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与日本动画的化学效应分析
相比起买买买,我们更需要产业升级
从市场规模上来讲,日本动画行业已经迎来了新一轮的.动画热潮。无论是1963年的《铁臂阿童木》,还是1975年的《宇宙战舰大和号》,或者是1995年后出现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幽灵公主》、《口袋妖怪》,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动画热潮都是由几部核心动画作品所引领的。
但与前三次是由“动画作品”引发的社会现象不同,第四次动画热潮是由中国的资本外流引发的。
这个动画热潮能带来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中日动漫领域公司的更多合作,将会有更多的日本动画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中国市场,这对于中国的二次元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
然而,在目前已经推出的那些“中日合拍”的动画作品里,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由于中方话语权的不足导致的制作崩坏、剧情魔改等奇葩的问题。这些情况对于中国的动画市场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中国的二次元用户对于这些日本产的“国产动画”的热情下降,从而影响到资本对于动画市场的长远信心,以及中日两国动画产业的未来发展。
所以,这一轮动画热潮不仅是日本的,也同样是中国的。这种深入的国际合作对于中日两国的动画行业来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突破日本动画的产业瓶颈,同时也能进一步改善中国动画产业的行业生态。
但我们也并不能因为这种热潮的到来而过于乐观。中国资本的投资热潮总是一波接着一波,在二次元内容平台被互联网巨头因为布局而瓜分完毕之后,动漫IP内容又成为了新的投资热点。也就是说,这些被中国资本引进或中日联合打造的IP,目前在中国市场仍然处于完全依赖资本的阶段,自我造血能力仍存在不足,目前的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互联网时代,观众们的精力也是越来越分散,恐怕已经很难出现那种能够带动大众的现象级核心作品了。不过对于中国的动画产业来讲,却可以将这次难得的动画热潮作为扩大行业规模的契机,进而实现动画行业的产业升级,一方面能让这些IP能够依靠中国庞大的二次元市场实现最终的变现,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的内容创作者针对不断变化的观众口味,创作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作品,这才是中日两国动画行业能够健康、正向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资本与日本动画的化学效应分析】相关文章:
2.资本结构分析
3.中国资本运作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