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月与安生》精彩影评
在这个色彩斑斓的现代社会中,有许多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舞蹈……也如我正在尝试的文学,当然,同样还有今天咱们探讨的对象——电影。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中的好作品,都离不开艺术家对人生的理解,他们巧妙地捕捉到了生活瞬间,也将自己的信念、思维融入到作品中。
《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的一部好作品。
据闻这部电影是今年9月份上映的,当时我压根都不知道。只是前些日子听说《七月与安生》的两位女主演周冬雨和马思纯拿了金马奖双影后,才知道这部电影。不得不说我看到新闻时是挺惊讶的,但同时也萌生了“要看看这一部电影”的想法,毕竟它一定有获奖的理由。
事实证明,《七月与安生》确实有它得奖的理由。
暂且按住主演的演技不提,就电影本身而言,它有好的剧本、好的摄影加剪辑,更有好的导演和监制,这几个方面的完善促使《七月与安生》的质量得到保障。
首先是剧本,改编自庆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
虽然我们今天谈的是电影,但我还是专门找了原著来看。《七月与安生》的小说是2002年写的,那时我还只有1岁,所以我是先看了电影再看小说,不过剧情的改动还是挺令我惊诧的:电影里死去的是七月,而小说里死去的竟是安生。我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其实,这没什么影响的,林七月和李安生就像是一个人的两个对立面,有不同却也相互交融。
有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反而觉得电影改编删减过后的剧情对观众来说更加合适。原著的剧情很丰富,但是好像又显得繁复了一些。电影的情节架构,则能给到观众一种“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感觉,配合着虚实结合的手法,一松一驰,节奏适中。在同类的青春电影中,《七月与安生》的情节架构可谓是良心出品,没有那么戏剧化的外在因素,情节的推动全因为剧中人物自己的思考与决定,并且,后面也会讲到的:电影《七月与安生》配合着剧情的改编,很多细节也到位了。
当然了,文字与录像的表现方法并不相同,两小时左右的片子情节实在无须太多,《七月与安生》的情节饱满有力度,看似俗套的三角恋竟然拍得那么有深度,而且总有观众意想不到的反转,令人耳目一新。
再来的话,我觉得摄影和后期剪辑都是值得赞扬的。电影的剧情虚实结合还夹杂着回忆,镜头经常会有转换,但是观众并不觉得断断续续。
我个人还特别欣赏这部影片对光影结合的处理,利用阴影来渲染影片的气氛,同时也像是在传达着角色的内心情绪,当然,这里头是不是也有导演的功劳我就不清楚了。
既然提到导演了,那就说说吧。《七月与安生》由曾国祥执导,陈可辛监制。“曾国祥”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查资料才发现他原来是79年出生的,这个业内相对年轻的导演对于影片的拿捏很有自己的一套,他对剧情的改编是大胆而又成功的,可见他对人物的把握之精细,也可见其处理手法细腻有张力,尽管我觉得这其中会有不少前辈陈可辛的作用,但也不影响我觉得:曾国祥能走得更远。
最后,当然是主演们啦。虽然说《七月与安生》应该有林七月(马思纯饰)、李安生(周冬雨饰)加上苏家明(李程彬饰)三位主角,但我觉得苏家明这个角色不需要太多演技,在这里就不怎么谈啦。整一出电影全是靠两位女主演撑起来的,李程彬反而像是第一号男配角。
马思纯,这个名字在2016彻底闯进了大家的视线里,她和周冬雨一起夺得影后!人们可能会疑惑:这个新人是谁啊?怎么那么厉害?伴随着人们的疑惑而来的还有争议,甚至有些网友连评委都骂上了。
我也确实不熟悉这个人,所以我专门找了她的近期的作品来看:2015年的《左耳》和《他来了,请闭眼》,我觉得她的角色都塑造得很成功!我用两天的时间扫了三部作品,我发现黎吧啦、简瑶和林七月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生,而马思纯的演绎从不会给我跳戏的感觉。
可见,马思纯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她不止有优秀的硬件,而且她一定是有好好揣摩每个角色的,因为她能够带着观众沉浸在戏里。
周冬雨,这姐们就更厉害了!我以前只知道她是《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在此之后好像也没什么特别轰动的作品。其实,周冬雨的硬件不够马思纯那么好,但她很会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并且全身心投入角色。这点没什么不好的,因为这种适合并非只拘泥于一两个戏路,而是演员本身对角色是有感受、自己信心十足的。
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因为是适合的,所以每一次的饰演都很成功,口碑都是靠这样累积出来的。不过,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希望持续爆红的那一类艺人。
周冬雨在《七月与安生》里的这种演技简直是令人叹服,我感觉她融入了安生这个角色:安生四处流浪,所以周冬雨的眼睛里有沧桑与疲倦;安生渴望温暖,所以周冬雨半低着头也掩盖不住眼底的光;安生希望七月幸福,所以周冬雨强忍眼泪却依旧坚定离开……
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怀疑:周冬雨是不是没拿剧本?因为银幕上的不是周冬雨,而是真切的李安生。李安生的生活轨迹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一步都那么真实不造作。
大概只有融入角色的演员,才能赋予角色一个真实的灵魂吧。
瞧瞧我这个多嘴的门外汉,在电影方面评论了一通,还是回到《七月与安生》这部影片中来吧。
我看了这部电影两次。
第一次观影,我被剧情和内容所震撼。
《七月与安生》的剧情很饱满,虚实结合,又有倒叙。更关键的是很多出人意料的反转,观众会觉得很新鲜刺激,其实细想也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
比如,根据电影一开始的引导,观众会以为网络小说《七月与安生》是七月写的,直到后来李瞳瞳告诉苏家明真相,大家才知道原来安生以“七月”为笔名写了小说。
有趣的是,对于这个反转情节,我们一家三口有不同的态度。
我:跟着电影的进程走,一开始还以为是曾经的朋友反目成仇,所以安生面对洽谈商才会态度奇怪,到了后来才恍然而悟——原来作家七月就是现实中的安生。
爸爸:看到安生开始流浪,笃定小说是安生写的。我以为他看过简介,谁知他分析——安生生活阅历丰富,七月是写不出来这样的小说的。我大吃一惊。
妈妈:一开头就问小说是不是安生写的!由于此时是我第二次观影,所以闭口不剧透。而剧情还没到安生流浪,爸爸就跟妈妈说是七月写的。结果,看完整部电影,妈妈就嘟囔:“我就说小说是安生写的。”我问她怎么知道,这次她连分析都省了,反问我们“不觉得洽谈商找到安生的时候,安生的神色奇怪吗?”只能感叹女人的第六感真准!
再举一个例子,当观众看到“新郎逃婚”这样的俗套情节上演时,正骂苏家明是“渣男”呢,七月却透露:是她让苏家明婚礼时不要来了!
在这里,观众看到了象牙塔女孩的成长,她一直都是聪明的,而这一次,以往她所欠缺的勇敢也终于拥有了。
对于“林七月”的剖析,我们在这里先浅尝辄止,后面我还会详解她和安生以及家明,因为他们的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谈谈,但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全的。
第二次观影,我被每一处细节所打动。
比如,我挺欣赏的一个伏笔:
不知道您有没有留意,几乎每次七月出场,她都要先上厕所,这个镜头频繁出现。直到最后,七月的死亡通知书上才告诉观众原因——七月的死亡是因为“产后失血过多,导致肾脏衰竭”。肾脏是生成尿液的器官,所以七月频繁地上厕所就表明她的肾脏功能其实是不完善的。
我觉得曾国祥导演真是厉害,他改编得合情合理,又埋下了伏笔,非常的细致!
原著安排“七月生、安生死”是很合理的——李安生是流浪的女孩,她抽烟喝酒饥一顿饱一顿的,怀了家明的孩子,然后胎位不正,难产而死是合情合理的;而林七月的生活安稳,没有不良习性,她来抚养安生留下的孩子很合适。
导演曾国祥为了更好的戏剧效果而改变了人物的命运,安排“七月死,安生生”,不过生活优渥、身体健康的林七月难产而死未免也太戏剧化了,所以他巧妙地令林七月拥有不听话的肾脏,一切变得符合现实。
还有一个细节很精心。
我再次强调:《七月与安生》虚实结合——除了回忆,还有安生编造出来的画面。观众一开始可能有点晕乎乎,但其实,电影已经默默地教大家如何区分幻境与现实了:
在安生编织的结局中,七月生下孩子就去环游世界了,镜头里她刚生下的孩子白白嫩嫩、皮肤光滑。
有生产经验的女士或许会说这电影不仔细——刚出生的孩子哪有长的那么好,不都应该像是皱皮的小红猴儿么!电影里的那个孩子明显已经长开了。
嗨,这是导演故意留下的破绽。难道他不知道新生儿是什么样的吗?我相信当然不会是这样的。
在真实的结局中,七月去世,安生神情呆滞地抱着她留下的孩子,镜头给到孩子身上,您发现:这和刚刚的那个应该不是同一个孩子——皮肤红红的,更贴合现实了。古人称刚出生的婴儿为“赤子”就是这么个理儿。
导演交给观众的钥匙就是:孩子。编造的结局镜头中的孩子自然应该不符合实际情况啦。
好像林七月生产到死亡这一段都有挺多细节的,还有一处不那么明显,但是我私下揣摩应该也能算进来。
还记得七月生产完了,医生最终说“母女平安,身体健康”,怎么最后大出血死亡了呢?
七月可能产后又出血了,当时镜头没有直对被褥,但给了七月脸部特写。
她的样子很疲惫,脸色苍白,当时看我觉得生产嘛肯定消耗体力,这也算正常。其实仔细留意:七月在说完“就算是这样,也是我当那个坏妈妈。怎么讨大人欢心、怎么装乖,这个我最擅长了。”这句话之后,她笑了笑,抬了抬眼帘,又无力地合上,然后她眉心皱了皱,嘴唇抿了抿,镜头就移开了,马思纯的这个微小表情是很到位的,这预示了七月最后死亡的命运。
其实,《七月与安生》是很细腻的一部电影,观影就像寻宝,上面的都是一些甜点小菜,真正的大宝藏是导演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的东西。
首先是,曾导的严谨态度,他尽全力做到两个字——真实!
林七月和苏家明都属于按部就班的乖乖孩子,这是我们国家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温和、乖巧、懦弱、呆板和无趣都是他们的标签。
而李安生则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另一部分人,或许是出生在不美满的家庭,或许是对被安排的人生不满,总之,张扬、叛逆、勇敢、幽默和精彩是他们的标签。
这两种看似泾渭分明的人群,却有着相互吸引的致命魔力,但也因为经历的不同而总有相互抗拒的行径。
男和女——苏家明与李安生,乖乖仔被精彩女吸引,精彩女虽然嘴硬,但也心醉于他。这是两个世界的人被对方特质相互吸引的案例,老套但也真实。李安生之于苏家明就像是罂,上了瘾也明知不可,最终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渴望。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两个世界的人。
男和女——苏家明与林七月,乖乖女爱上乖乖仔,乖乖仔没有那么爱她,却也没有拒绝,因为既定思维中她是合适的妻子人选。这是相同世界的两个人,他们的生活习性相同,如果结为夫妻不会有问题,只不过生活肯定平淡。可惜,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青春年华,乖乖仔或许已经厌烦了自己的乖巧,女朋友越乖巧,他就越发忘不了心底独特的罂花。
女和女——林七月与李安生,乖乖女和精彩女产生了友谊,乖乖女艳羡对方的精彩人生,精彩女心底也渴望有对方的温暖家庭。七月与安生,她们像是一个人的两个面,她们好像完全不同,但实际上又有相连的部分。
【《七月与安生》精彩影评】相关文章:
影评的写作要求09-26
《断背山》经典影评10-06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范文08-08
电影《立春》编导影评08-20
编导专业《卧虎藏龙》影评08-20
编导影评标题示例10-08
编导考生影评技巧06-09
编导影评如何写?10-11
日本电影《情书》影评范文10-31
编导影评范文怎么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