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
安全技术措施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安全设备、作业环境或操作方法,将危险作业改进为安全作业、将笨重劳动改进为轻便劳动、将手工操作改进为机械操作。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
知识点一、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9块)
①使用许可厂家合格产品
②登记建档
③专责管理
④建立制度
⑤持证上岗
⑥照章运行
⑦定期检验(指在设备的设计使用期限内,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设备的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或作必要的试)
⑧监控水质⑨报告事故。
知识点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一)锅炉安全附件(8个)
①安全阀(每年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
②压力表(量程范围在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每半年校验一次、压力表装置/压力表、存水弯管、三通旋塞);
③水位计(每台锅炉至少应装两只独立的水位计、小于等于0.2t/h的锅炉可只装一只);
④温度测量装置;
⑤保护装置(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连锁、超压报警、锅炉熄火保护装置);
⑥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⑦防爆门(炉膛和烟道易爆处装设);
⑧自动控制装置。
(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10个)
①安全阀;
②爆破片;
③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的组合:作用先后。
④爆破帽:多用于超高压容器;
⑤易熔塞:熔化型(温度型)安全泄放装置,主要用于中低压容器,广泛用于液化气钢瓶;
⑥紧急切断阀;
⑦减压阀;
⑧压力表(各种类型的弹性元件式);
⑨液位计(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
⑩温度计。
知识点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一)锅炉使用安全技术
1、锅炉启动步骤:
①检查准备
②上水(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水温与筒壁温差不超过50℃)
③烘炉
④煮炉(新移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
⑤点火升压
⑥暖管与并汽。
2、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①防止炉膛爆炸(通风5-10min,点燃气油煤粉炉应先送风、点燃火炬、送入燃料);
②控制升温升压速度;
③严密监视和调整仪表;
④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的可靠冷却。
3、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督调节:
①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内波动);
②锅炉气压的监督调节;
③气温的调节;
④燃烧的监督调节;
⑤排污和吹灰。
4、停炉及停炉保养
(1)停炉
正常停炉次序: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少引风。(70℃以下时,可全部放水)
紧急停炉的次序: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70℃左右允许排水。因缺水,严禁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安全阀。
紧急停炉的情况: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不断加大向锅炉进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锅炉元件损坏,危及操作人员安全;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2)停炉保养:锅内保养,防腐。方式有压力保养、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和充气保养。
(二)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
基本要求:平稳操作、防止超载。
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
①检查工艺条件
②设备状况(连接部位有无泄漏、渗漏现象,部件和附件有无塑性变形,容器及其连接道有无振动、磨损等现象)
③安全装置。
压力容器的紧急停止运行:容器的操作压力或壁温超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极限值;容器的承压部件出现裂纹、鼓包变形、焊缝或可拆连接处泄漏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迹象;安全装置全部失效,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等,难以保证安全操作;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到容器的安全操作;高压容器的信号孔或警报孔泄漏。
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保持完好的防腐层;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加强容器在停用期间的维护;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知识点四、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一)锅炉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1、锅炉定期检验类别:外部检验(运行)、内部检验(停炉)、水压试验。
2、锅炉定期检验周期:外部1年1次;内部2年1次;水压6年1次。
3、锅炉定期检验内容: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至少保持20分钟。
4、锅炉定期检验结论:内部: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限制条件下运行、停止运行。外部:允许运行、监督运行、停止运行;水压试验:合格、不合格。
5、 锅炉检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各种门孔打开,用盲板可靠隔断,并切断电源;通风换气冷却,清理,准备好工具。
6、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注意通风和监护;注意用电安全;禁止带压拆装连接部件。
(二)压力容器检验检修安全技术
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类别:年度检查(每年至少1次)、全面检验。
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全面检验:投用满3年进行首次全面检验;1、2为6年,3为3-6年,4为3年。
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年度检查:允许运行、监督运行、暂停运行、停止运行。全面检验:新1、2、3,在用2、3、4、5。
5、压力容器检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清理,用盲板严密隔断,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内部空间含氧量应当在18%-23%之间,取样分析,切断电源,设置警示标志。
6、检验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注意通风和监护;注意用电安全;禁止带压拆装连接部件;使用单位管理、相关人员到场配合。
(三)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技术(15种)
1、宏观检查:直观检查,量具检查。在用承压类特种设备内外部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
2、无损检测:不损伤被检工件,利用材料和材料中缺陷所具有的物理特性。(7种)
1)射线检测:定位准确,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高,不适宜较厚的工件,对人体有害。
2)超声波检测: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高,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适用各种试件。
3)磁粉检测;
4)渗透检测;
5)涡流检测;--这3种适用于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6)声发射探伤法:与射线、超声波等常规检测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一种动态检测方法,连续监视内部缺陷。7)磁记忆检测:准确推断工件的应力集中区。
3、测厚;
4、化学成分分析;
5、金相检验;
6、硬度测试(碳含量决定硬度);
7、断口分析
8、耐压试验包括液压试验(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是验证性的综合检验,静压强度的能力;
9、气密试验: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试验。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10、爆破试验;
11、力学性能试验;
12、应力应变测试;
13、应力分析;
14、合于使用评价(安全评定);
15、基于风险的检验。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点
1.锅炉检验
为确保在用的锅炉、压力容器的可靠性和完好性,应根据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定期对锅炉和压力容器进行检验。
锅炉的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验、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定期检验由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检验单位进行。
(1)外部检验。外部检验是指锅炉运行状态下对锅炉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锅炉的外部检验一般为一年。除正常外部检验外,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外部检验。
①锅炉开始投运时。
②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时。
③锅炉的燃烧方式和安全自控系统有改动后。
(2)内部检验。内部检验是指锅炉在停炉状态下对锅炉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内部检验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除正常内部检验外,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内部检验。
①安装的锅炉在运行一年后。
②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
③移装锅炉投运前。
④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及重新运行一年后。
⑤根据上次内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能怀疑时。
⑥根据外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的安全可行性有怀疑时。
(3)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是指锅炉以水为介质,以规定的试验压力对锅炉受压力部件强度和严密性进行的检验。水压试验一般每六年进行一次,对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应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力试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锅炉不得投入使用。
(4)锅炉检验的注意事项。
①锅炉检验前,使用单位应提前进行停炉、冷却、放出锅炉水。
②检验时与锅炉相连的供汽(水)管道、排污管道、给水管道及烟、风道用金属盲板等可靠措施隔绝,金属盲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并应逐一编号、挂牌。
③进入锅筒、容器检验前,应注意通风;检验时,容器外应有人监护。
④检验所用照明电源的电压一般不超过12V,如在比较干燥的烟道内并有妥善的安全措施,则可采用不高于36V的照明电压。
⑤燃料的供给和点火装置应上锁。
⑥禁止带压拆除连接部件。
⑦禁止自行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2.锅炉的安全运行
(1)检查准备。对新装、移装和检修后的锅炉,启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为不遗漏检查项目,其检查应按照锅炉运行规程的规定逐项进行。
(2)上水。上水水温最高不应超过90℃,水温与筒壁温度之差不超过50℃。对水管锅炉,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炉上水至最低安全水位时应停止上水。
(3)烘炉。新装、移装、改造或大修后的锅炉以及长期停用的锅炉,应进行烘炉以去除水分。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注意升温速度不宜过快,烘炉过程中经常检查炉墙有无开裂、塌落,严格控制烘炉温度。
(4)煮炉。新装、移装、改造和大修后的锅炉,正式投运前应进行煮炉。煮炉的目的是清除制造、安装、修理和运行过程中产生和带入锅内的铁锈、油脂、污垢和水垢,防止蒸汽品质恶化以及避免受热面因结垢而影响传热。
煮炉一般在烘炉后期进行。煮炉过程中应承受时检查锅炉各结合面有否渗漏,受热面能否自由膨胀。煮炉结束后应对锅筒、集箱和所有炉管进行全面检查,确认铁锈、油污是否去除,水垢是否脱落。
(5)点火与升压。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点火方法因燃烧方式和燃烧设备而异。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l0min,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汽油炉、煤粉炉点燃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一次点火未成功需重新点燃火炬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点火操作。
对于自然循环锅炉来说,起升压过程与日常的压力锅升压相似,即锅内压力是由烧火加热产生的,升压过程与受热过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6)暖管与并汽。
①暖管。用蒸汽慢慢加热管道、阀门等部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部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
②并汽。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新投入运行锅炉向共用的蒸汽母管供汽。并汽前应减弱燃烧,打开蒸汽管道上的所有疏水阀,充分疏水以防水击;冲洗水位表,并水位维持在正常水位线以下,使锅炉的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母管内气压,缓慢打开主汽阀及隔绝阀,使新启动锅炉与蒸汽母管连通。
3.压力容器的检验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
(1)外部检查。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可以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检验员进行,也可由经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使用单位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
(2)内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是指在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内外部检验应由检验单位有资格的检验员进行。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3年。内外部检验周期的确定取决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当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时,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当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时,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3)耐压试验。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使用压力的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对固定式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4.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正确合理地操作和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压力容器操作的基本要求如下。
(1)平稳操作。平稳操作主要是指缓慢地进行加载和卸载以及运行期间保持载荷的相对稳定。压力容器开始加压时,速度不宜过快,尤其要防止压力的突然升高,因为过高的加载速度会降低材料的断裂韧性,可能使存在微小缺陷的容器在压力的冲击下发生脆断。高温容器或工作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容器,加热或冷却也应缓慢进行,以减小壳体的温度梯度。运行中更应该避免容器温度的突然变化,以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运行中压力频繁地或大幅度地波动,对容器的抗疲劳破坏是极不利的,因此应尽量避免压力波动,保持操作压力的稳定。
(2)防止超载。由于压力容器允许使用的压力、温度、流量及介质充装等参数是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制订的,故在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范围内操作可确保运行安全。反之如果容器超载超温超压运行,就会造成容器的承受能力不足,因而可能导致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
(3)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在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对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及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正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和延续,保证容器的安全运行。
(4)记录。操作记录是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操作人员应认真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容器实际运行状况。
(5)紧急停止运行。运行中若容器突然发生故障,严重威胁安全时,容器操作人员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容器运行,并上报上级领导。
(6)维护保养。加强容器的维护保养防止容器因被腐蚀而致壁厚减薄甚至发生断裂事故。具体措施如下。
①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完好的防腐层,经常检查防腐层有无自行脱落或装料和安装内部附件时被刮落或撞坏。
②控制介质含水量,经常排放容器中的冷凝水,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
③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等。
(7)使用期间的维护。容器长期或临时停用时应将介质排除干净,对容器有腐蚀性介质要经过排放、置换、清洗等技术处理。处理后应保持容器的干燥和洁净,减轻大气对停用容器的腐蚀。另外也可采用外表面涂刷油漆的方法,防止大气腐蚀。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12-22
锅炉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03-13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存在问题和对策03-21
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员担负职责有哪些03-29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03-2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03-18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06-28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01-11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04-02
《将相和》文言文原文和译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