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台湾、香港当代舞蹈的发展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共居同一国土,同为中华儿女的大陆、台湾、香港同胞,却长期分隔、难相往来。但隔山隔水却隔不住他们那尽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心愿,在中华当代舞蹈发展史上,有大陆舞蹈家们的卓越成就,同时,也有台湾、香港舞蹈家们的历史性贡献。
一、台湾当代舞蹈的发展
台湾在五六十年代虽曾有过李天民、蔡瑞月、许惠美编导的舞剧《大同世界》的演出和一些舞蹈社团的活动,但舞蹈还处于临时偶尔演出的状态,舞蹈只是少数人的业余爱好,群众性舞蹈活动多于剧场性舞蹈艺术表演。70年代,林怀民自美国学习现代舞归来,1973年成立了“云门舞集”,为台湾建立起了一个专业舞蹈团体。他创演了《风景》、《寒食》、《奇冤报》、《白蛇传》等以传统题材为主的舞作;1977年后又以本乡本土的题材入舞,创演了《吴凤》、《薪传》、《廖添丁》等舞剧;80年代又推出了《红楼梦》以及《春之祭礼》、《梦土》、《我的乡愁我的歌》等现代风格的舞蹈。80年代,游好彦和他的舞团比较活跃,创演了《骆驼祥子》、《鱼玄机》、《辞山赋》、《屈原》等舞剧与《黑天使》、《男人的一生》、《天上人间》等一系列舞蹈。同时,台湾的芭蕾舞也发展起来,姚明丽古典芭蕾舞团在1980年前后演出了《吉赛尔》、《天鹅湖》、《睡美人》。1981年,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演出了马思聪作曲、李天民指导、姚明丽等编舞的《龙宫奇缘》,标志着台湾的中国芭蕾舞剧的诞生。该校于1990年一年内演出了《天鹅湖》与《胡桃夹子》两部芭蕾名作,展示了台湾在芭蕾舞发展上的新水准。另外,台北市国乐团先后组织演出了舞剧《蒙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诗经新乐舞》等。此外,刘凤学的新古典舞团成立于1976年,至1981年活动渐少,1991年复出创演了《雪祭》、《招魂》、《布兰诗歌》、《黑洞》、《曹丕角甄宓》等作品。
台湾与大陆40年不相往来,可在发展舞蹈的基本思想上却极其相似,都在寻求东西方结合以发展中华当代舞蹈之路。但又因客观环境的不同,其形式又极为相异。大陆舞家受传统影响较深,民族基础较厚,严谨规范性较强;刘凤学、林怀民、游好彦等台湾舞家得益于西方现代舞的熏染较多,更注重抽象与自由,但又基于他们对民族、对舞蹈的赤诚,所以他们更重视东西方舞蹈文化结合上的个性化发展,因而形成了他们各自那现代感、民族性与个人风格都较突出的形式风格。
二、香港的当代舞蹈发展
香港虽于1842年租让给英国,但绝大多数居民仍为华人,中华传统习俗、民族文化意识的影响甚为深厚,大陆与香港两地国人也仍可往来,因此,香港舞蹈发展深受大陆影响。华人怀旧,喜庆节日常以耍龙、舞狮、秧歌等家乡舞蹈聚会欢庆。40年代,戴爱莲自英返国,先应邀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募捐义演,而开中国新舞蹈进入香港之先声。1946年梁伦、陈蕴仪等随中国歌舞剧艺社在香港演出《阿细跳月》、《青春舞曲》等舞蹈,在学生、市民中有较大影响;五六十年代,大陆创作的一些舞蹈,在港人业余活动中学演了起来;尔后,一些大陆舞者来港,开办了一些私人舞社,港人学舞者日多,但专门从业者较少。
香港当代舞蹈主要盛兴于80年代。1981年,港英政府成立了香港舞蹈团,在这以前有香港芭蕾舞团和1979年曹诚渊创办的城市当代舞蹈团,这三个团和1981年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成为香港当代舞蹈发展的主力。香港舞蹈团先后创演了陈华、林阿梅等编导的《东海奇缘》、恽迎世、陈华编导的《新镜花缘》、舒巧、应萼定编导的《画皮》、《玉卿嫂》、《黄土地》等舞剧,《玉》、《黄》二剧参加了1988年北京舞剧创作座谈会的观摩演出,受到了与会者的赞赏。舞团的主创人员多来自大陆,艺术总监舒巧即是上海的著名编导。而城市当代舞蹈团则可说是土生土长的香港舞蹈家建立的,他们的创作多基于对香港当代生活的感受,所以更具有香港本土的文化特色。其代表作有团长曹诚渊的《我本楚狂人》、《安魂曲》、《聚光灯下》等和艺术总监黎海宁的《无情游》、《粉墨登场》、《不眠夜》以及他们合作的舞剧《神话中国》等。
【台湾、香港当代舞蹈的发展】相关文章:
台湾与香港留学优劣大比拼09-03
舞蹈的起源与发展06-19
当代物流地产的发展方向07-30
舞蹈的历史起源-舞蹈的历史发展08-15
印度舞蹈的发展历史06-08
迪斯科舞蹈发展历程08-07
中国舞蹈发展的特征10-23
幼儿舞蹈与幼儿的发展07-18
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09-22
香港电影发展史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