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不应该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学
到底应不应该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学
移民过来将近两个多月,先是惊叹于加拿大空气,环境质量之好,也稍微体验到了国外和国内不一样的氛围。
生活差不多安定下来以后,我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多伦多的排名前十公立小学。
从外观上看上去和国内的小学差别很大,这里的学校既没有围墙也没有正经的大门,如果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真的察觉不出这会是一所学校呢。
孩子们上课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3点,含1小时午休。若9点前或下午3点后家里没人带,可以报名学前、学后班,有充足的师资来看管孩子们(通常是1个老师带6个学生)。
在学校里,美好的一天都是从大家围坐互相问好,分享趣事开始的。每一个上午和下午也都会安排足够的运动时间,让孩子们吸收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健康地成长。除了规定的课程外,学校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型的讲座,涉及健康、动物、科学、演讲等多个领域。
更令孩子们兴奋的是,学校经常组织课外活动,比如训练冰球、驾驶卡丁车、制作模型等等。这些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孩子在某些领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的尝试中得到了快乐。
加拿大小学三年级以下没有课本。但会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老师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一张打印的纸,孩子放在自己的文件夹里,每天家长就要从这张布满孩子歪七扭八的字母纸上辨认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并签上字。同时,低年级的家庭作业也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每周老师会让孩子抄几个单词回家,但不检查,做不做随你。
这样看起来,加拿大的小学生活确实是十分轻松,这也难怪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都加入了留学浪潮。只不过我又有点担心,课程轻松还总是活动课,孩子真的'能学到知识吗?
学校的校长告诉我,在低年级阶段,学校其实是十分重视阅读和写作的,因为阅读与写作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阅读不好,就看不懂题,或者很难从众多的书里摘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而写作不好,则对题目的解法和算法或者思考过程解释不清,更无法精确表达题目要求的内容。
重视阅读可说是从一年级预备班的教学就开始了。之后从老师给家长的信里,和家长见面会上,老师都明确提出,要求家长每天陪孩子至少读一本适合的图书。社区的图书馆里,不仅有丰富的图书资源,而且也有类似的读书活动。读书不仅仅是读,还要根据孩子情况,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诸如从中学到了什么,会引发什么思考等等。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读书筹款活动,以此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没有固定的教程,没有周密的教育方案,但学完一年后,我发现他已经学会了独自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天大题目的作业,学会了如何在图书馆里系统地使用计算机,在哪里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而且,他已经善于去钻研他不懂的东西。
看着孩子每天回来后脸上开心地笑,而且也不用像在国内一样必须等我催促他才开始学习,而是主动拿着他的作业跑来找我检查,我也慢慢放心了。
加拿大的教育和国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1)加拿大的学校更重视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个性
在混班制的学校,一个班里可以有不同的以“级”衡量的进度,擅长学习的学生进度可能达到五级了,而差一点的也许却连一级都过不去。但是,在加拿大教育体制中是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的,且成绩是保密的,所以,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们不会有自卑感。
(2)重视学生平日行为甚于学科成绩。
在学期结束时学校会提供孩子的成绩报告单,这个报告单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科成绩,就是学生学习的成绩,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是没有等级的,只会用文字来进行描述,三年级以上的会分为A/B/C/D 这4个等级,当然这个等级是保密的。这个部分还是比较类似国内的期末成绩单的。
第二部分为家长的反馈意见。在发放成绩报告单时,学校会邀请家长到校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孩子的学习状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加拿大的学校并没有班主任,也就是说家长要找到孩子的各科老师,主动去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状况。一般每位老师可以有10分钟时间交流。和所有科任老师见面以后,对小孩的情况应该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第三部分为行为表现,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参与活动的热忱度、社会责任感、与他人交往能力等,这部分是最为重要的,注重的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行为,也是让孩子知道不光是个人学习成绩达标,还要在一个团队里有优秀的品行才行。
从成绩单的组成部分我们就能知道,加拿大的小学阶段在学科知识方面并不会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但在培养孩子的包括自信、创新、沟通合作、自我引导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上,他们真的是在竭尽全力,也正是这些品质帮助孩子们在之后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宽。
【到底应不应该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