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国有企业的经济情况和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应该找到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目标管理和众多财务管理方式方法相比,其有效性更胜一筹,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体的管理程序是由企业的管理者设定一个预期目标,然后把目标管理的科学理念运用其中,进而达到这个目标。
一、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概论
1.1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概念
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是重要的企业业务,而发展的稳定和自身的建设,则是同样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而产生了针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机制,来进行对于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能够稳定而持续的发展。而财务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对于企业的财政的收支和使用,以及内部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比较有效的控制。而对于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保证其有效的运转和公正的执行,也必然的成为了管理制度的另一项要求。因而对于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机制。
1.2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的状况
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都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从计划经济之下的比较单一的生产单位一直到市场经济制度之下的正规企业的.转型,可以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获得了相当的效果。而在财政管理监督体系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的特殊性,也形成了比较具有自己特色有监督方式以及相对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行政参与的管理方式,把国有企业制度做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分割。
二、当前国企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主要问题
2.1监督效力不足
监督制度并不仅仅需要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如果发现问题之后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那么必然的会影响到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和反映的真实性。但是这方面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财务管理的监督方式并不能够影响到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在发现问题到报告反馈的过程中,也没有自行处理的权力,而等到能够处理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点,也是必然的削弱了监督体制的应有效力。
2.2监督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一般情况下,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审查应当保持一定的中立性和对于国有资产负责的态度。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面对虚假信息和恶意行为,由于本身并没有表面上的问题,而可以追究的地方又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之外,很难真正地进行有效地追责。
2.3监督人员安排有问题
在监督人员的安排方面,始终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确的的问题,有直接由董事会管理或者由经营部门管理的状况的分离。而在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中,也同样的存在定位模糊的情况。由于很难真正的对于管理部门形成制约,因而发挥的作用也可以说相当的有限。
三、对国企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改进建议
3.1监督结构和内容需要明确
明确监督管理机构的结构归属,从而保证能够有效的行使职权是完善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现阶段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发挥作用不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时常面临管理层的横加干涉,又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制约。因而必然的需求要将监督结构确定下来,然后保持机构方面的独立性,才能够更好地执行自己的责任。监督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且应当适当的扩大。由于财务管理监督本身仅针对财务管理行为,而财务管理行为这个范畴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的界定问题。而且在面对一些相关的其他问题出现时,也应当考虑适当扩大监督权力。
3.2监督约束需要有效
进行监督约束最重要的就是要将监督结果通责任制度紧密的配合起来,要保证财务管理监督能够作为追责的依据。只有通过落实责任监督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扩大监督的约束力,并且能够有效地阻止问题的发生。同样的也必然的要求财务管理监督能够影响到决策的作用,如果仅仅看过之后弃之一旁,并不带来实质性影响,则也必然难以发挥作用。
3.3监管人员需要独立
在人员方面也一定需要保证其考核等内容的独立性,更需要对于监督人员本身工作保持独立的考察。当自身的未来受到影响,实际利益受到限制时,也自然很难真正的完全执行工作。因而必然的需要保证监督人员的独立性,也同样要注意对于他们的保护和公正性需求。
四、结语
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并非一时之功可以造就,但是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也并不仅仅是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通过与对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革新,将要对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完善企业的整体提制度。
【浅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