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

《祝福》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8 10:28:25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祝福》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祝福》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贯穿于学生一切活动之中的。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

  【设计实施】

  第一课时

  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

  ⑴ 人物鉴赏:

  ① 祥林嫂;

  ② 鲁四老爷;

  ③ 柳妈;

  ④ 卫老婆子;

  ⑤ 四婶;

  ⑥ 祥林嫂的婆婆;

  ⑦ 我。

  ⑵ 情节鉴赏:

  ① 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

  ② 祥林嫂死因探究。

  ⑶ 环境鉴赏:

  ① 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② 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

  ③ 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

  ⑷、表现手法鉴赏:

  ① 人物刻画方法;

  ② 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③ 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第二课时

  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课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下节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第三课时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第四课时

  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题目有:

  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个人简历。

  4、文题—“祝福”之我见。

  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 。

  6、雪景作用之我见。

  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

  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 。

  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

  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

  【教后小记】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中情况有些变化:

  1、课题的分组。有些组自己重新组合,没有按老师的指定。

  2、课题的布置。有些组自选了课题。

  3、是课时安排。计划一课时陈述研究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完成不了,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一课时。四是研究性小论文。老师虽然提供了一些论文题目,但同学们没有拘泥于这些题目,如有的写“论祥林嫂的笑”,有的题目是“祥林嫂眼睛发光的原因”等等。

  学生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体现的是资料的整合,但也有不少独到的新观点。课后,我将这些观点进行整理,成为了我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的研究小论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文中不少观点,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限于篇幅,恕不列举。

  【教后感触】

  1、课堂研究性学习确实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特殊伙伴,特殊性表现在老师要点拨,要引导,要有中肯的评述。

  3、研究性教学对老师要求更高了,课内老师讲解是少了。但老师的备课要更加细致、全面。

  4、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探讨能力。中学生,尤其是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搜集资料能力、整理资料能力等等,怎样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祝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桥》教学设计10-16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09-06

《手指》教学设计08-03

《过秦论》教学设计04-28

乡愁教学设计06-11

《景阳冈》教学设计05-20

雨后教学设计10-08

孔乙己教学设计06-14

PPT教学设计07-16

《藏戏》教学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