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

时间:2024-07-02 12:47:17 经典名句 我要投稿

论语经典名句集合(15篇)

论语经典名句1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论语经典名句集合(15篇)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1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3、"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5、君子不器。

  1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7、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18、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2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21、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2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4、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出处:论语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

  28、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

  2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

  30、既来之,则安之。

  31、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

  3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

  3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出处:论语

  3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处:论语

  3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处:论语—学而

  3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

  40、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示例: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

  4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3、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4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

  4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

  47、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

  48、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论语

  4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0、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论语经典名句2

  【论语其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唱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话,就出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开幕式上,那些头戴长冠,手持竹简,宽衣长袖的儒生,也是模仿当年摇头晃脑地吟诵《论语》的儒生;而他们手中的竹简,就是孔子曾经“韦编三绝”的“韦编”,上面就是用毛笔竖排书写的《论语》。

  《论语》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孔子的一些善言的书。据国学家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面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后完善而成,最后成书在战国初期,据今天已经有两千四百年了。

  【论语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这是《论语》首篇《学而》中的话。宋代的大学问家朱子分析说,《论语》将学习放在书的开篇,就是让大家明白,学习是一切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学习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学习,都会变得迷惑、懈怠。孔子主张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学思结合,方可成为有学识、有道德之人。《论语》中多处言及学的重要,也有多处言及思的重要,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但总体强调应将学与思适当地结合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是明智的。这是孔子告诉子路如何求知时说的,这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毕竟有限,总有不懂之处,故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不足,不断学习,这才是明智之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读:孔子主张博学,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这里的“文”主要指文献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尽己,对人尽心竭力,“信”指诚实。孔子在教学中让弟子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德行,加强品行修养;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诚笃厚,与人坚守信约。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读: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要在寻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关心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完善自身,才可能将道发扬光大;反之,只是以道来粉饰自身,哗众取宠,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三个人当中,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学无常师,经常随时随地虚心求教,他向老子学习过,也向路上的孩童请教过。他不仅要以正面的优秀的人为师,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为师,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赶紧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会总是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觉得这三条他都没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读: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兄弟。当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唯独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劝慰说你不要担心自己是个独生子,只要你对人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内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对人有礼,处事恭敬没有偏颇,也就是“恭而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

  解读: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谐,不以礼来加以节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在此,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调和,而要以礼节制之。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是出自这里,但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礼来。

  【论语故事】

  君子不会走投无路

  孔子带着学生到处讲学,有一次,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做饭,大家都又累又饿,但是孔子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听到同学子路、子贡说:“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的时候,差点儿被人砍倒的大树压死,还曾经在周地进退两难,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了。那些要害咱们老师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也没有人来替我们说句公道话。这种时候,老师还在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吗?”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直接问孔子。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看问题太短浅了。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像我们这样在天下传道,却遭受这样的困境,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

  孔子说:“怎么这么说呢?君子能够通达道义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达道义才叫做‘穷’(走投无路)。现在,我孔丘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是因为我坚持仁义之道。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道,还能算君子吗?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

  子路和子贡认真地听着,颜渊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你们看到那些松树和柏树了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遇到了阻碍,从而可以考验自己是否能坚持住道德仁义,这是一种幸运啊。”

  说完,孔子又把琴拿过来,继续抚琴,子路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意,高兴地拿起盾牌随着节拍跳起舞来。

  子贡感慨地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颜渊把孔子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有多大的威力呢?历史上有一个人只读了半部《论语》,就敢说自己可以治理天下了。这个人就是宋代的丞相赵普。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官。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事情,赵普也参与了,可以说是皇帝很好的朋友。赵匡胤做了皇帝,将国号改为宋,史称宋太祖。后来,赵普又跟随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这样的人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不相信。”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本。我只是将这本《论语》从头到尾都读熟、读透。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后来,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就这样,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论语经典名句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

  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论语经典名句4

  00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003 敬鬼神而远之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00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006 未知生,焉知死

  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008 不患人之不己知

  00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0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011 无可无不可

  0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0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14 吾日三省吾身

  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016 不迁怒,不贰过

  0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0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0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0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022 小不忍则乱大谋

  0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0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0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026 朽木不可雕也

  0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028 子不语:怪、力、乱、神

  0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030 仁者,其言也切

  0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032 邦无道,危行言孙

  033 知其不可而为之

  0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036 君子有三戒

  037 乡原,德之贼也

  0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0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040 不学诗,无以言

  0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042 有事弟子服其劳

  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04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045 礼,与其奢也,宁俭

  04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04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04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04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05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0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052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053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05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05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05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5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0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05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061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062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063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0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0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06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068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07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07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07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074 当仁,不让于师

  07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076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077 三月不知肉味

  07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079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080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081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082 过犹不及

  083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08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08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086 道不同,不相为谋

  08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08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089 虽蛮貊之邦行矣

  090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091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092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09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094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095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096 近者说,远者来

  09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098 名不正,则言不顺

  099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论语经典名句5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1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1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过犹不及。——《先进》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8、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9、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

  22、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处:论语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处:论语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处:《论语卫灵公》

  26、一言而可以兴邦。

  27、欲速则不达。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出处:论语

  29、与朋友交而不信。出处:论语

  3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出处:论语

  31、当仁,不让于师。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4、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37、伴君如伴虎。——论语

  38、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论语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经典名句6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2、人在解决生活温饱问题后,再去追求礼乐文明是不难做到的;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4、未知生,焉知死?

  1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近者悦,远者来。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经典名句7

  【原文】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

  【直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中国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

  【原文】2.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直译】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意译】我们之所以用最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最可宝贵的。

  【原文】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直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意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在社会上是怎样可以站住脚的。

  【原文】4.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意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原文】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原文】7.知(通“智”,读“zhì”)者乐,仁者寿。(《雍也》)

  【直译】机智的人动而不括故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故寿。

  【意译】一个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

  【原文】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直译】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意译】一个谦虚的人学习知识从来不会满足,一个敬业的人教诲别人从来不会懈怠。

  【原文】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直译】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意译】以道作为前进的志向,以德作为做人的准则,以仁作为行动的凭借,以六艺作为学习演习的内容。

  【原文】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qīqī。(《述而》)

  【直译】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意译】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品行差的人多行不义经常忧愁。

  【原文】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直译】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意译】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样,从不沾边。

  【原文】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直译】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意译】战场上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原文】13.知(通“智”,读“zhì”)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直译】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意译】聪明的人足以明礼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迷惑,仁德的人足以爱人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忧愁,勇敢的人出自礼仁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畏惧。

  【原文】1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直译】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意译】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将来的造诣不如现在呢?

  【原文】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直译】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意译】普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和睦相处。

  【原文】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直译】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意译】品行好的人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原文】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直译】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

  【意译】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原文】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直译】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意译】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原文】19.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直译】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原文】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直译】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意译】工作上想做好某件事情,一定要做好事先准备。

论语经典名句8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温、良、恭、俭、让。(《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论语》)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论语》)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

  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论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论语》)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论语经典名句9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xx全国)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0xx天津)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0xx湖南)

  ——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0xx全国)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0xx全国、20xx上海)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0xx江苏)

  ——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0xx全国)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4、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反:类推)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一个读书人,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啊。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军队的统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但普通百姓立定的志向是不可强迫改变的。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用发布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自己想要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自己想通达,也必须使别人通达。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谏:匡正,挽回。追:补救,挽回)。

  2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不善于讲话,但办事很敏捷。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有三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论语经典名句1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玩物丧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论语经典名句11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1.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3.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5.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8.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36.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4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44.以约失之者鲜矣。

  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4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4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4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5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经典名句1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译文】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论语经典名句13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液。"

  4、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8、苛政猛于虎。《论语》

  9、父母,唯其疾之忧。

  1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处:《论语子罕》

  14、你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处:论语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处:论语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处:《论语卫灵公》

  18、一言而可以兴邦。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21、君子不器。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和顺。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27、寝不尸,居不容。——论语

  28、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经典名句14

  本学期老师组织我们读《论语》。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师一遍遍在课堂上讲解所谓何意,我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想不通这古人好好的话干嘛要说成这样,在我眼里,古人的经典文章一直是深奥难懂。

  课间随意翻阅书本,不觉被里面的内容牢牢吸引了,这本书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难懂,论语中的经典话语加上一个个小故事,变得生动形象,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每当夜晚难以入眠时,我便捧着它细细品味,细读之中,也读出了一点点自己的心得。

  为人之道,贵在真诚。自懂事以来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处世圆滑,左右逢缘;有些人巧舌如簧,善于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朴实;有些人刻苦兢业,舍已为公;有些人无为颓废,胸无大志。这些类型,我觉得都和自己对不上号,我自己却是挺喜欢真实,不太会耍弄心机,也不善于推卸任务,也许源于老师对我的教导:做一个真诚的人。真诚是搞好人际关系的良方,与人交往,不虚伪,不矫饰,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想他人也会热情地接受你。

  这本书还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有些故事我还没有细细地读完,不过我想我会挤出时间去细品的,看着书柜里长年作为装饰品的书籍,我很惭愧,没把书当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会重新去认识它们,就像《论语》里说的,为人之道,贵在真诚。

论语经典名句15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注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注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注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注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注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注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注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注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注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注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注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注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注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注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6、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注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注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8、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注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注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注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杀身成仁)

  【注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2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注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注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注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2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注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8、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注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注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0、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注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注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注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注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注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注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注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注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注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注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

  4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注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4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注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4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注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4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注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45、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注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4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注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哲理篇

  47、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注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4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注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4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注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5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论语经典名句】相关文章:

《论语》经典名句07-20

经典论语名句11-13

论语经典名句01-07

《论语》经典名句03-07

论语名句名言02-24

论语名句及翻译10-01

经典论语名句合集11-16

论语名言名句11-03

论语名句名言02-24

论语名句40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