区别和生存形式以及思维方式影响着各民族舞蹈的形式,这也是区别它们的最直观方式。所以,对各民族舞蹈的研究应该将眼光看得更广更深,不局限与某个角度才能使我们更全面了解民族舞蹈。

  当代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变迁

  (一)与时尚舞蹈相结合

  傣族舞蹈《邵多丽》是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作品“金荷花”奖得主,《邵多丽》中的“邵多丽 ”,带着竹担、斗笠、鲜花,一路吟唱,去追逐春天的梦,表现了傣族的民族特色,《邵多丽》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它把传统的舞蹈溶入时代的气息,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才能荣获此项大奖。当代中国民族舞蹈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有新的思想,而《邵多丽》正是中国民族舞蹈与时尚舞蹈的结合体,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使当代人对中国的民族舞蹈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新的一面诠释的当今中国民族舞蹈,使人们对本国民族舞蹈的审美发生了改变,被新鲜的事物美感所吸引,被他的独特性所吸引,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所以我觉得这就是近期来民族舞蹈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对新文化的挑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是美的,让我们用美的心灵去欣赏熔铸了人体灵与肉的舞蹈艺术美,在舞蹈的艺术美中去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

  (二)向“原生态”理念发展

  《云南印象》在2003年昆明首演,参加演出的七成演员都是来自滇南村寨的亦艺亦农、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演员,有些甚至完全就是田间地头的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土得掉渣的农民,用他们的身体和歌喉,打动了多少原本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完全持怀疑态度的专家和观众。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因为他恢复了最古老的舞蹈方式,是真正来自民间的、原汁原味的、尚未被污染和扭曲的民族艺术。厌倦了喧嚣都是的钢筋水泥下的压力生活,人们开始向往自然的乡村田园世界。在生活环境无法真正回归自然之前,人们的心灵却展开了寻找自然和自由的翅膀。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是民族融和世界趋同。它作为当今舞坛的推动力,给人们对当今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造成了强力的视觉化的冲击力,它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感动人,是人们对审美有了新的需求。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这些舞蹈都不会脱离本民族舞蹈的风格美、意境美、情感美、律动美等。总之,只有对民族性的准确把握,把握好发展中的民族性,这就是把握好了继承与发展矛盾中的关键,这样才能使创作的舞蹈作品具有灵魂;只有对民族性的不断挖掘,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只有从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用发展的眼光放眼世界,才能在舞蹈作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结语

  我们进行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的审美特性的讨论,不能不立足于民族属性和艺术本体的基础之上。因为当代舞蹈文化的发展是各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这是多种文化传统的呈现与对话以及多种价值取向的交流与沟通,同样也是多种审美风尚的敞亮与绽放

  中国民族舞蹈所特有审美特性和审美风格给予了它一个很大的语言契机,利用舞者的肢体架构展示了具有审美特征的民族舞姿的静态造型与舒畅流动,突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所特有的审美风范,又处处轻描淡写不留痕迹,时而独具匠心,中国民族舞蹈的意味及神韵如甘露般融进了每一个动作处理与细节变化之中,使整个舞蹈也随之生动,润泽起来,更加符合当今的民族舞蹈的审美需求。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中国民族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民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民族舞蹈不仅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同时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儿童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一个主要舞蹈教学系,目前,以两种学历教育为主,一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育(表演和表教两个专业),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硕士研究生教育。今天,它拥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舞蹈教育家和教授,他们分别是贾作光、彭松、许淑英、斯琴塔日哈、朱萍、李正康、陈春绿、罗雄岩等。现在在职的教授、副教授有潘志涛、贾美娜、明文军、高度、赵铁春、郭磊、韩萍、田露、国家一级演员于晓雪,等等,同时它还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讲师和专职教师。

  本科教育其目标是为培养具备高度舞蹈艺术素质、集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教学、编创和史论于一身的学科带头人和舞蹈尖子人才。其主要课程:汉族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等,少数民族的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苗族等各种各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以本学科属性为基础研究的研究型人才。

  该系创建于1987年,十几年来先后培养出大批毕业生,其中在近年来中国的各类国家级舞蹈大赛中获得大奖的于晓雪、杨颖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的舞蹈家,他们正活跃在中国的文艺舞台上。同时该系近几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小白鹭之夜》、《我们一同走过》和《泱泱大歌》等几台主题民族民间舞蹈晚会,赢得了国内外舞蹈同行的一致赞扬,其中的舞蹈作品久演不衰。由此树立并确定了该系在中外舞蹈界的教学、表演及研究中独树一帜的形象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