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

初中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采用分析比较方法

时间:2024-07-24 12:54:33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采用分析比较方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是非、美丑、好坏、长短、高低都是从比较得来的,文章也不例外。我认为初中语文的教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语文总复习指导,最适宜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因为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速学生对其内容的记忆,而且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活跃学生的横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辩别能力及提高其鉴赏、写作的水平。

初中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采用分析比较方法

  就拿初中阶段的语文总复习指导来说吧,不论是语法及修辞方法的复习指导,还是文言文的文体、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复习指导,教师都可以基于“有比较才有鉴别”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这些知识。下面仅以几方面做法为例加以说明。

  (一)语法复句部分的复习指导

  指导学生复习复句,最难的就是如何准确判断一般复句和多重复句,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运用比较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模糊概念,提高分析判断的准确率。

  [简要教学提纲一]

  复句——一般复句、多重复句的辨别。

  共同点:即均由分句(单句成为句子的构成成分)构成,句中一般均含有关联词语,分句间均表示一定的逻辑关系。

  不同点:1.一般复句——不管句中的分句数量有多少,但分句间只能有一种逻辑关系,且分句相对独立,内容互不包含。如:

  (1)风停了,雨也住了。(两个分句、并列关系)

  (2)如果下雨,我就不去了。(两个分句、假设关系)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分句、并列关系)

  (4)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 干旱旱不坏它。(四个分句、并列关系)

  2.多重复句——分句数量不得少于三个,且分句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逻辑关系,分句虽相对独立,但分句间所反映的逻辑关系却相互包含,即大的逻辑关系包含小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关系(多重复句的“重”即“层”,是指一个结构的直接成分连同它们的语法关系)。

  附图{图}

  这是个三重复句——三层结构。此复句中的分句间有两种以上的逻辑关系——并列、条件、因果;大关系包含小关系——并列包含因果,因果又包含条件、小并列。

  3.还应该特别强调,一般复句和多重复句的区别关键在于层级的多少,而非分句数目的多少,因为分句多不一定层级多,有的复句的分句数目不少,却只有一层结构。

  如: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用它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分句多达五个,但各分句间均是并列关系,且并无大的逻辑关系包含小的逻辑关系,故仍属一般复句。)

  (二)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指导

  指导学生复习修辞,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修辞方法,而最有效的方法亦是比较教学。

  [简要教学提纲二]

  1.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共同点:不论是借代还是借喻,统统略去本体。

  不同点:借代,以此代彼乃借代,强调其相关性;借喻,以此喻彼乃借喻,强调其相似性。如:

  (1)《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帆”与“舟”关系密切,“孤帆”即“孤舟”,以“帆”代“舟”,是借代。

  (2)《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中的“雪”与“絮”极相似,即“雪”如“絮”,故“白絮”是借喻。

  又如:(3 )“红领巾们在车站派发卫生宣传单”中的“红领巾”与少先队员关系密切,“红领巾们”即“少先队员们”,以“红领巾”代“少先队员”,是借代。

  (4)“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 看不见太阳”中的灰蒙蒙的云雾与“灰色的幔”极相似,即“雾”如“幔”,故“幔”是借喻。

  2.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不论是设问还是反问,均为明知故问。

  不同点:设问是一问一答,先问后答,自问自答。反问是问中有答,寓答于问,两者合二为一。如:

  (1)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

  (2)池水涟漪,莺荏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反问)

  (3)中国劳动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隶相么?没有了, 他们做了主人了。(设问)

  (4)如今,早就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忘怀呢? (反问)

  (三)文言文的文章分析部分的复习指导

  初中文言文共计45篇,其中属“说”的就有四篇——《爱莲说》《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马说》;属“记”的就有六篇——《桃花源记》《满井游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我以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此类文言文时,若采用比较教学法,就会收到复习时间短、复习见效快的效果。

  [简要教学提纲三]

  1.《爱莲说》《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马说》四篇的复习指导教学。

  首先应指出,“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属于随笔之类,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近,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情,但这一类的文章大多主要用于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其次应说明,以上四篇文言文虽都属“说”,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如:

  (1)《爱》是抒情散文,《黄》是议论体小品文, 《捕》是叙事散文,《马》是寓言性的杂文(议论体)。

  (2)《爱》是在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抒情。 《黄》是夹叙夹议,于铺陈之中画龙点睛。《捕》是以叙事为主,在记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篇末点题。《马》则是通篇议论。

  (3)《爱》是通过状物,托物言志,借花喻人, 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黄》是借“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见解,勉励后来的学者应发奋用功。《捕》是通过叙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及农村中十室九空的情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马》是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抨击。

  (4)《捕》《马》二篇文章的思想性较其它二篇文章深, 而《爱》一文的艺术性又较其它三篇文章强些,《黄》一文对现今就读的学生来说则有较现实的教育意义。

  2.《桃花源记》《满井游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六篇的复习指导教学。

  首先应指出,“记”在古代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其次应说明,以上六篇文言文虽均属“记”,但其中《满》《登》均是清新的山水小品,即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艺术性较高而思想性不强。还有一篇《核》仅是一般的说明文,写得较有特色而已。而《桃》《岳》《醉》三篇作品则均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性高。且三位作者——陶渊明(诗人,其诗文辞赋成就皆高)、范仲淹(文学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欧阳修(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风格独特),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均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如:

  (1)《桃》是主观抒情和客观叙事相结合,想像丰富, 语言自然朴实。《岳》是于写景抒情中穿插议论,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醉》是于写景抒情中结合叙事,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2)《桃》主要表现作者不满现实政治, 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岳》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情调激昂。而《醉》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情调较为低沉。

  (3 )《桃》虽无古今传诵的名言佳句(《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却凭其深远的思想意境,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总之,如上的比较教学,不仅使学生复习起来能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印象深刻,而且使学生于复习中能把握重点,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如果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总复习指导教学中,都能摆脱单一性教学法的束缚,逐步运用比较教学法,那么,从课堂语文教学角度来看,不仅能逐渐减少教学中的呆板、沉闷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和知识的巩固率。

【初中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采用分析比较方法】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及方法08-07

中考化学总复习方法09-15

中考语文总复习辅导10-07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08-16

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教案06-21

中考的语文总复习计划04-28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10-07

初中语文期末复习方法及指导10-13

初中物理总复习资料06-22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范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