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制作

《艋舺》的美学解读

时间:2024-10-18 14:22:26 王娟 编导制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艋舺》的美学解读

  《艋舺》是由钮承泽执导,钮承泽、曾莉婷编剧,阮经天、赵又廷、马如龙、凤小岳等主演的动作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艋舺》的美学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艋舺》的美学解读1

  从09年尾《艋舺》的预告片一出,似乎就开始预计着《艋舺》的来势汹汹,后来在康熙来了里康永的不断宣传,通过豆导专访中的字字斟酌,还有来自偶像演员的阮经天,赵又廷,台湾老戏骨马如龙,搞笑谐星陈汉典的加入,仿佛影片开始变得令人期待。

  《艋舺》2010年2月5日在台湾正式上映,首先140分钟的长度没有让人觉得昏昏欲睡,即使是在凌晨以后看此片,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艋舺”,艋舺是台北旧时的地名,愿意是指“小船”,男主角赵又廷饰演的蚊子来到新转的高中学校,因为被陈汉典饰演的狗仔欺负,意外结识了阮经天(和尚)等四个黑帮少年。于是他们结拜,整日嬉笑怒骂,饮酒作乐。

  不得不说,影片的前二十分钟,完全像是一部十分恰当的文艺片,也不的不提电影的几个其他元素,音乐是台湾素有公主美称的陈珊妮制作,美术和摄影是之前《风声》的包轩鸣,还有李大齐的加入等等。从故事情节缓缓展开足以开出影片做足了功课,破旧的街道,迷离的灯光,和夜晚懒散的调调。主角身上的紧身花色衬衣。之前在《康熙来了》中几位主演都到场,小S提到是否觉得剧中的服装会显得老土,豆导肯定的说不会。当时在节目中还没有觉得,但是电影里在色调的衬托下,仿佛这种迷离之美是那么时髦,甚至显得有些过于刻意,可是又使人信服这样的情调。

  其实在看的过程中,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觉得电影怎么和之前的《九降风》有些类似,却觉得有不像,直到看完在网上看影评,发现也有人说了这样的看法,有人说《艋舺》是喧噪版的《九降风》,说的是黑道的大背影,诉说的确实少年成长中的忧伤与往事。也许有人会说《艋舺》是台湾的《古惑仔》,却不如《古惑仔》里描写的气味浓重,在黑帮里讲一个年少的心酸成长故事未免显得有些单薄。

  戏中,蚊子偶然邂逅小凝,他们似乎朦胧扑朔的爱情戏码似乎又让整个影片看起来显得“文艺”,但是基调又不是那么足,导致在情节和整体上来说,只能算是影片的调剂,但不能否认偶像剧出身的钮承泽把它拍的近乎完美,让人看过之后都会心有余悸。不免令人想起自己的年少懵懂。 影片从“结拜”到“建立感情”到“背叛”最后到“互相残杀”,慢慢揭开整个社会存在的现实和黑暗,背叛和残杀开始,影片就似乎在为影片开始所说的“什么是义气,义气是三小。”而展开解释,影片以蚊子为主线,讲述了故事的起因与进行,作为太子志龙从来是最风光的领头,而从小就伴随其左右的和尚,对其万分保护。直到最后和尚为了避免老一辈的争夺和厮杀,暗中杀死了艋舺的老大马如龙饰演的GETA,志龙的爸爸。在志龙得知真相以后,和尚终于满腹交杂着纠结的对志龙说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影片被推向了最高潮。然而一切都和开始不一样了,志龙开枪打死知道真相的蚊子,却被志龙在背后刺杀,最后五个结拜的少年变成了不同的人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几点都可以归结成是和尚对志龙的关心和兄弟之间的情谊。和尚从小和太子在一起,其实太子性格是很软弱的,每次遇到事情都是和尚出面处理,和尚知道太子对自己有依靠,所以凡事都去替太子做到。和尚知道未来当太子的爸爸不再的时候,太子会继位,但是就太子的性格来说,根本不可能承担这一切,所以和尚看到太子整日沉迷在女人和琐事上,他会不高兴,但是又不能把这些当面说出来。所以他不想让外省的流氓头目把整个艋舺吞并,他为了自己的兄弟,所以他作出了那样的事情。其实和尚内心也十分纠结,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被太子的爸爸断了手,他一直想报酬,却又和志龙是兄弟,所以他内心挣扎,但是当这个机会摆在眼前时,他作了决定。所以,最后他表情痛苦的对志龙说了那样的话。关于溜溜球,其实是影片的一个寓意,从最开始单纯的友情,蚊子加入,到最后蚊子在床边看守和尚,然后不小心溜溜球丢在地上,其实在那时导演就下了一个埋伏,直到最后在巷子里两人的厮打,蚊子用当初和尚送给自己的溜溜球勒住了他的脖子。

  看完影片,我没有多大的感伤,也没有和之前预想的有多大的出入。还算是满意,给影片八十分。结尾有些突兀,本以为最后扮演外省流氓的豆导会出现,然后蚊子和亲生父亲相认。结尾还是以文艺的基调结束,画面是最初的五人刚结识,在蓝天下的围墙下,蚊子问,为什么你们会选到要我加入你们,和尚说,因为五个手指头才是一个拳头。然后蚊子回过头望着后面的一切,预示着青春从此开始了,然后不知道,从那时起一切也就不一样了。不多也不少,也许导演正要给我们每个人时间,回过头去想想自己的曾经和青春。

  结束。影片出现字幕。钮承泽说,献给我的兄弟,林小明。

  虽然故事有些老套,影片多少也有些不如意,但是仍然有惊喜。阮经天的变现让我意外,偶像剧出身的他应该是第一次如此有层次的变现,把人物的内心戏演的淋漓尽致,我想这部戏会给他带来很多。赵又廷虽是主线男主角,但是由于故事的牵扯和连接,也许观众的目光更多的投入在阮经天身上,但是赵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另外马如龙老戏骨自然不用说,陈汉典的加入多少让观众有些笑点,但是认真说来,汉典的用功和实力在康熙里我们都能看到,影片的表现更加出色。

  完全不输给专业演员。另外必须要说,豆导的外省流氓戏真是太多了,完全能算是男二号了,之前说过只是一个小角色,没想到。但是豆导来诠释这个人物,也许会更加能表达他要呈现给观众的。还有那句出自他口中的话:我年轻时曾以为我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草。

  也许很多人看完电影会觉得,描写的并不是黑道的真实环境。但是钮承泽之前也说过,我要写的重点不是黑道,而是青春的故事,这里面也是我曾经年少时的一些故事。所以我们脑海里是否能想到,如今这个头发夹杂着白发丝,喜欢在现场满嘴脏话执导,喜欢经常出演自己作品中角色,并且深受广大影迷热爱的老人导演的年少时期会有着怎样的纠结和迷离。

  也许有人不喜欢,也许有质疑,但是作为导演本身,这样一部大荧幕作品。多少已经能够完成他的一个梦,也许他只是想通告这个告诉告诉大家什么是兄弟情,什么是义气,只是想告诉影片最后字幕出现的林姓兄弟。我们曾经的年少轻狂是多么值得纪念。

  最后,从台湾电影角度来说,《艋舺》是成功的,它的行销和宣传等每个环节都预示是国片的进步和进取。电影是要讲故事的,故事讲的好坏,要靠导演的诚意,还好,我一直觉得钮承泽的诚意是够了,这就够了。

  《艋舺》的美学解读2

  《艋舺》2010年春节期间在台湾上映后既叫好又叫座,成为一部具有社会话题性和广泛影响力的电影作品。

  在《艋舺》一片中,国语、闽南语夹杂,借由青春片的类型讲述了一个极具台湾本土特色的黑帮题材故事,描绘出20世纪80年代台湾因族群分化导致外省帮与本省挂之间冲突不断的社会历史背景。

  青春与黑帮的完美结合

  片名中的“艋舺”,是台湾最早最热闹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本片故事的发生地。

  主人公是一位绰号就蚊子的高中生周以文,他在17岁那年夏天和母亲搬到艋舺。童年缺失父爱和屡遭同学欺负的经历使得蚊子生性敏感内向,缺乏安全感。

  他在学校因为一根鸡腿打架而结识了艋舺的太子帮,从此踏入黑道。

  正如蚊子在片中旁白的自述那样:“我从小没有父亲、没有朋友,被邻居同学一路欺负到大。直到遇到了这群兄弟,我的生命好像才有了意义。”

  太子帮的黑道生活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和自我生存的价值,他的信仰是“义气”;但恰恰就是这个令他获得重生的黑帮世界,结果却将他推向了残酷绝望的深渊,最终惨死街头。

  接纳了蚊子的艋舺太子帮由五个人组成,领头人是李志龙,艋舺祖师庙庙口老大基塔的独生子。

  李志龙是蚊子眼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台客太子,身为大哥的儿子,从小他就是校园里维持秩序的黑道势力,以至于他理解的义气跟权力两个字脱离不了关系”。

  太子帮的另一个重要的成员是何天佑,绰号和尚。

  蚊子说:“和尚是真正具有大哥实力的人物,······他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混黑道,当大哥’······他对义气的定义是外人很难理解的。”

  相比接下来出场的阿伯和白猴,和尚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五个人中,如果说志龙的“大哥”身份是天生赋予的,那和尚希望得到的“大哥”身份则是必须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奋斗争取的;在这场“大哥”地位的争夺战中,主人公蚊子信仰的“义气”被牺牲和利用,从而酿出一幕兄弟残杀、尔虞我诈的黑帮悲剧。

  导演钮承泽通过太子帮这五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细腻地打造了一件台湾黑帮社会的神秘外衣,并深刻挖掘出笼罩在这件外衣下的残酷青春内核。

  从电影的整体故事来看,是一部青春片与黑帮片类型“混搭”的作品。在2小时20分钟的片长中,可以大致以1小时04分为界,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以青春片为主基调,着重描写热血沸腾的兄弟义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壮志。

  比如说,在清澈如水的蓝天下,和尚向蚊子伸出手,蚊子握着他的手跳上围墙,五个少年并坐一排,画面镜头中呈现出的整齐一致感预示着五人同生死共患难的人生从此开始,跳下围墙就是另一个世界,这是青春片表达成长这一主题惯用的“仪式”。

  接下来无论是街头混战,还是在废旧电玩店的打闹,再到在庙堂割破手指的兄弟结拜,都是青春片类型中管用的桥段和元素。

  但是从和尚等人因帮志龙报仇而不慎将狗仔孩整死开始,电影氛围的沉重感逐渐增强,故事的线索和人物也变得更加复杂。

  前半段洋溢着的青春基调不见踪迹,一场黑暗阴险的江湖生死战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这五个少年。

  随着一辆进入山洞的汽车缓缓驶出,屏幕上出现“1987年,我们一起走进大人的世界,并且一去不回”的字样。

  舒缓但又略带哀伤的音乐响起,志龙等三人已经昏昏睡去,唯独剩下蚊子和后视镜中的和尚各自望着前方,茫然无措而又心事重重。

  这组镜头暗示出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蚊子与和尚两人在“成人世界”中必将危机四伏的叵测命运。

  通过接下来的剧情,我们可以得知五人此行是上山拜师学习拳脚功夫,但这个上山的“仪式”也象征着他们告别了以友情为基础的青春义气时代,进入现实的黑帮社会——一个由权力和利益维系的残酷世界。

  毫无疑问,在现实与残酷的黑帮世界中,像蚊子、和尚这样的青年都势必成为帮派斗争的牺牲品,在父权宰制、你死我活的黑帮内斗中,他们的义气和智慧无法逃脱命运的魔掌。

  导演借在临死前的蚊子之口说出了对于青春和黑帮两者关系的看法:虽然明明知道“踏入黑道,犹如抽到一支坏签,最后不是亡命天涯,就是惨死街头”,但青春年少的人们依然义无反顾的以青春殉道其中,因为他们相信“踏入黑道,以暴制暴,才是王道”。

  如前面所说,蚊子这个角色在《艋舺》中是“青春”的象征,他天真单纯的以为自己的出生入死是为了兄弟而不是利益,他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

  他最终死在了和尚的枪下,但他同时也死在自己对于“江湖义气”崩溃瓦解的绝望中。

  钮承泽通过塑造蚊子与和尚这样两个人物串联起“青春”与“黑帮”两条故事线索,实现了青春片与黑帮片的类型结合,同时也成功完成了自己借“黑帮社会”这一外壳对“残酷青春”命题的表达。

  父辈的存在与缺失

  在影片中,有一条关于寻找父爱的故事线索是围绕主人公蚊子展开的。蚊子从小没有父亲,他以为自己的父亲早已经在日本去世了。

  由于缺失父爱而导致蚊子的人生从幼年起就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他将这种仇恨发泄在当年抛弃了母亲的灰狼哥身上。

  但荒谬的现实却是,灰狼(导演钮承泽饰演)才是蚊子的亲生父亲,是他告诉蚊子“风往那边吹,草就要往哪边倒,我们都以为自己是风,但其实每个人都只是草”的道理;也正是在他亲手谋划的布局中,蚊子喋血街头。

  在讲述蚊子和灰狼父子相拭的这条线索时,导演钮承泽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细节和视听语言两方面对这一高潮的到来进行了充分的铺垫。

  首先,在故事方面,基塔老大这个人物为蚊子寻找父爱,并最终誓死捍卫“父辈”权威的心路历程提供了依据。

  基塔是蚊子心中传说的庙口老大,应该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才对。然而,剧中基塔在蚊子的首次登场却是以头戴浴帽、手拿锅铲的邋遢形象出现,这种谐谑式的的幽默出场一下子就消解了基塔在蚊子心目中对于他是黑帮老大的想象,相反,一个和蔼亲切的父亲形象跃然眼前。

  在接下来蚊子与基塔全家吃饭,以及因闯祸而被基塔惩罚和教训的场景中,基塔都有意无意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

  尤其是蚊子和基塔一起坐在庙口吃鸡腿被问到是否从小就没有父亲、再到基塔被人暗杀死在蚊子怀里的情节安排,都一步步展现出蚊子在基塔身上渐渐找寻到父爱和安全感的过程,都旨在不断拉近蚊子和基塔的距离,直到蚊子为他披麻戴孝、立志报仇的“父子”关系成功建立。

  其次,在视听表达等方面,导演通过灯光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描绘出蚊子内心苦苦找寻父爱与家庭归属感的历程。

  以三个场景为例,第一个是蚊子与太子帮的聚集地“老窝”——破旧的电玩店。

  这个场景虽然是幽暗封闭的,只有几张破旧的沙发和椅子、凌乱的木架子和纸箱,但导演却用温暖明亮的灯光勾勒出五个太子帮的轮廓。

  这一场的光影处理极具舞台效果,在暗色的背景中,五位主人公呈现出犹如在剧场中被追光打亮了一般的效果。

  在这样一个如梦似幻的温暖场景中,蚊子和他的朋友们敞开心扉,畅谈梦想。他们放肆地喝酒、放肆地打闹,因为这里完全是属于他们的天堂。

  只有在这个空间中,蚊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地谈到了父亲寄给他的樱花明信片,谈到了想去日本看樱花,并在话语中流露出对父亲的思念。

  可能对于蚊子来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找寻到父爱。

  另一个与蚊子找寻父爱有关的场景就是妓女小凝的房间,这个空间虽然狭小局促,但却是蚊子心灵停泊的地方。

  小凝的房间也是采用了暖色调的灯光,红色的床单和粉色的墙壁营造出一种幸福甜美的氛围。在这个情景中,蚊子和小凝生发出互相依赖、彼此爱慕的真挚情谊。

  也许是小混混和妓女“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漂泊感使得蚊子在小凝身上找到了爱与安全感,他睡在小凝怀里的样子犹如重回母体的婴儿一般自在从容。

  但恰恰与太子帮老窝和小凝房间的暖色调相反,蚊子自己的家里却很少出现温暖的色彩,每次呈现出来的都是冰冷凄凉的冷色调氛围。

  在这个家里,唯一的一抹亮色就是蚊子藏在衣柜门后的樱花明信片。

  从这三个场景的色彩光线对比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蚊子这个人物的情感在找寻父爱这条主题线索上的发展过程,而正是对他此番心路历程的精心刻画,才使得他和他的兄弟们死于父辈争权夺利战争中的这个结局显得更加残酷和荒谬。

  “艋舺”片名背后的意义

  除了影片的风格、故事和人物外,挖掘片名“艋舺”二字背后的历史和意义,也是理解导演钮承泽创作此片意图的一个关键之处。

  在电影里,导演借和尚之口第一次道出了何为“艋舺”:

  “艋舺从清朝到日据时代一直都是台北最热闹的商业中心,这里就像是一座金山,充满了商机和梦想。像这样的地方,龙蛇杂处,需要有人来维持地方秩序,维护利益分配。角头就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利用街道巷弄划清界限,各自处理自己地盘里的大小事,各自保护自己地盘里的老百姓。有人说现在艋舺地区的角头有七十多个,但也有人说是三十多个,但真正的数字从来没有人搞得清楚。”

  所以,艋舺是台湾商业社会的起点,同时也是黑道帮派的发家之地。

  将一个讲述20世纪80年代的黑帮青春故事安排在艋舺发生,无疑是最为合理并能唤起全体台湾人民集体记忆的选择了。

  钮承泽的“艋舺”就像是尔冬升的“旺角”,人流涌动的繁华背后,是几代年轻人闯荡江湖、饱饮血泪的悲情往事。

  到了全片结束的时候,钮承泽打出字幕再次解释了“艋舺”的意思:艋舺,Monga,原为平埔族语,意指小船。

  结合影片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这第二次的解释已经超越了“艋舺”在历史地理范畴中的含义,上升到导演对于自我身份、甚至整个台湾对于自我意识怀疑与认同的层面。

  结合钮承泽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作为一名导演在台湾电影圈多年的起伏沧桑。从演员到偶像剧导演,再到真正掌握话语权的电影创作者,钮承泽借电影这个载体很多次都抒发了人有时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无奈和悲叹。

  正如“艋舺”是苍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望风而动的一棵小草。

  除此之外,“艋舺”无疑也是钮承泽对整个台湾身份认同的隐喻书写。

  众所周知,位于西太平洋群岛的台湾恰如一叶漂泊在大海上的小船,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使得台湾始终无法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

  省籍冲突引发的帮派互斗是台湾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外省人”在台湾的身份认同始终是电影作品关注的话题,《艋舺》讲述的也正是外省帮为了侵入本省帮地盘而展开的黑帮厮杀,而在之前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和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作品中都较为深入地触及了这个问题。

  进入21世纪,台湾多种族群混居、各方利益错综纠结,以及海峡两岸复杂多变的关系都浓缩在今日闹剧不断的党派斗争中。

  对于台湾社会政治和未来命运的思考与反省恐怕也是钮承泽将此片命名为“艋舺”的用意所在。

  《艋舺》将帮派社会的黑暗和青春友情的义气这对悖论结合在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中,正是钮承泽对这两种矛盾间张力的深刻表达使得《艋舺》同以往单纯的青春片或黑帮片区别开来。

  虽然这是一部偶像明星云集的商业电影,但《艋舺》显然已经超越了仅仅是把握类型元素和成熟商业运作的层面,它的成功是因为它积极探讨了义气与背叛、情感与理智、人生与社会的终极命题。

【《艋舺》的美学解读】相关文章:

留学日本的费用解读09-05

藏族踢踏舞的特点与美学思考04-12

专家解读英国留学的优势12-20

解读澳洲留学申请的条件09-04

2024年自考《美学》精选练习题及答案05-21

美国留学入境安检常识解读08-11

韩国留学必知的习俗解读12-25

网络安全政策法规解读03-12

解读统计师考试:大步向前05-26

解读资本运作的11种模式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