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复习指导
1.从词源学上看,不同语言的教育一词,都与(儿童)的培养有关。
2.(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生产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重要的社会条件。
3.关于教育的起源,在西方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和(模仿起源说),苏联教育界则坚持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际上,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4.(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5.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近代以后,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
6.从形式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过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8.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庠序)之学,其宗旨在于(明人伦)。
9.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礼、乐、射、御、书、数)。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定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0.(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11.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
12.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园)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小学初中)(类似强迫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中)
二战以前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两种教育相互隔离。(职业教育·劳动人民 普通教育·贵族子弟)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学)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
【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复习指导】相关文章:
教育硕士考试复习备考心法07-26
2018教育学硕士考试指南08-03
在职教育硕士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07-07
在职艺术硕士强化阶段复习指导09-19
基金从业考试复习指导09-29
教育硕士复习方法和复习重点09-19
教育硕士教育学判断题备考08-16
教育硕士教育学论述题备考10-12
美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留学07-13
教育硕士英语复习经验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