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舞蹈种类介绍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有很多舞蹈种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白族舞蹈种类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白族舞蹈“龙舞”
“龙舞”:在白族人民中流传着大量关于龙的传说故事。“龙舞”源于小黄龙大败大黑 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大黑龙,因丢失龙袍而异常气愤,一怒之下,将海尾河堵起,大理坝子沉入海中。小黄龙见人民苦于水患,便奋力与大黑龙大战了三天三夜,方才获胜 。
“龙舞”中的小黄龙,系用黄缎精心扎成,并扎出美丽龟、鹤、鹭、凤,以及梅、莲、菊、牡丹等灯笼为小黄龙做陪衬;用黑布扎成大黑龙,又扎出鱼、虾、蛙、蚌为大黑龙作陪衬。 由两个男子扮作龙丫头为引导,一时间龙腾灯走,形象地再现出小黄龙奋战大黑龙的场面。
此外,在白族人民中还流传着其他龙舞的形式,如用竹子扎成能伸缩的龙,以及布龙等。
白族舞蹈“西山打歌”
“西山打歌”是白族的歌舞形式(“打”即踏,“歌”即唱,“打歌”即踏歌之意)。流传在洱源西山地区,为婚嫁、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此舞无乐器伴奏,由歌头手端一碗酒和茶领唱,众人相和或是男女对唱问答,众人常是围绕篝火踏足而舞,并常用呼号声协调舞步。过去“打歌”动作多为向左、右各走三步,然后双脚齐跺半蹲,以及模拟劳动动作及动物形态,如“猴子纺线”(双手在胸前缠绕的动作);“打马架”(将脚伸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山打歌”已逐渐形成了成套的舞蹈语汇。近年来已成为青年男女聚会时的歌舞,舞蹈动作已发展到几十种不同的组合。动作特点是上身松弛,双臂随脚步摆动,转身急促,其中双脚跺地然后一脚擦地向前伸出,是西山打歌有代表性的步伐。
白族舞蹈“栽秧会”
“栽秧会”是在栽秧前后进行的歌舞活动。流传在洱源县,源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歌舞活动自始至终与栽秧劳动紧密联系。由“竖秧旗”、“开秧门”、“抢旗比武”、“田家乐”几个部分组成。首先由装扮成秧官的人手执催秧锣,催促群众竖起绣有“五谷丰登”的三角旗和四丈余高扎有大斗,饰有彩球雉羽的“秧旗”。接着由秧官在秧田上拔起第一把稻秧并跳起“鹭鹭伸脚”(即一腿向后伸)、“白鹤展翅”(双手做飞翔姿势)等动作,唢呐模仿布谷鸟叫声,吹起“布谷报春”曲调,算是开了“秧门”。然后秧官敲起催秧锣,催促大家赶快插秧,这时盛装的挑秧小伙子和栽秧的姑娘就在唢呐吹奏声中开始了栽秧劳动。人们一边在田里栽秧,唢呐手一边在田头吹奏,在既紧张又愉快的劳动间隙中,惩罚在劳动中不努力的人,叫他们头顶秧苗跳舞逗趣,称为“捉懒汉”。当栽秧结束后,大家手持八角鼓、霸王鞭围着秧官跳舞并把他引回村子,边舞边打秧官,以表示对他的敬重和感谢。最后就在村头欢乐地表演起“田家乐”,由扮做渔、樵、耕、读的不同人物轮流出来表演,语言逗趣,边说边唱边舞,以此庆贺栽秧结束。
白族舞蹈“绕山林”
“绕山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舞集会,于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举行。届时,每村组成一支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的歌舞队。队前是两位长者(或男青年), 手执柳树枝和牦牛尾为先导,后随唱“白族调”的人群,边走边唱,最后由男女青年分别手持“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组成的舞蹈队伍压阵。一行人浩浩荡荡吹吹打打,且歌且舞,沿洱海绕苍山迤逦而行。当与别村歌舞队伍路遇时,只听得高亢嘹亮的“白族调子”声,此起彼落;唢呐吹奏声振荡山谷;“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的敲打声更是响成一片,场面宏大,热烈非凡。
“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是三种不同的舞蹈道具,经常同时使用。多由女青年舞“霸王鞭”,男青年舞“八角鼓”和“双飞燕”。“霸王鞭”是两端穿有铜钱的竹棍(手握中间而舞),与汉族地区的“金钱棍”基本一样;“八角鼓”实为六角形的单面羊皮小手鼓,持鼓边缘而舞;“双飞燕”为两块小竹板组成一付,饰以彩带,双手各握一付。道具虽然各不相同,但舞蹈基本动作、动律却是一致的,且三种道具均有打击乐器之特点,因此舞蹈节奏感极强。
舞者于左手小指系彩色手巾,右手持道具,有各种不同打法,如:“八下”、“十二下”、 “十六下”等许多成套动作。主要动作是用道具在肩、胸、臂、腿、膝、脚及地面轻击,同时做“弓箭步”,并上下颤动或行进、跳跃、下蹲等,动作十分丰富。当动作幅度大时,舞姿健美刚劲,动作幅度小时则轻快、活泼。
表演时一般依照先单独表演,然后对舞,最后集体舞的顺序进行。其队形有“凤穿花”(即 “二龙吐水”或两竖排相互交叉)、“双采花”(两人对舞)、“五梅花”(五人一组成“梅花”形)、“一条街”(众人连结为一队列,单腿横跳)等。
解放后,“绕山林”已作为一种歌舞活动的形式,出现于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中。1958年经过整理的“绕山林”首次搬上了舞台,以后又屡有改编、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欢迎。同时,“霸王鞭”等舞蹈亦随之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
【白族舞蹈种类介绍】相关文章:
2.舞蹈的种类
3.苗族舞蹈种类介绍
5.舞蹈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