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精选7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1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在色彩调配知识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刚接触调色,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2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总体感觉比较顺畅。从最开始的初步感受,到了解定义,到分析方法,到自主研究,再到最后的练习,难度逐步加深,学生不仅知道了书中的方法,还发现了学生作业中的其他画法。在这一节课中强调了学生的自学自主研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现学生对于分析用色方法上有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学生详细的指导:《鸡冠花》这幅画中花是什么色?叶是什么色?这两个颜色是什么关系?绿色是翠绿色吗?它里面混入了什么颜色?红色呢?……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方法并了解分析的具体步骤。当分析《睡莲》时,我明显感觉轻松了:这幅画用了颜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答出了用了蓝色和绿色,它们的色彩很接近。我再把学生的话进行提升:它们是邻近色。学生了解了分析方法之后,我就放手让他们研究。
但是,在这节课中也有小小的遗憾:在导入时,如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强调一下色彩的强烈对比给人的感觉,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搭配给人不同的感觉,并无好坏之分,只有用得是否恰当。卧室要给人安静的感觉,即使是儿童卧室,色彩对比也不能太刺激,以免给人无法安定的烦躁感。
另外,在讲评时,由于时间不足,所以有些着急,是由教师点评的。实际上,很多内容学生已经说出来了。比如:任青组介绍说,本组所用的方法是“同一色加不等量白色”,这时学生中有反对的声音,应该让学生说出反对的理由:这是“主色与装饰色”的方法,因为使用了蓝色与黄色,黄色面积小,是装饰色。这时,我再问一问:怎么改就变成了“同一色加不等量白色”?(变黄色为白色)效果可会更好。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3
色彩练习的对象很多,教师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条理地分解训练内容。内容有认识色彩、色调、塑造、步骤;形式有临摹、写生、默写;题材上又有静物、风景、人物;默写又分为黑白稿默写、文字题默写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提出练习目的与对象特点,逐步积累学习色彩的经验。习惯的色彩教学中,常常是让学生的作业从打轮廓、画明暗,大色调到仔细刻画全过程的作品。
学生一次一次地反复的综合练习。但一张色彩作业中包涵诸多的要求:构图、比例、形体、明暗调子、色彩关系、笔触情感等等,学生很难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从头到尾的综合训练中进步甚微。色彩课实施的单一训练,就是把作画各重要步骤作最彻底的基础训练,就像学习游泳可分别学水中呼吸、手的动作、脚的动作的单一训练,最后综合训练。色彩教学也如此,例如可作单一的构图训练、明度训练、色调训练等等。单一的明度训练可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画色彩的对象,学会把各种不同的颜色折合成各种不同的明度,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
调子训练让学生画小色彩稿,而且也可以叫学生同时集中画几组不同色调对象的小色彩稿。这样感觉新鲜,也比较中更易把握各种不同的色调,也加强了学生对色彩的灵敏度。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4
回顾前半学期所上《色彩的魅力》一课,感触很深,现将反思如下:这节课我运用了朱自清的《春》导入,让学生朗诵,配上音乐春天奏鸣曲,我播放了有关于春天的摄影作品,把学生很自然的引入到春天中来,引入到色彩中来。在这个环节中,与学生的交流有点少,显得有点生硬,如果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春天的'美景,你都看到了哪些颜色?”这样会更自然的导入课题。
第二个环节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区别颜色,提问“什么颜色是无法调出来的?”引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分小组课堂展示,由一组展示原色,学生根据课本背出了原色的概念,以及说出了三原色红黄蓝,教师给予肯定,二组同学展示间色,此时教师给予提示怎样得到间色?学生说出红色+黄色=橙色,教师给予肯定,并作了实验,三组同学说出了色相的概念,我提示他们从自己的彩笔中找出红色,原因是什么?就是根据色相照出来的。四组同学展示明度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用时过长,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显得课堂气氛有点死气沉沉,如果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最好联系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比如:装饰房间你想要暖色调的还是冷色调的呢?对比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白色的粉笔,黑色的黑板等等。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色以及色彩明度推移练习。
第五个环节作业展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认识,讲完课后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原因在于备课不够充分,对学情分析不够,课堂容量较大,预想和课堂效果差距较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课堂改革,让学生喜欢每一节美术课。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5
色彩是美术联考的必考科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现能力。有一定的专业训练并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在考场上如何正常发挥、施展自己的才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很多考生在平日里有较强的绘画写生能力,在考场上却表现得手忙脚乱,无法正常发挥水平,以致考试成绩没有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十分令人扼腕的。我认为能否出色地发挥水平与考生的心理素质及在考试的限定时间内采用正确和有序的作画步骤密切相关。
因此,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示范,使考生能进一步掌握静物色彩写生的基本步骤,并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较完整的色彩画,培养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自信心。教师通过示范,使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现能力等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式教学,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亲耳目睹,直接感受后进行练习。经过我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的。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6
以色彩教学为切入口,结合色彩的特殊情感、学生丰富的情感、个性特点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对色彩的认知水平、运用水平,又可以丰富其情感,发展其个性。使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在教学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感受和欣赏色彩,建立对色彩的兴趣和浓厚感情。
2、在欣赏图片时,可以自由说一说你对图片的看法。
3、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欣赏大自然中、生活中的色彩美。
生活和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最好老师,“外师自造化”历来为历代画家所重视。生活中和大自然本身蕴含着许多美,色彩美是其中之一。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发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所蕴藏的色彩美,可以使学生找到艺术创作的源泉,建立起主动观察、感受、发现色彩美的浓厚兴趣和喜爱之情。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 篇7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色彩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要使学生理解色彩的对比特性,并能运用于生活就比较难。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发现什么是色彩对比,它应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游戏、欣赏生活与民间工艺,多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感受色彩对比美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而运用色彩对比的视觉规律来表现美。
我是这样完成本课教学的。本课我采用欣赏观察的形式进行导入,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是在教师主导的引导下来体现的,我是引导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和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来判断、分析色彩的对比的。当然,本节课教师也有更为方便的讲课方式,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学生记住了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学生只能学到死知识,如果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会越学越死,只会学到死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摒弃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畏难情绪,不能恰当使用对比色。我提示学生:仔细地观察,才会有完美的表现,对比色色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画面整体的色调,是作品完美至关重要的体现。同时,我启发学生想要调配出完美色调,不可太迁就画面的内容,必须要恰当将对比色当作调色的配置。我又进行了简单的示范,引导学生有意识将一种对比色面积设计得小一些,或将一种颜色降低纯度来表现。这节课丰富了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形式,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审美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是载体——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通过这个载体展示出来的,过程是由一些版块组成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用一根线把它们串联起来。怎样用好这根线串,这就是我们上课的艺术!教学应是双边活动,既然是学生的美术课,当然是为了满足他们美术方面的需求,为何不予其所求,舍其多余的呢,这样学生学得开心,学生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友情,不仅对课本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这对以后的教学能做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美术记录色彩教学反思(精选7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理论知识教学反思11-10
美术教学反思(精选11篇)11-30
彩蛋美术教学反思03-25
幼儿美术教学反思03-22
图画美术教学反思03-22
有关美术教学反思03-22
夜色美术教学反思11-18
电脑美术教学反思11-11
小班美术教学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