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

时间:2018-01-10 17:30:28 初中辅导 我要投稿

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

  “咬文嚼字”这个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贬义的,有卖弄学问的意思,但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发现,朱光潜先生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下面是小编推荐的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欢迎参考!

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

  【1】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并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深入领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观点。

  3.培养学生对句中重点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观点与例子的对应关系,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咬文嚼字”这个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贬义的,有卖弄学问的意思,但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发现,朱光潜先生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这种含义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二.作者简介(略)

  三.检查预习,巩固知新

  咬文嚼字(jiáo)憎恶(zēng) 锱铢必较(zīzhū)斟酌(zhēnzhuó)岑寂(cén)蕴藉(jiè)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付梓(zǐ)尺牍(dú)下乘(chéng)

  四.速读全文,理清思路

  (一)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概括各段段意并找出文中所用事例。

  段意:①郭沫若改台词,把“你是……”改成“你这……”。

  ②作者对两种句式的分析。

  ③咬文嚼字的实质意义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④《李广射虎》删减后虽简洁却索然无味。

  ⑤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⑥善用字的联想意义使文章意蕴丰富。

  ⑦滥用字的联想意义会形成“套板反应”。

  ⑧总结全文,指出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文中所用事例:

  1.郭沫若改台词。

  2.《水浒》《红楼梦》的例子。

  3.王若虚删改《李广射虎》。

  4.贾岛“推敲”的故事。

  5.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分析。

  6.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

  (二)上述事例在文中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1、2例说明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3例说明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4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5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6例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其中1、2、3、4例为一类,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情感。5、6两例从正反两面说明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文章共分两部分,第1至7自然段为分析论证部分,第8自然段为总结全篇,全文由分而总,采用的是分—总结构。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第二层,说明文字联想义的运用有正、反两面。总之,这篇文章紧扣主旨,引用大量事例进行分析论证,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五.合作探究,分析评价

  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2.创作时要大胆发挥联想和想象,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

  3.锤炼文字不能只从字面意思来看,要看整体语境,要重点看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谨防滑入“套板反应”。

  5.本文作者采用大量事例,分析十分精辟,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勤于积累,注意资料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