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资格

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仿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4-10-05 06:38:49 出版资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仿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2016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仿真题及答案

  1. 设立音像出版单位,应具备()等条件。

  A. 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

  B. 有音像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和确定的业务范围

  C. 有固定的音像作品创作队伍

  D. 法定代表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E. 有适应业务范围要求的资金、设备和工作场所

  2. 涉及宗教内容的公开出版物,不得含有()等内容。

  A. 指导信教公民从事商业活动

  B. 歧视、侮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教公民

  C. 宣扬宗教极端主义

  D. 破坏不同宗教之间和睦以及宗教内部和睦

  E. 描述宗教礼仪

  3. 出版单位出版()等类别的图书应执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

  A. 辞书

  B. 地图

  C. 中小学教科书

  D. 高等学校教材

  E. 计算机应用读物

  4. 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时指出,要推进()等。

  A. 出版单位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

  B.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C.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

  D. 出版资源配置机制改革

  E.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5.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等新业态,努力占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制高点。

  A. 无载体出版

  B. 网络出版

  C. 手机出版

  D. 博客出版

  E. 数字出版

  【参考答案】 1.ABE 2.BCD 3.ABC 4.BCE 5.BCE

  二、综合题

  1.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我国的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有雕版印刷的书籍。继印刷术之后发明的纸张,使书籍有了新的载体材料,促进了出版活动的发展。在出版活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曾出现各种类型的出版机构。到20世纪初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成为我国出版业三大巨头,北京成为我国的出版中心。但是,当时的出版物种类还不多,品种也较少。

  现代出版物分为六大类。六大类出版物中,历史最长的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和音像制品,后来又出现了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历史最短的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各类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内容信息和出版方式不同。例如,互联网出版物在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按需复制,而图书的复制数量应在发行前确定。

  出版物的生产由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阶段构成。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的内容,物质生产过程除了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外,还能把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在出版物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编辑要进行创造性劳动,使作品得到优化和增值,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自审稿起至样品检查止的编辑工作全过程,也是编辑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出版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追求经济效益。出版单位必须坚持“规模效应第一”的原则,通过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精品出版物的不断积累而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持续发展。

  2.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

  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

  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问题一:

  出版以上选题的图书,出版社应分别办理哪些手续?

  问题二: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①主编单位热力学会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问题三: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④作者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3.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小数保留2位。)(本题20分)

  甲、乙合著一本书交A出版社出版,并告诉该书的责任编辑“我们已经商定所得稿酬按甲得70%、乙得30%的比例分配,个人所得税由各人依法缴纳”。

  2008年2月该书出版,每册定价28元,首次印5?200册。2008年4月,A出版社根据合同约定,按8%的版税率和4?000册的保底销售数及甲、乙商定的比例向两人支付首印版税。在A出版社通知领取首印版税时,甲、乙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他们还要付给该书序言作者丙一次性稿酬960元,故要求将该款从甲、乙的税前版税金额中扣除;二是甲、乙按出版合同约定要以优惠价购买该书100册,他们希望用版税转付书款1?960元,并把这笔书款也从税前版税金额中扣除。

  2008年10月,该书重印4?200册。2008年12月结算版税时,该书的累计销售数为6?200册。

  问题一:

  甲和乙的第一个要求是否合理?A出版社应如何处理?

  问题二:

  甲和乙的第二个要求是否合理?A出版社应如何答复?

  问题三:

  甲、乙分别可获得税前首印版税多少元?

  问题四:

  甲、乙分别应为所获首印版税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问题五:

  2008年年底结算版税时,甲、乙各可得税前版税多少元?

  问题六:

  2008年年底结算版税时,甲、乙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涉及对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之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

  著作权人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出版社以图书形式出版,就意味着出版社已获得了该作品的图书版权,而出版社是否可以把该作品再用于网络出版,取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否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就是说,出版社如果要把本社已经出版的图书再用于网络出版,不须征得著作权人许可。至于作品在网络上出版后出版者如何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则可以参考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不能由双方自行签订出版合同约定,因为这是一种法定合理使用。

  期刊出版单位享有法律赋予的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就是说,只要著作权人事先没有发表声明禁止转载或摘编,期刊就可以转载或摘编任何已发表作品,且只要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来源,不用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然而,期刊转载或摘编已经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应该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合法设立的网络出版单位也享有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这些单位如果要转载或摘编报刊上的作品,需要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因为这也涉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

  5.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2分)

  2005年7月,国外出版了俄文版纪实文学作品《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我国甲出版社经与有关著作权人洽商后,于2005年12月取得了该书的中文翻译权和简化字版出版权,在当地版权局办理了版权贸易合同登记手续后,将该选题列入2006年度选题计划报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2006年1月,甲出版社与中国公民杨民签订了作品委托翻译合同。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杨民联系译者将俄文版《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于2006年8月底之前翻译成中文,以保证2006年年底之前能够出书;翻译费的标准为45元/千字,出书后两个月内支付;甲出版社享有翻译作品的著作权,译者对翻译作品享有署名权,译者名单由杨民提供;杨民确保不侵犯他****利。

  2006年2月,杨民与中国公民王建签订翻译协议书约定:杨民委托王建将俄文版图书《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于2006年8月底之前翻译成中文;中文版上的译者姓名为王建;翻译费在交稿时一次付清,标准为35元/千字;若译稿存在质量问题,王建应积极配合出版社进行修改。

  2006年8月中旬,王建将全部译稿交给杨民,杨民按翻译协议书的约定向王建支付了翻译费。

  甲出版社收到杨民交来的译稿后,安排本社助理编辑葛军担任责任编辑。葛军抓紧时间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并针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甲出版社名义撰写了退修意见,与译稿一起通过杨民交王建处理。王建对译稿作了修改后再次交给杨民。在将修改稿交给葛军时,杨民同时提交了译者名单和授权书各一份。名单中所列的译者为“杨民”,授权书的内容是“《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的全体译者授权杨民全权代理全体著作权人跟甲出版社协商议定出版上述作品的全部有关事宜”,落款为“杨民、王建”。葛军当场全部签收。

  葛军逐一复核了王建的修改,觉得原来提出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便决定发稿。担任复审的编辑室主任翻阅译稿后,未见葛军提请复审解决的问题,便签字同意发稿。终审者重点抽查部分译稿后,未发现政治性、思想性问题,就同意复审的意见,准予发稿。

  2006年11月,面封、扉页和版权页上都标有“杨民译”的《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中文版由甲出版社出版,并由该社总发行。甲出版社也于当月向杨民支付了该书的翻译费。

  2006年12月,王建向人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王建认为:甲出版社与杨民未经王建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出版了王建的翻译作品,并且书上的译者署名是“杨民”而不是“王建”,这侵犯了王建的复制权、发行权及署名权。法院审核王建提交的翻译协议书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认定王建享有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但对王建提出的诉讼请求没有全部支持。

  问题一:

  关于杨民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 杨民违背与甲出版社的合同约定,侵犯了甲出版社的权益

  B. 杨民变更译者署名,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

  C. 杨民克扣甲出版社支付的翻译费,侵犯了王建的获得报酬权

  D. 杨民将王建的译稿交给甲出版社出版,侵犯了王建的复制权、发行权

  E. 杨民所提交的译者名单与委托翻译合同的约定不符

  问题二:

  从著作权法角度评析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 甲出版社硬性规定作品翻译的时间,侵犯译者的权利

  B. 甲出版社出版涉案翻译作品并没有侵犯王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C. 甲出版社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 甲出版社支付翻译费的方式违反法规规定

  E. 甲出版社既是侵权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问题三:

  为什么从著作权法角度看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问题四:

  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下列行为有哪些是违规的?请作选择回答。

  A. 引进出版《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没有办理必要的手续

  B. 书稿翻译合同没有与合法设立的翻译机构签订,却与公民个人签订

  C. 安排葛军担任责任编辑

  D. 没有切实执行审稿制度

  E. 《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的总发行未委托给有合格资质的专业总发行机构

  问题五:

  为什么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可认定问题四中所述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行为是违规的?

  问题六:

  葛军在本案中的下列行为有哪些是错误的?请作选择回答。

  A. 接到稿件后直接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B. 未经复审、终审核准,便将稿件退回译者修改

  C. 不以自己名义而以出版社名义撰写退修意见

  D. 未对修改后的译稿提出问题请复审解决

  E. 未对杨民提供的译者名单和授权书仔细审核

  【参考答案】

  1题

  (1)雕版印刷应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

  (2)纸张的发明应在印刷术之前。

  (3)20世纪初叶我国的出版中心是上海,不是北京。

  (4)音像制品的出现是在期刊之后。

  (5)互联网出皈物的内容信息与其他出版物并无不同。

  (6)编辑是在出皈物的精坤生:过程中进行创造劳动。

  (7)编辑工作全过程应是从信息采集起至收集反馈信息止。

  (8)满足的应是精神文化需求。

  (9)不能放弃经济效益,应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10)坚持的应该是“质量第一”原则。

  2题

  问题一

  (1)选题②、③、⑤应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2)选题②需附光盘,应向出版行政部门申请《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

  (3)这6个选题均需向省级新闻出版局补报选题计划。

  问题二

  (1)出版社不同意这个建议,是因为图书的责任编辑工作和复审、终审工作都应该由本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负责。

  (2)出版社可以请热力学会帮助联系该学科的专家担任书稿的外审,主要把握稿件内容在科学性、知识性上的正确性,外审后的书稿再由出版社安排进行三审和编辑加工、整体设计等。

  问题三

  (1)出版社不同意作者的要求,是因为如果出版社将出版流程中的任一环节转给他人负责,就属于买卖书号,违反国家规定。

  (2)出版社可以和作者协商在出版合同中设立关于作者给予出版资助、出版社增加赠书和优惠售书数量的条款,但应由出版社负责出版全过程。

  3题

  问题一

  第一个要求合理。A出版社可向三人分别支付税前报酬,所得税由三人分别自行承担,出版社代扣代缴。问题二

  第二个要求不合理。购书款可以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实际所得版税转付,但不能从税前版税金额中扣除,因为这样会导致纳税基数变小,从而漏缴税金,损害国家利益。

  问题三

  甲可获税前首印版税(5 600)元,乙可获税前

  首印版税(2 400)元,具体算式是:

  (1)(28× 8%×4000—960)×70%=5 600(元)

  (2)(28× 8%×4000—960)×30%=2400(元)

  问题四

  甲应纳税(627.20)元,乙应纳税(224)元,具体算式是:

  (1)5 600×(1—20%)×20%×(1—30%) =627.20(元)

  或5 600×11.2%=627.20(元)

  (2)(2400—800)×20%×(1—30%)=224(元)

  或(2400—800)X14%=224(元)

  问题五

  甲可获税前版税(3 449.60)元,乙可获税前版税(1 478.40)元,具体算式是:

  (1)28×8%×(6 200-4 000)×70%=3449.60(元)

  (2)28×8%×(6 200-4 000)× 30%=1 478.40 (元)

  问题六

  甲应纳税(386.36)元,乙应纳税(206.98)元,具体算式是:

  (1)3 449.60×(1—20%)× 20%×(1—30%):386.36(元)

  或3 449.60X11.2%=386.36(元)

  (2)1 478.40X20%X(1—30%)=206.98(元)

  或1 478.40X14%=206.98(元)

  4题

  (1)人身一财产

  (2)版权一出版权

  (3)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否适合在网络上传播一著作权人是否把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出版社

  (4)不须一必须

  (5)不能一[删除]

  (6)因为这是一种法定合理使用一[删除1

  (7)任何一其他报刊上的

  (8)也不必一但应该

  (9)也享有一不享有

  5题

  问题一:ABE

  问题二:BCE

  问题三

  (1)B项是因为涉案翻译作品属于委托作品,甲出版社作为委托人,其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就是将作品用于出版,而复制和发行作品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2)C项是因为甲出版社对杨民的侵权行为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致使本可避免的侵权结果实际发生了。3)E项是因为甲出版社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同时又因杨民的违约而失去了本该由其享有的涉案作品著作权,且所出图书也成了侵权产品,利益和名誉都受到损害。

  问题四:ACD

  问题五

  (1)A项是因为出版该书没有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2)C项是因为安排尚不具备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人担任责任编辑。

  (3)D项是因为对于译稿没有经过三级审稿就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并退修,发稿前的复审没有通读全稿并仔细审查加工整理质量。

  问题六: ABE

【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仿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中级出版资格考试仿真题及答案09-15

初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仿真试题及答案09-09

2017翻译资格考试中级笔译仿真题及答案11-01

2017年中级出版考试仿真题及答案08-02

2017初级出版资格考试《专业理论与实务》仿真题答案07-27

2017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仿真题及答案06-15

2017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预测题及答案07-13

2017中级出版资格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07-28

2017年中级出版考试《理论实务》仿真题及答案08-07

2017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