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详解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一般在6-7月份,中医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考点详解汇总。欢迎阅读。
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二)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三)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四)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五) 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 ,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 毒力:包括外内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
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起作用
3) 数量:
4) 变异性:逃逸机体特异免疫作用 (环境药物遗传)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 患者(2) 隐性感染者 (3) 病原携带者 (4) 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 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 基本特征
1.病原体(Pathogen)
2.传染性(infectivity)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
(1)散发性发病(sporadic occurrence):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epidemic):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pandemic):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二、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3、症状明显期:(发病期):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
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
(1)发热程度: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5~37.9度;中度发热:38~38.9度;高热:39~40.9度;超高热:体温在41度以上。
(2)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是指病人于病程中体温上升的时期。
2)极期:是指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时期。
3)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时期。
(3)热型及其意义:
1)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度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度,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2)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度,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回归热:是指高温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见于回归热等。
5)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2、发疹——水风 猩 天 麻 斑 伤
水痘、风疹多于病程的第一日出皮疹,猩红热多余第二日,麻疹多余第三日,斑疹伤寒多余第五日、伤寒多余第六日等。
3、毒血症状
毒血症-病原体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液。
菌血症-病原体进入血液,但不出现明显症状。
败血症-病原体不断侵入血液,在血中生长繁殖引起全身性感染及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除败血症外,病原菌在各组织、血管中引起转移性、多发性脓肿。
第四节、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
1. 一般实验室检查
2.病原学检查
3.特异性抗体检测
4.其他检查:内镜、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
2.病原治疗
3.对症治疗
4.康复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二、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患者 接触者 携带者 动物)
报告制度
甲类 强制 城镇2小时 农村6小时
乙类 严格 城镇6小时 农村12小时
丙类 监测 24小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
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 、甲型流感
(2).切断传播途径。
隔离 (严密 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体液接触 昆虫 保护性)
消毒 狭义: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
广义: 包括消灭传播媒介在内
有疫源地和预防性消毒 方法有物理和化学
(3).提高人群免疫力。
非特异性 营养 锻炼等;特异性 疫苗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第二章 病毒感染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⑴ 掌握
① 病原学: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体系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亚型;丙型肝炎的基因组结构;丁型肝炎病毒的delta系统。
② 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各临床类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③ 诊断: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病原学检测:血清标志物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生化学检查: ALT,AST,GGT,ALP,ALB,GLB,TB,D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查)。
④ 鉴别诊断:与其他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鉴别;与其他引起肝细胞
性黄疸的疾病鉴别。
⑤ 治疗的基本原则。综合基础治疗:饮食与活动的控制,肝损害因素的防避,治疗用药的合理选择,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的重要作用。
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并发症的治疗。强调综合基础治疗对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作用。
⑥ 预防:综合预防措施。
被动免疫预防(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主动免疫预防(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成功应用)。
⑵ 熟悉
① 流行病学:甲、乙型、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特点。
②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黄疸、腹水、出血、肝性脑病等发生机理。
⑶ 了解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 ② 病毒性肝炎的预后。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⑴ 掌握
① 临床表现: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典型流感的临床表现。轻型流感、流感病毒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② 临床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典型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起病3日内用咽部含漱液或棉拭子接种鸡胚培养。快速诊断:鼻中粘膜印片或荧光抗体技术。血清学诊断:取早期和2~4周后双份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③ 鉴别诊断: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④ 治疗:高热期间注意多饮水及卧床休息。中草药治疗。发热患者可给予复方阿斯匹林等解热止痛药。婴幼儿及年老体弱患者可酌用抗菌药物以预防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⑵ 熟悉
① 发病机制:一般无病毒血症。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借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从细胞释放,再侵入其他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及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病理解剖特点。
② 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人群易感性。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有一定交叉免疫力。
流行特征:甲型流感:常呈爆发或小流行,可引起大流行甚至全球性大流行。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常为散发。
预防措施:疫情监视;隔离患者;消毒;疫苗预防;中草药预防。
⑶ 了解
① 流感病毒特性:归属与形态: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正粘病毒,为RNA 病毒。
② 流感病毒结构及理化特性: 核蛋白及内膜蛋白, 抗原性较稳定, 具有型的特异性;外层为脂层,带有二种微粒,即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较不稳定,具有亚型和变种的特异性与免疫原性。
③ 流感病毒的分型及亚型:分型:甲、乙、丙3型(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不同)。亚型:同型病毒可分为若干亚型(根据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 。
④ 流感病毒的变异性:甲型流感病毒:大组变异,亚型变异、变种(株)的变异。乙型流感病毒:只有变种变异。丙型流感病毒:目前尚未发现变异。
第三节 艾滋病
⑴ 掌握
①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主要的高危人群。
② 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确诊的标准;机会感染及机会肿瘤。
③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异性抗体、CD4/CD8比例检查、病毒分离及HIV RNA检测的诊断意义)。
⑵ 熟悉
① 发病机制:CD4+T细胞受损的方式及表现(免疫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机会感染及肿瘤。
② 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的主要药物种类);加强免疫治疗;支持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HIV相关疾病和机会性感染治疗。
③ 预防:切断传染途径的措施及其重要性。政策法规。
⑶ 了解
病原体:HIV属逆转录病毒,形态及基因结构。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⑴ 掌握
① 临床表现:5期经过和3种主要表现。病程各期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②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和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诊断中的意义);
③ 鉴别诊断应根据不同病期与急性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及肾脏疾病相鉴别。
④ 治疗:临床各期的治疗原则:发热期的治疗:一般治疗、免疫疗法、抗病毒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低血压期的治疗:补充血容量、调整胶体渗透压、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药物的应用。少尿期的治疗:利尿剂的应用、抗凝治疗、导泻疗法、透析疗法、出血、抽搐及继发感染的治疗。
⑵ 熟悉
① 流行病学: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鼠类)及主要传播途径(虫媒传播、动物源传播:吸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
② 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
⑶ 了解
① 病原学:病原体概况,病毒形态。
② 预防:主要预防措施: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措施
第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⑴ 掌握
① 临床表现:脑实质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分为四期,极期的重要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可见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临床分型。
② 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
③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严格季节性(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的症状和体征;实验检查见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浆液性脑脊液改变。血清学检查可助确诊。
④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 主要是采取对症措施和护理。重点是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三个主要危重症状的处理。
⑵ 熟悉
① 病毒入侵部位、病毒血症、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② 流行病学特点: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尤其是幼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严格季节性:流行于夏秋季。儿童多见:多为10岁以下儿童。
③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中毒性菌痢、其他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相鉴别。
⑶ 了解
病原学:病毒的特点。 ② 预后:并发症、后遗症、恢复期症状。
第三章 细菌感染
第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⑴ 掌握
① 临床表现:普通型表现,脑膜刺激征,出血点;暴发型各型的表现。
②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咽拭、血脑脊液及出血点涂片);
③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诊断:与其他化脑、结脑、乙脑、病毒性脑膜脑炎、中毒性菌痢等鉴别。
④ 治疗:一般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用;暴发型流脑的治疗措施。
⑵ 熟悉
① 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人群免疫水平与周期性流行菌群的变迁)。
② 鼻咽部感染、菌血症、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的过程。暴发型发病机理: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和脑疝。
⑶ 了解
① 病原学:病原体细菌特性与分型、耐药问题
② 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 伤寒
⑴ 掌握
① 与病理解剖特点:病原菌侵入途径,病理变化过程,两次菌血症和肠道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② 典型伤寒的4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③ 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与确诊条件;需与其他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相鉴别。
④ 治疗: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与并发症的治疗,带菌者的治疗
⑵ 熟悉 复发与再燃。
⑶ 了解
① 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传播途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人群易感
② 伤寒性杆菌的性状、抵抗力、抗原的特性。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⑴ 掌握
① 发热、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② 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慢性菌痢的临床表现。
③ 诊断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主要临症状、实验室(粪便性状及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各型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⑵ 熟悉:
① 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食物、水等)及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可重复感染)。流行特征:散发与暴发流行。
②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用,耐药菌株的情况;慢性菌痢:抗菌药物内服与药物保留灌肠疗法);休克型及脑型菌痢处理
⑶ 了解
① 主要预防措施:发现及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食物与水源卫生(管理);个人防护(饭前便后后洗手)卫生宣教;口服依链菌株的活疫苗。
②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病原体的肠毒素与侵袭力的作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病理特征;中毒性菌疾的发病机制。
③ 病原学:痢疾杆菌的性状,抵抗力、分类及其在主要流行菌型上的变迁。
第四节 霍乱
⑴ 掌握
① 霍乱的临床表现:各期(吐泻期、脱水期和恢复期)和各型(轻、中、重、爆发型)的临床特征。
② 霍乱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特点和病原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粪便悬滴染色、镜检);确诊标准及疑似病例。
③ 霍乱的鉴别诊断:与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菌痢、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砷中毒等。
④ 霍乱的治疗:严格隔离;输液治疗的掌握;口服补液的适应证;抗菌药物。
⑵ 熟悉
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⑶ 了解:
① 病原学:霍乱弧菌的生物特性;三种血清型。
② 预防:主要预防措施:传染源的管理;饮水和食物管理;预防接种。
第四单元 消毒与隔离
第一节 消毒
1.消毒的概念
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借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2.消毒的目的
①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②防止病人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③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3.消毒的种类
(1)疫源地消毒:指对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杀灭由传染源排出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2)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及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4.消毒方法
①高效消毒法:可杀灭一切微生物。该消毒法包括热力灭菌、电离辐射、微波等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剂醛类、环氧乙烷、过氧化氢、臭氧。含氯类及碘伏消毒效果介于高中效消毒剂之间。
②中效消毒法: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碘类、醇类、酚类和有些含氯类消毒剂。
③低效消毒法:只能消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类病毒,如通风换气、冲洗及低效消毒剂季胺盐类及胍类。
第二节 隔离
1.隔离的概念
把传染期内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之下,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便于管理、消毒和治疗。这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
2.隔离的种类
主要有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及昆虫隔离。
3.隔离的期限
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期限原则是根据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而确定的,同时尚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微生物检验结果来决定是否可以解除隔离。某些传染病病人出院后尚应追踪观察。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
1.医院感染的概念
广义的概念是指病人因住院、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的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发病,均属医院感染。
狭义概念仅指住院病人发生的感染,平时所提及的医院感染即此类情况。
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
(1)标准预防的概念:
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行为中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即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病人,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②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③一旦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④医护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⑤处理所有的锐器口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⑥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详解】相关文章: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试题10-18
2016最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郁证08-09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基础理论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