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

语文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8 09:00:24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语文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该依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去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体悟作家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景致和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揣摩作者消除郁闷、孤独和哀愁的方式,以及由此表露出来的作者的性格特征、学识素养、人生追求和人生矛盾。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朱自清集儿子、丈夫、父亲、学者多种角色于一身,他在特殊的时局下、特定的氛围里平凡而普通的一面。鉴于此,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作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通过诵读,品味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那宁静、淡雅、柔和、朦胧的美妙景色;

  2、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3、深刻领悟作者独特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作家笔下优美的荷塘月色;学习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和步聚】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寻觅和追逐,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深谷中的一条路旁,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过路人,“慢慢走,欣赏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走进荷塘月色,品味如诗的语言,鉴赏如画的意境,把握复杂的感情。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等,给学生形象及文字的感受。

  导语: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哪里呢?……(一个惜时如金的智者形象)

  ──《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个热爱自然、渴望青春的人)

  ──《春》

  《背影》中父亲越过站台给”我”买橘子的情景。以上就是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用饱蘸深情又富有灵性的笔,为我们描绘出的优美画卷和刻画出的感人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又一美文《荷塘月色》,一起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宁静、淡雅、柔和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朗读(舒伯特小夜曲)。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从朗读的要求和技巧方面略作指导),掌握下列词语:独处,颤动,霎时,脉脉,袅娜,蓊蓊郁郁,羞涩。

  3、赏析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学生自主质疑,师生讨论,出示思考题:

  ⑴ 第四段写了荷塘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最突出的形态特征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技巧?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下流水。写出了荷叶的茂密,身姿高挺,荷塘的深广,荷花的稀少、明亮、洁白,荷香的清馨、飘渺,流水的脉脉含情,把荷的情态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形象地展现出来。

  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通感(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巧妙地把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使人把花散发出的清香若有若无、轻淡幽香与远处高楼里传出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约缥缈的情形相沟通,从而产生出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⑶ 朗读本段,体会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并尝试背诵。

  ⑷ 欣赏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① 学生朗读本段;

  ②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依照第4段赏析方法学习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勾勒出怎样的意境?

  明确:

  本段描写的景物有“月光”“青雾”“叶子”“荷花”“树影”“光影”等。

  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通过“泻、浮、洗、笼”等准确的动词去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感的修辞手法。

  “泻”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照耀的情态和景象;“浮”写出了青雾轻盈、飘渺的状态;“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下的奶白、柔嫩、清新、娇艳的身姿;“笼着轻纱”写出了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情状。

  通感手法的运用给读者描绘出一种静谧、和谐、素淡、朦胧的美妙意境。(“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 学生自由朗读本段,并试着背诵。

  ④ 第6段写了什么内容?与写荷塘月色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通过人写杨柳树、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目的是以树写月,进一步表现月色的朦胧,荷塘环境的幽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富有别样的诗情画意。

  三、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

  1、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圈点勾画找出运用贴切的词语和句子,小组交流,师生订正归纳。

  明确:

  ⑴ 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尤其是通感的运用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句写出了月光与树的明暗柔和交相辉映的特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交错相通,产生出和谐悠扬、曼妙温馨的意境。

  ⑵ 叠词的运用,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景物的特征与姿态,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高高低低等。(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改动词语等方法揣摩品味其表达效果。)

  ⑶ 动词的运用。(如泻、洗等)

  2、学生配乐朗读4~6段,师生感受语言,品味意境,尝试背诵。

  四、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投影出示《绿》选段: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语文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语文雷雨教学设计(精选8篇)04-17

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6-19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10篇)09-15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雨霖铃》教学设计(通用8篇)08-03

初二语文《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09-10

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锦集09-16

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人琴俱亡教学设计(通用11篇)09-05

小学语文优质翠鸟教学设计09-27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草》教学设计(精选10篇)12-22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精选14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