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制作 百分网手机站

纪录片《美丽中国》对文化中国形象的塑造

时间:2017-06-20 11:00:24 编导制作 我要投稿

纪录片《美丽中国》对文化中国形象的塑造

  在世界大国的崛起过程中,以文化维度为国家形象的目标导向是一个普遍经验,例如美国、德国、日本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都经历过从以军事、经济、技术形象为重心到以文化形象为重心的过程,英、法则更是一直以文化国家形象享誉国际社会。因为文化能够超越权力的较量,在人类共同约定的价值尺度上促进不同文明形态的对话,从而有利于国家处于谋求发展的和谐秩序之中。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格外重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了震荡性影响,受认知习惯、政治文化差异与社会心理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丑化、妖魔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声音不断被炮制和传播。

  为正视听,中国从不同方面积极进行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试图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友善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纪录片《美丽中国》避开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国家形象展示,着力于文化中国的形象塑造。

  该片对中国文化的展现,既有特色文化,也有普世文化,更有发展着的动态文化,三者兼备生动而有效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气质和面貌。

  一、以特色文化传播民族精神

  《美丽中国》是一部由中、英联合摄制的6集系列纪录片,该片致力于全方位记录、表现中国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摄制组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86种中国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影片于2008年5月在BBC第二频道首映,2009年获得第30届美国电视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类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三项大奖,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近90个媒体机构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目前销售仍在继续。它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美丽中国》全片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每一集都力图展现中国不同区域独特的人文特色和生态景观,从东北的赫哲人生活到桂林的船上人家;从中华民族标志性建筑长城到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到秦岭的野生大熊猫,再到云南的亚洲象;等等。它们代表着中国文化特质的元素、载体和路线,是中国文化独特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留给世界人民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国武术、龙图腾和饮食文化,《美丽中国》在表现这些特色文化时致力于揭开其神秘面纱,尽力摆脱猎奇式的异化表达,着力从内在民族精神的层面重新认识中国特色文化。

  外国人尤其是一般的外国民众对中国武术的印象总是和“功夫”联系在一起。这一印象最早来自于清末民初的义和团,中国人凭借赤手空拳、刀枪棍棒对抗外国人的洋枪大炮,其作用主要是克敌制胜。

  后来随着中国功夫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影星带着功夫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国武术的世界影响力,但在功夫片中主要展示的仍旧是武术技击、对抗的一面,而此绝非中国武术的核心内涵。中华武术界有句俗谚:“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中国武术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习武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在此问题上,《美丽中国》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少林寺,少林僧人依靠对野生动物的观察和模仿修得了猴拳、鹤拳、螳螂拳等武术。在表现这些武术时,影片并未落入窠臼、一味刻意渲染中国武术攻击、对抗性所产生的感官紧张与刺激,恰恰相反,其拍摄重在通过对时间的艺术延展给观众营造一个细细品味与理性思考的诗意空间:耳畔流动着舒缓的背景音乐,呈现于眼前的是僧人在寺院内习修鹤拳、猴拳、螳螂拳的慢动镜头,自然界中白鹤舒展双翅、猴子跃动林间、螳螂挥动镰状前臂的画面又以交叉剪辑的方式穿插其中不断闪现,二者所构成的理性蒙太奇深刻揭示了中国功夫与大自然之间玄妙的哲学关系。回到现实时空,师父释彦廷正在塔林教授孩童习修猴拳、螳螂拳,同期声带来的强烈现场感配合解说词从现实层面真实揭示了中国武术促进气血流动、增强体质的实际训练目的。《美丽中国》的这些表达恰恰是以往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中,中国武术经常被忽视或被掩盖的本质内涵。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则能够兴云降雨,是吉祥的象征。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外国人对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这一中华文化产生距离感。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龙文化最为浓郁的时刻,《美丽中国》借新年时中国人扎龙灯、舞龙的热闹庆祝仪式将中国的龙图腾进行了最为直观而有效地阐释与传播。画面中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中国百姓对龙顶礼膜拜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龙并非西方人心中凶神恶煞式的魔鬼,恰恰相反,它散发着一种类似人类童年时代原始文化的稚气之美:竹木的骨架质朴无华,纸糊的外形童趣十足,颜料涂抹的花纹艳丽而古拙,这就是中国的龙图腾,它口衔绣球为人们送来吉祥安康;镜头切换到夜幕降临,人声鼎沸,百姓人人参与其中,用一盏盏烛光摇曳的灯笼连成长长的游行队伍,鞭炮和鸣中这条温暖的长龙在夜色下蜿蜒舞动,此刻中国的龙图腾在静止形象之外,呈现出另一层文化内涵,即中国人庆祝新年的民间舞蹈狂欢。相较西方万圣节,中国人在龙图腾及其相关仪式中所呈现出的童稚和热情与之异曲同工,各自的民族精神蕴藏其中。

  中餐常被人戏谑描述为“任何有脚的都吃,除了桌子;任何有翅膀的都吃,除了飞机”。《美丽中国》在讲述中国餐饮文化时则透过这些表面现象,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中国人是节俭的,不浪费食物是一种传统。除了大鱼大虾,即便是微小到令西方人不屑一顾的蜻蜓幼虫,抑或是令其惊诧至极的眼镜蛇,甚至海洋环境恶化的标志性生物———水母,在贵州草海湖渔民的网中、香港的蛇餐厅和胶东半岛的初旺港都会被视为珍宝,加工成中国人餐桌上颇受欢迎的食材。中国饮食注重保健,蛇餐厅内大快朵颐的人们不仅是在品尝美味,而且更是因其相信蛇肉有助于清血、增强体力与养颜美容。然而,水母被放上餐桌这一饮食现象除保健理念之外,更渗透着中国人融通的生存之道。在世界范围内,受海洋污染、浮游生物激增以及过度捕捞、天敌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水母大量繁殖,这一被其他国家视为环境危机的现象,在胶东半岛初旺港渔民的眼中却有不同,大批水母被捕捞、运送至市场,再变为餐桌上的水母切片,问题转化为发展机遇,中国人快速适应着世界的万千变化。当然,中国人又是重视礼仪的,福建的制茶业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中国人喜爱这种带着苦味的东方树叶,不仅因其有着特殊的保健价值,而且因冲泡、品茗过程带有强烈的仪式感,有助于表达主人对来客的热情、拉近宾主距离,是客家人的待客之宝。所有这些餐饮习惯都透露着中国人节俭、保健、融通、重礼仪的民族气韵和信念。

  国家形象不仅仅是外在“形象”,更需具有民族精神。如同美国的“星条旗永不落”、英国的“创意英国”、日本的“国益至上”、韩国的“身土不二”等等。有了民族精神,外在形象才有所依托,外界对它的认知与了解才会更加清晰和深刻。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美丽中国》式的深层民族精神发掘与传播值得借鉴与推广。

  二、以普世文化增强国际交流

  特色文化的价值在于个性和珍贵,要达到国与国之间的融通和交流,国家形象塑造中普世文化的意义尤为重要。普世文化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是全人类一致认同的价值观,但其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在十七八世纪时,为了反封建,自由、平等、博爱等文化具有普世价值;19世纪以后,西欧出现了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新普世主义;20世纪以后,因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霸权地位,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在世界上以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名义占据主导地位;而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之间在政治上注重交流和合作,文化发展则呈现出多元与包容的态势。普世文化的特征就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尊敬、相互包容、共同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文化上的多元发展及包容气质由来已久。在《美丽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泼水节上的傣族、溜索上的怒族、马背上的蒙古族、冰上的赫哲族、与驯鹿为伍的鄂温克族、丝绸之路上的维吾尔族和逐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等等,中国民族文化丰富而多元。更为重要的是每一种民族文化在中国都得到尊重、保护和发展。军人往往是国家政权力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包容气质在军人形象所出现的两个段落中得到了最为突出的表现。《美丽中国》中军人形象一次出现在彩云之南傣族的泼水节上,一次出现在冈底斯山脚下的藏族的萨噶达瓦节上。在泼水节中,身着民族服饰的傣族百姓以相互泼水来表达彼此的友爱,水花飞溅处欢声笑语,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幅画面是身着制服的中国警察也融进了这场过瘾的水战,水花四溅中其脸上洋溢的笑容将军民鱼水情以及中国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噶达瓦节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圆寂的日子,也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在飘扬的经幡和飞舞的风马旗中,两个身影安闲地比肩而坐———一位是专注地低头缓缓整理风马旗的年轻军人,一位是沉浸于节日气氛而凝神远眺的.中年藏族男子,这一画面将中国对藏族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彰显无遗。有容乃大,在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中,包容气质一方面有助于塑造自己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感染不同文化的受众,促使其悦纳具有独特民族性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