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

语文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8 18:22:17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内容。

  2、有感情地反复练习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3、体会本文的写人方法

  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教学设想】

  1、重点:能熟练地背诵全文,体会本文的写人方法。

  2、难点:体会作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思想感情。

  3、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通过诵读来加深对学生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让学生先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领会其写人的方法和思想内涵。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陶渊明画像,一幅东晋末图片)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陶渊明生平及时代背景,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2、依靠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一、激情导入新课

  1、导语:陶渊明历来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人很多杰出的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闲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世外桃源”。我们曾学过他的哪些诗文?(生答《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其三)

  2、齐背《归园田居》其三(后投影在黑板上)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一个心愿?

  生:隐居躬耕,种豆采菊,吟诗作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二、师生互动交流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社会背景

  1、班上交流: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生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生于东晋。

  生2: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社会上充满了虚伪与欺诈,这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2、师:评价、补充。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有哪些。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

  师: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四、练习朗读,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⑴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节奏、读音、标记生词。

  ⑵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抽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及词义。

  [投影]嗜(shì)箪(dān)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辄(zhé)汲(jí)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吝(lìn)俦(chóu)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褐(hè)觞(shāng) 戚戚:忧愁的样子。

  ⑶学生朗读课文,展示朗读应注意的问题。

  [投影]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师:第一段:舒缓陈述;第二段:赞叹抒情。

  ⑷跟读课文,体会文中语速语调和感情。

  2、设计表格,教师根据课文描写内容,追问下列问题,同学齐答,教师板书,引导背诵。

  ⑴文中哪几句话最能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

  ⑵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如何?

  ⑶五柳先生有几大爱好,哪些训句显示了她的志趣?

  性 格生 活志 趣

  闲情少言

  不慕荣利

  忘怀得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家贫不能常得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③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五、五读课文,概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学生自读课文。主动回答。

  [投影](学生回答)

  ⑴对读书的态度; 不求甚解

  ⑵对作客的态度; 曾不吝情去留

  ⑶对家境的态度; 晏如也

  ⑷对著文的态度; 自娱,颇示已志

  ⑸对得失的态度; 忘怀得失

  ⑹对贫富的态度;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师:如此种种态度,即从多层面表现人物,而每个层次所用笔墨都简约洗练,正是点到为止,速写传神。这是我们今后作文应当学习的方法。

  六、齐声诵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疏通文意。

  2、思考: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查背诵(两个同学背)

  师生共同评价,纠正读音:好hào 慕mù 戚qī

  2、请疏通下列句子的文章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饮然忘食。

  生1:(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生2:简陋的居民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日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二、品味细节,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1、找出文中的“不”字句,仔细品读。

  ⑴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⑵班上交流:每个句子由一个同学评析,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⑶师生交流,用多媒体展示重点语句。

  投影:

  ⑴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

  生1:实不愿说,非“不知”“不详”,可见先生淡泊宁静。

  ⑵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生2: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恬淡自足。

  ⑶不求甚解

  生3: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⑷不能常得,不蔽风日

  生4:安然自若,不为境况所困,可见先生开朗乐观。

  ⑸不吝情去留

  生5: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师]小结: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同学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文中所写人物生活细节,突出有三: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先生专致乐学

  ⑵造次辄尽,期在必醉──可见先生洒脱不羁

  ⑶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可见先生高雅脱俗

  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生:不戚戚于贫财,不汲汲于富贵。

  师:这句话正好与前面“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已志”,表达自己的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

  1、请女生齐背第二段,然后找出文中所引的典故。

  生1:“屡空”“黔娄”

  生2:“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

  2、探究问题:本文“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指哪类人?作者为何自比?

  生1:指有学问的人。多写诗文自娱,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生2:指退隐之人。不追逐名利,超尘脱俗。

  生3:指百姓。希望生活安乐,恬淡自足。

  3、师: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不仅写了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储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拓展迁移

  [投影]

  1、积累──培养美感,丰富词汇

  ⑴积累名言: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⑵欣赏陶渊明诗句:

  ①“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②“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

  ③“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

  ⑶积累精练雅致的连用四字句。

  ①课内的有:师生回答(略)

  ②课外迁移联想:从《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口技》中寻找,抄在笔记本上。

  2、课堂说的训练

  你对五柳先生“不慕名利”有何看法?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学生可用名言诗句来表达。

  生1:不追名逐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问时事,有消极的一面。

  生2: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应该像莲花一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生3:天生我材必有用。

  生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作训练:《我的自传》

  要求:写出自己的性格志趣,语言要简练、富有个性化。

  【教学反思】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针对文言文阅读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中采用了“朗读感知──重点品析──讨论交流──写法指导──拓展迁移”的步骤安排,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环节上力图体现新教材重感悟、重自主探究的新理念。

  2、加强朗读,文言文传统教学规律是喜欢逐句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主旨,但这堂课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采用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4、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并朗读训练,引导对问题的探究,对作文技法的指点,对口语训练、拓展迁移、积累写作的适当点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07-12

《五柳先生传》对照翻译及原文10-2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注释10-09

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5-09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0-09

藤野先生原文及教学设计08-13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9-20

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6-09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0篇)10-22

初一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