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

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祝福》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2 18:33:24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祝福》教学设计

  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祝福》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难点】

  1、以“祝福”为题目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

  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在迈向文明社会的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摧残,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速读课文,复述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1、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满足、有笑影、白胖了)。

  2、被婆家卖掉,拼死反抗。

  3、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有自己的房子,生了儿子,胖了。

  4、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5、被鲁镇的人歧视,被鲁四老爷鄙视,对地狱恐惧。

  6、捐门槛赎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7、参加祭祖仪式被拒绝,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四、理清情节结构

  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情节结构如下: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3~33)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0)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

  五、了解倒叙的作用

  1、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2、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⑴ 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⑵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⑶ 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本教时重点分析祥林嫂和鲁四老爷形象。

  〖教学过程〗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依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析祥林嫂的形象,领会《祝福》的主题。

  1、学习阅读祥林嫂初到鲁镇来的部分。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又只是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

  2、讲析祥林嫂再到鲁镇这一部分: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3、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

  4、比较几次肖像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画眼睛: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耐劳。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临死之前: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文中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鲜明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悲剧命运),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5、总括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

  三、分析鲁四老爷的形象

  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轻视、厌恶、打击祥林嫂,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⑴ 间接描写:

  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敬奉“陈抟老祖”,是把他当作卫道的护法神;对联:崇信理学,是封建卫道的化身;几部书: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⑵ 直接描写:

  ① 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一处是: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② 一处是:骂祥林嫂是“谬种”,为什么?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是更显得与这个社会作对吗?所以骂她是“谬种”。

  (补充“贞节”,理学的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甚至提出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灭绝人性。)

  四、课后作业

  分析文中其他人物形象。

【高中必修三语文课文《祝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语文雷雨教学设计(精选8篇)04-17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10篇)09-15

语文课文《将相和》教学设计06-05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雨霖铃》教学设计(通用8篇)08-03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文草原教学设计10-21

将相和课文教学设计07-15

高一必修英语课文原文06-05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灯光教学设计05-2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景阳冈》教学设计08-28

七(下)课文《邓稼先》教学设计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