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年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散文《我的第一本书》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1】《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那段岁月离学生较远,所以在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人生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本节课最大的收获,体现在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的完成上。我设计的两个问题,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在探究问题环节上,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你喜欢牛汉的父亲吗?为什么?同时提前学生注意乔元贞的父亲,在研讨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做塾师,为什么乔元贞没跟着父亲去读书呢?这个问题到是备课前没有注意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文章介绍了几位老师,尤其注意阅读乔元贞父亲肖像描写的那一段,同时思考“弄不成”老师为什么弄不来其他两本教材? 经过研讨,加上老师的'点拨,最终明确: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社会上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乔元贞的父亲身为塾师,却连自己的孩子的书本都买不起!牛汉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师,曾经评价过乔元贞比牛汉有出息,但乔元贞的出息却是一辈子走街串巷卖小食品!这能说明什么?!此时再结合当前“两免一补”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说起,让学生反思,应该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当然捎带也要说明,导致乔元贞的出息,一方面源于没有再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当地的经济极端落后贫穷。
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这一点在授课过程中,我未能及时、适当地和学生共同赏析文章。对人物特别是文中出现多次的二黄毛我在授课的时候没有细细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改进方案:
1.在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事有哪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并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
文中出现的三位老师:我的父亲 、乔元贞的父亲和弄不来;我、乔元贞和二黄毛。
2. 研读赏析:让学生自己找含义丰富的词语或句子。并能从朴实的语言中体会文章流露出的温情。
3 拓展环节,我补充的牛汉的现代诗《根》,内容的选择没有错误,但是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仅仅是领着学生读了几遍,对诗文所表达的情感没有深入研讨。其实“本”就是“根”,这是一个人立足处事的根本和起点,也是作者写本章的主旨。对此教师应该有较深入的点拨和提升。
4 教学的板书应该是对文章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在授课的过程我的板书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的锤炼。
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但我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最后再次感谢给予我指导的刘校长和老师们!
【2】《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识记与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⑵ 理解本文由物写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个性的特点。
⑶ 学习本文叙事清晰,语言平实顺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课前让学生了解爷爷,奶奶或父母那个年代生活的情况,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
⑵ 置疑法,竞赛法,问答法,联想法,幻灯片演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了解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⑵ 理解父母对儿子的深深敬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设置问题,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你读的地一本书在是什么样子的书?在你记忆中,那一本书给你印象最深刻?
2、教师点拨,总结。
问:课文作者牛汗的地一本书,即不是名著也不是好看的漫画,而是一本普通的国语课本,可他为什么要为它写一篇文章那呐你从你的爷爷,奶,那里了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3、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作者介绍。
1、学生积极作答。
2、学生交流信息。(贫穷,茅草房,饥饿,寒冷,读书是有钱人的事情等)
3、学生对照自己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可做补充,做好记录。
二、默读课文,就内容进行男女知识擂台赛,整体知识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5分中内默读完课文,注意用笔勾话疑难点。
2、教师指出比赛规则:每组三个问题,关书作答,可有三次机会。
在学生比赛中,教师进行提示,最后作比赛总结。
3、提问: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谁来告诉我,这篇课文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1、默读课文,准备竞赛。
2、男女分组提问,作答。可能出现的问题;我的第一本书酷似那里的一组画?父亲返回家乡,带回来那些书?我的.课文为什么总是只有下半部分?父亲在怎样的灯下为我补书?二黄毛后来怎样了?我上课时有什么趣事?
3、学生积极作答。
(生活的艰难,孩子间的友谊父子的感情等)
三、理清文章线索。理解由人物写作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文章以一本书为线索进行叙事,请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
2、抽学生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给机会。
3、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我是怎样的孩子?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
4、教师总结,点明以物写人的方法。
1、速度课文,分组交流。
2、回答问题。
明确:引出第一本出最初的启蒙,介绍父亲追问书的故事追问书的另一半,父亲灯下补书转学在次回顾上课趣事人物后话总结:人不能忘本。
3、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作答。
(慈爱,与同情心;“我”是一个懂事,乐于助人的孩子。通过“补书”“书”得出来的)
4、学生记录。明确:恰当以物写人能生动表现人物的个性。
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进行部分角色朗读。
(父亲询问我的这一部分)
2、请学生复速“第一本书”的故事。
3、点平并总结。
提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提问:作者在谈及两位朋友的一生时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理解“人不能忘本”的这句话?
1、学生角色朗读,注意语气,停顿,感情运用及表情。
2、学生速度课文后进行复速。注意抓住关键人物和情节,注意语气。
3、回答问题。
(孩子的天真,无邪,父子间的深深感情等)
4、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遗憾,同情;不能忘记以前的生活,以前的朋友忽然父亲对我的爱)
五、创设情景问题,总结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如果你是作者,有一天你回到久别的家乡,遇见了正在买纸烟,花生,火柴的乔元贞你会怎样?
2、教师总结。
提问:“一本书”载着友谊,载者亲请也载着苦难那个时代的乐趣和温情那你有没有什么东西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
3、教师点评,总结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我们应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身边美好的一切。
1、学生发挥联想,作答。
2、学生联系自己情况作答。
3、学生理解,体会。
六、总结课文
课文以“一本书”为裁体,运用平时的语言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见的真挚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课文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拥有。课文以物写人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教学探讨与反思】
1、由与今天这篇课文的背景学会今天的学生较体会,在教学前要学生了解20世纪初的社会情况就比较重要,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2、“亲情“友情”都是学生熟悉,容易产生的共鸣话题,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感情;同时课文内容能对学生惊醒口语,写作进行和思维训练。
【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6-14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06-14
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7-26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精选10篇)06-25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0-12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精选13篇)10-19
给初学平面设计学者的一本书07-11
《过秦论》教学设计04-28
乡愁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