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培训

民营企业发展动力问题剖析

时间:2024-09-21 18:33:37 动力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营企业发展动力问题剖析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步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某些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还是低水平的,差距客观存在。民营企业要想迎头赶上,有长足发展,一是企业从自身实际完善出发,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动力;二是政府从政治、政策、法律、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的改善上出发,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动力,二者缺一不可。

  一、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动力:企业自身的变革

  1.加快经营理念的创新,积极转变经营理念

  民营企业经营者不仅要自立自强,树立市场、竞争、质量、服务和效益观念,还要强化新的经营理念。一是依据信息进行决策的理念。民营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国内外情报信息的捕捉、获取、分析和利用,以助于形成快速、科学的经营决策。二是超前创新理念。民营企业发展到现阶段,只有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才能再上新的台阶,民营企业应放眼市场,要有超前思维和构想。三是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即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依靠人才上水平。目前,锻造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管理者队伍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还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2.正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适宜的经营发展战略

  面对风云多变的国内外市场,民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优、劣势所在,扬长避短,借以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一是边缝战略。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在规模上不占优势,为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可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缝隙中,从事专业化生产和服务经营,并将营销网络做大,力争在某一特定的市场缝隙中坐上头一把交椅。二是“小型巨人”战略。一部分拥有专利技术的高科技民营小企业,应以此为生长点,走上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形成进一步的创新源和生长点,使自身茁壮成长,从而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三是特色经营战略。可以利用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优势,开发出特色经营项目或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还可以独特的传统工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组织发展战略。即根据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企业外部的组织化或建立协作关系,改变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弥补企业经营资源的不足,确立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3.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其自身管理水平,依靠管理上效益。

  民营企业必须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要通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向管理要生存、要效益。一是提高认识,权衡利弊,尽快实现经营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应该超越自己,尽快实现由家族式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完成制度创新,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二是切实抓好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要按照“先进、准确、齐全、配套、接轨”的原则,以强化管理为重点,从严管理;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监督机制,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保障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要建立健全生产、质量、财务、安全、营销等专项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专项管理水平,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合理高效运转,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等。

  4.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民营企业要想实现发展与提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抓好企业领导层、管理层、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是企业领导层及下属管理层应注重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创新能力等。尤其是企业主,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因而更须注意学习和掌握系统知识,以使自己早日具备现代企业家的素质。二是要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及其思想建设。民营企业应把职工队伍建设及其思想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到专业管理中,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三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要逐步形成与现有家族、地域等传统观念脱钩的人才优选制度,要善于发现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同时,健全企业人才的利益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5.实施名牌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优质名牌产品。

  实施名牌战略,创名牌产品要抓住“质量”这个关键问题。一是要以名牌理念为指导,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民营企业要把质量为先意识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全部环节当中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狠抓生产的规范化操作,改进产品质量,扩大品牌影响。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依靠科技上档次。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协作力度,使企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培育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实施名牌战略的工作中,要有整体的观念,要明确名牌不应仅仅是产品实体的完善,而应是综合形象和声誉,要将树立企业形象和创立名牌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使名牌产品更具有深厚的底蕴。

  二、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动力:外部环境的营造

  1.政府环境的营造

  实践证明,政府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关系极大,营造政府环境,离不开各级政府对自身下大力度进行的改革、优化。一是建立有限政府,增强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提高综合服务效率与水平。二是结合各地实际,抓好政策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策是引导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抓好政策落实的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功人员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相应的待遇和奖励。三是建立或充实相应的执法监督机构,加强监督力度,杜绝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现象的发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法制环境的营造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环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一是完善地方性配套法规。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在尊重国家各项基本法的前提下,制定、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二是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法律基础。要充分利用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采取多种形式,经常不断地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引导其依法经营。三是明确在法律、法规之外,地方政府不得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民营企业设立其他附加条件,使政府行为与民营企业发展相互适应和彼此配套。

  3.经济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是要强化民营企业的“国民”地位,降低登记、审批等进入门槛,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二是开办民营企业培训辅导机构,对其进行广泛的经营管理培训和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指导。三是建立政府向民营企业定期发布政策与有关经济信息的制度,帮助民营企业进行观念创新、内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员素质提高,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四是鼓励各家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快地方商业银行建设,使其与地方性民营企业能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五是健全信用体系,减少民营企业经营中的信用风险。六是采取多种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为民营企业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提供条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从外部引进急需的专业人员。

  4.社会环境的营造

  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环境的大力支持。一是要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企业,提高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人士的社会地位。要通过大造舆论,向全社会展示民营经济的价值、意义和巨大贡献,促进广大群众传统观念的更新和现代观念的树立。二是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扩大舆论导向的影响面。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宣传,使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引导广大经营者消除顾虑、放心大干,同时激发富余人员从事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培养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应逐步引导建立完善的、健全的、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诸如培训、教育、咨询等各种形式的服务,已经建立起来的服务机构,需要进行必要的业务规范,逐步实现法制化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社会服务,来配合企业运营的需要。

【民营企业发展动力问题剖析】相关文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10-09

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动力05-23

民营企业创业的动力08-03

精神激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08-12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07-18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09-24

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08-18

员工激励与企业发展的动力08-17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07-08

激励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