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人生》有感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人生》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人生》有感1
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让两件同样的事进行鲜明对比,结果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作者列举了许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让我恍然意识到,自己便和这文章中的人似曾相识,当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审视另一个自己时,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有着许多缺憾、许多不足,甚至让我对自己也感到厌恶的一个人。
有些人,有些事,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身份,换一种心情,再次去看待这些人或事,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当看到别人的错误时,我们也应该去反思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错误,我们也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错误,因为“生命中就应该有裂缝,阳光才能照的进来。“
当别人有难处,我们应该体谅,但当自己有难处时,却不能消极对待。我常常用一句话来提醒身处困难的自己:“哪怕是房檐和屋顶把生活压得再低,但它还是有另一片天空的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遭遇困难,没经历过的,应该换位思考;经历过的,我们更应该相互理解。
面对自己的错误,要做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面对自己的困难,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之男子汉气概。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用你的笑容去改变世界,不要让世界改变你的微笑。
读《人生》有感2
今天,我看了《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很受启发和教育。
书中讲了许多人物的优秀事迹,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事迹都能给我们以激励和感动。比如让人民不再挨饿的袁隆平,通过自己在试验田里的辛勤劳作,研制出产量提高的粮食新品种,使很多的人不再忍受饥饿的折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使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见到了光。他的努力切实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很佩服他,将来我也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何宇轩从小双目失明,却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凭着超过其它同学的刻苦,每天都在克服困难、刻苦练琴,参加国际比赛时,他与健全的孩子们一样竞争,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小组第二名。我做为健全人,更应该好好练琴,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书中感人的事迹还有许多,我会用心学习和体会,不断地完善自己。
读《人生》有感3
今天阅读了《阅读改变人生》这本书。觉得下面这段话写得非常好,正好符合我现在的心境。
摘录一:哲学对于个体生活的意义是因人而异的。人的心灵要有归宿,要有支撑,它有时候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的精神之用,往往比物质的实用更有用。一般说来,个体生活实践的层次越高、思考的层次越高,哲学就越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有用;相反,当个体的生活实践和思维层次越低、越狭隘,哲学就越不为他所需要,对他就越不直接有用。在人类历史上,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甚至包括大艺术家、大军事家、大企业家等,越是特别关注哲学,他们在具体学科或事业上的成就往往有着鲜明的哲学的印记。如是,则哲学不可或缺。有着哲学质量的人生,有着形而上思考的人生,才是美丽而华贵的。——巴丹。
感悟: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有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引领我们行动,慰藉我们的心灵。现在我的形而上的哲学思想就是——我让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幸福地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读《人生》有感4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作品不但给我们展现了主人公高加林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更让我们对人
生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识、更明确的方向。
人生的奇妙在于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作者通过《人生》,剖示改革进程的艰难,透射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而高加林就是在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用自己的笔尖触动着处于人生道路口的青年。
他是农民的儿子,却又是不同于父辈的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对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的不满和对城市生活现代文明的向往,构成他心中巨大的骚动。他是黄土地的儿子,又渴望挣脱黄土地的束缚,是农民的后代,又渴望跳出农门,用自己的只是和文化建设这个社会。他聪明,能干,英俊,充满活力和灵气、正气、才气,吃苦耐劳,坚毅顽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时代、对他人的责任。他的行为动机中,包含着对农村、农民、土地的蔑视,他的奋斗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他的负心也该遭到道德的谴责。
人生只有一次,高加林的每一个决定汇聚成最终悲剧的酿造。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无数选择,人生的美好爱情,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无数细流汇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让无数人如同人生风雨中的船只,经历了摇摇摆摆,起起落落。一生都走对路,可能正确而安全,但绝对没有奇遇和惊喜。走错了路,可能把你引入一片意外的风景,有如仙境。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作品探讨青年人生道路,特别是农村知识青年人生道路、人生要义。通过城乡“交叉地带”几名青年男女见的爱情悲剧故事,表现了他们面临人生选择关头的希望、追求、痛苦、困惑于迷惘。我想,这就是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正处于七彩的二十岁的青年,在闹铃的喧闹中不情愿但心想吾梦甘心起床;在匆忙的早餐过后心想吾梦,保持饱满的精神步入课堂;在繁碌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品一本好书、喝一杯好茶。这样的二十岁人生,应该是人生最美的时候。
或以教书育人为己梦,或以文思渊博为己梦,亦或以笔尖胜利器为己梦。能在这茫茫天地间找到自己清晰的坐标、避免庸碌已是不易。要是在有心无意间改变他人乃至改变社会和世界,倒也不枉此生。正如海子曾说,人“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诚然,人生难免会遇荆棘,不要害怕,不要退缩。真正的人生需要激情,任谁不想在混混沌沌中度过我们的人生,在睡眼朦胧中迷失了自己,在迷茫的爱情道路上受伤哭泣,在不知不觉中挥霍了我们年轻的生命。人生唯有脚踏实地,亦不忘仰望星空。
需要知道,人生还有另一种方式,人生是需要奋斗。人生的独特在于赠予我们美妙的同时也附带着考验,岁月的河流伴着坎坷,我们不应该做那个在岸边观看的逡巡者,要坚定地迈着前进的步伐,勇敢地穿梭在人生的长河里。铭记曾经为了人生拼搏付出的那些人,相信未来,追溯勇者的足迹,靠近人生的光环。
真正的人生应该是在一条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的,不如说它是用来绊人的,只有被绊后,人们才能发现道路的价值。
读《人生》有感5
看完课外书中的《轮椅人生》,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闭起双眼,书中的内容历历在目。主人公的经历太惨了,但为此也在警告我们过路要小心。正所谓“红灯停,绿灯行,安全处处伴我行。
十几年前,年仅六七岁的她与爷爷一同外出,她嫌爷爷走得慢,独自一个人横穿马路,不幸被一辆车撞倒了,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夺走了她健全的下半身。可怜的她,腹部以下的部位将永远失去知觉,除非奇迹出现。现实太残忍了,残忍到令人无法接受。悲痛笼罩这昔日她一家人欢乐的心,一家人陷入了苦海,他们千方百计四处寻医问药,可都无济于事。车祸给她一家人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伤痛之余,她没有放弃学习,她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伤痛,经过坚韧不拨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这几十年来的路程对小下半身瘫痪的她来说是多么艰辛啊!碰到难题查阅资料,对我们健全的人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她却必须来回不停地挪动椅子才能做到,是车祸给她带来痛苦。车祸猛与虎,车祸真的太可恶了,它不知夺去了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多去了多少人的梦想。然而,这一切的不幸,这一切的伤痛原来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不懂得交通法规,有太多的人不去遵守交通法规,才酿成了一场场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大约早上七点钟一起去买菜时,在路上就看见了一起交通事故。有一个老爷爷和一个中年男子相撞了。只听得一阵急刹车,接着就使“扑通”一声。原来是一位中年男子骑着摩托车正飞速前进,在下斜坡时,迎面赶来了一位骑着三轮车同样“飞速”前进的老爷爷,那个中年男人躲闪不及撞了开爷爷,中年男人连人带车一桶滚到了坡下,掉进了旁边的泥潭,一时爬不起来,老爷爷的三轮车也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恰逢这时走来一位好心人,把中年男人从泥潭里垃了出来,并且把摩托车捞了起来推上了马路。两人迫不及待地向老爷爷询问有没有受伤,要不要去医院。尽管老爷爷毫发无损,中年男人还是主动地向老爷爷赔钱。接着中年男人才光着脚,拎着沾满污泥的鞋袜走开,好一副狼狈样!赤脚的中年男人跨上摩托车垃开油门,踩几下发动杆,正急着要离开,可是发动机坏了,怎么也发动不了。尽管急着上班,可他也只是无余地推着车步行离开。同时,老爷爷的三轮车也只能勉强推着,不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不用说,那三轮车的路障也不小,虽然这情景与书中的主人公相比算不了什么,但却令我无法忘怀。
书中的《轮椅人生》为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交通安全课,告诉我们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么,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一起遵守交通法规,让车祸远离我们,让车祸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希望广大的驾驶员开的慢一些,也希望行人朋友们路走得稳当些,更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走好脚下的路,不要重演悲剧。
《安全在心》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有关安全的知识让我们谨记过马路时所要做到的安全措施,例如: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没有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指挥,就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不要边走路边看到边听音乐,要专心走路,注意避让身旁车辆。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绝不互相打闹。“让出平安。抢出祸端”!这句安全标语说的一点儿也没错,我们小学生可要吸取教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别是过马路时要小心!为了爱我们所爱的家人,也为了爱我们的家人,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吧!
读《人生》有感6
路遥,原名王卫国,在1982年写下了《人生》。我盼望了好久,才从朱老师手上接过来。
翻开书,才读了几行就已爱不释手了。高加林是一名教师,但由于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要去当老师,所以高加林就下岗了。为此他很生气,却毫无还手之力。我也很生气,因为高明楼是仗着霸气和关系下了加林的。刘巧珍是刘立本的二女儿,她和姐姐一样是个文盲。她对高加林是一片痴情,所以无论马栓怎样讨好,她都不愿意见面。
巧珍喜欢跟着加林。一次,高加林去河里游泳,巧珍给了他一个香瓜。他不想吃,还讨厌她,因为巧珍的姐姐嫁给了高明楼的大儿子。高加林家里没有钱了,母亲蒸了一锅白馍让他去卖,他没有勇气叫卖,所以一个也没卖掉。是巧珍帮他卖了馍,还给他买了包烟,并对他说愿意和他过一辈子,加林也同意了。此时,我真为他们高兴。
当我读到马占胜给加林找了份好工作——记者时,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高加林可以有城里户口,有更好的发展;难过的是巧珍见不到加林了。高加林在城里有个叫黄亚萍的同学,亚萍很喜欢他。高加林一听说可以去南京有更好的发展,就果断的离开了巧珍。我为巧珍而感到憎恨,因为高加林为了前途而背叛了她。但巧珍却说自己配不上加林。
很快,高加林是靠关系找工作的被抖了出来,他没了户口,没了工作,和黄亚萍断绝了关系,回到了农村,但一切都晚了,巧珍已经和马栓结婚了!我觉得高加林没有把握住机会,他错过了巧珍,错过了好生活。
《人生》这本书告诉了我:人生的路很漫长,一个小选择可以让人痛苦一时,也可以让人痛苦一世。我们要把握住机会,见好就收,不做盲目的选择。
读《人生》有感7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跳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事实上,他确实也是相当出色的,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但是终于有一天,高加林进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
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人生变幻真是难以预料,谁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对于高加林的才华我是佩服的,对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初恋是美丽,初恋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就在高加林离开讲台,失意无奈的时候。她的爱给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仅此而已。因为,这爱实在是太单纯,太无助了。虽然,那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倾慕以久的,多才多艺的,强壮标致的"先生"所爱着;那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爱着。但实际上呢,这爱的天平能平衡吗不能。当高加林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这天平就一下子倾斜了。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
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终于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伤的是,当高加林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没有任何言语含泪接受了,她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我被这无私的爱而感动着,也被巧珍那坚强和豁达而感动着。但也仅仅是感动而已,我又能说什么呢退一部想想,一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巧珍能和才华横溢,心性高远的高加林生活到一起吗如果说高加林当时选择了巧珍,以他躁动的个性又能安于现状吗两个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了一起又能有共同的语言吗我不敢回答。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
路遥的一部《人生》不但给我们展现了主人公高加林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更让我们对人生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识、更明确的方向。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无数选择,人生的美好爱情,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无数细流汇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让无数人如同人生风雨中的船只,经历了摇摇摆摆,起起落落。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曲的奇妙在于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就像高加林在公社小学当民办教师并梦想着熬成公办教师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别人背后陷害,一下子被同村村民的`儿子三星所取代;在自己准备在农村扎根,与刘巧珍生活一辈子时,又一下子迎来了自己在县劳动局当局长的二叔,最后被马占胜走后门安排到了县委当了一名通讯干事;就在他在县委宣传部里干得红红火火,准备和黄亚萍一家去南京,追逐自己的梦想时,又一下子被张克南的母亲揭发,不得不回到农村,老老实实的当一名社员。人生事事都难料,但我们却要事事努力,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不要因一时的飞黄腾达而沾沾自喜、如狂似醉,忘却了人生旅途中的荆棘。也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放弃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须与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吴哲一样,时时怀着一颗平常之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浮躁、消沉,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
人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充满了无数的选择。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中高加林所做的一个最大抉择就是放弃了刘巧珍,而选择跟黄亚萍去南京逐梦。虽然,结局证实他的选择是错的,但他在选择的那一刻也不知道人生会给他开那样一个大玩笑。总觉得人生的许多选择都无所谓对错,因为未来永远无法预测,不然我们也无须选择。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当你选择后,你就要执着的走下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只能想办法解决,绝不能退缩,甚至逃避,也不要后悔,不要整日为自己所作的错误选择而叹息。当然这里的选择绝不是盲目的,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仔细推敲的。当我们的选择被时间这个试金石证明是错误时,我们也要及时的停下脚步,悬崖勒马,去重新思量并探索人生的道路。
爱情也是人生中的重要部分。《人生》中高加林的爱情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在面对爱情时,高加林是背信弃义的。他抛弃了深爱他的刘巧珍,而选择黄亚萍。虽然黄亚萍也是疯狂地爱上了高加林,但总觉得他们的爱情中或多或少的掺杂了世俗的东西。高加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选择了黄亚萍这个铺路石。他想让自己的理想坐上爱情的船只顺风顺水的到达梦想的彼岸。但他不知道爱情是美好的,纯洁的,容不得一点瑕疵。当你想利用爱情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爱情往往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所以对待爱情,我们千万别因抱什么非分之想而去破坏了它的纯洁和美好。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可逾越的差距。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许多人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并且只有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激情和挑战,我们才会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挫折。这些压力和挫折是必然存在的,因为这就是生活。因此我们需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去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现实是不能以个人意志力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也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人生只有一次,正如《童梦奇缘》中冯小刚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一样: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所以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性,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美好的爱情、把握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揣一颗事事平常心,走好奇妙人生的每一步。
读《人生》有感8
这是一则篇幅短小而内涵隽永的文章,读来令人感慨与深思。文章开头二段,先后叙述了两个有关大器作为的典型事例。例中主人公的作法突破常格,表现出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让人为之震撼,为之叹赏。不论是被人当众辱骂也从不动怒还礼待对方的伯里克利将军,还是以慷慨之举化解尴尬局面的温莎伯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拥有一个广阔而高远的胸怀,也就是所谓的“大气”。正因为“大气”,他们才不会计较物质层面上的名利、得失,才不会在个人恩怨的狭小圈子里横冲直撞。他们顾念的是身边大数人的利益,关注的是事物的整体大局,他们自觉自愿地担负起神圣的责任,他们率先垂范,向着事物发展与进步的方向行进。纵使世人不理解他们,嘲讽他们,诟谤他们,甚至设制重重障碍阻挠他们,他们都义无反顾、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标进发。
文章的前两段以叙事的笔法简洁而传神地刻画了两个大器人物,他们的高贵人格跃然纸上。文章后三段则以议论手法,以优美如诗的语言颂美“大器之人”和“大气”品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有致,笔法丰富生动,不愧为散文中的精品而被置于《读者》的卷首。
诚然,我很喜爱这篇文章,但我更喜爱文章的后三自然段,我觉得这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神韵所在,不仅语言丰美,思理更为精邃。曼德拉的一句话“生命中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再度升起”,像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哲理的光芒。接下来,一组组工整雅致的排比与比喻句,把文章的思想表现得入木三分。文章结尾收束得更完美:“大器之人要大气,大器之人心中的梦想高远、博大”,紧扣主题,用语爽净,掷地有声。
读《人生》有感9
我的人生也只不过才经二十余载,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阅历也很有限,现在来谈人生有点不太合适。但我觉得人生不只要去体验经历,还需要思考,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阶段进行总结。通过对路遥《人生》的阅读,我感受颇深,忍不住写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有人说人生就如一场电影,我们自导自演,没有编剧也没有彩排,我们扮演着许多角色,我们制造着矛盾冲突,我们决定着电影结尾是喜剧还是悲剧。的确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诸多选择中不断地前行着,选对了就享受成功喜悦,选错了就承受失败的惩罚。人具有自然属性和对了就享受成功喜悦,选错了就承受失败的惩罚。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人的社会属性意味着人的一生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人生又是复杂且多变的。
一、人生中的道路抉择
《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面临着几个重要选择:一是他失业在家时,是否答应朴素美丽的刘巧珍的表白;二是是否接受他人的暗中操纵、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进入县委工作;三是是否抛弃乖巧可爱的刘巧珍,而与城里人黄亚萍相恋。前两个选择高加林基本没有多少犹豫就选择了"是",而针对最后一个选择他经过了很多的思想争斗,最后也决绝地抛弃了初恋刘巧珍。
针对还身为学生的我们面临的抉择或许不是那么多,那么难。但也有几个关键时刻让自己纠结,初中时面临着选择高中,高中时面临着选择大学,而目前大学毕业又开始面临着就业抉择问题。有选择就会有痛苦,有痛苦就会产生不舍,所以很多人做出了选择之后都会有后悔的情感。朋友们经常在私底下讨论,到底是"做鸡头好"还是"做凤尾好"的问题,如果当初我的选择不是这样,结果又会是怎样?"鸡头"能够受人关注,自身也会产生很强的自信,也会得到许多的机会。"凤尾"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所获资源更多,发展的平台更广,见识也会更加开阔。两种选择都有自身的好处也有内在的弊端,但无论如何选择,既然选了,就不要后悔,就要全身心去适应这个角色。自己不努力,颓废给谁看?
另一个选择就是对爱情的选择。现在忠贞不渝、纯真的爱情越来越少,但大学却是一个罕见的地方。一个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不论你的家境如何,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对你好的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珍惜的。针对毕业季的同学以及以后的人生中,可能会面临爱情与事业的选择问题。高加林对爱情的抉择本质上是对爱情与事业的抉择,他选择了事业,但最后却后悔了。爱情与事业其实并不冲突,只要是自己真心选择的,就不要放手。请不要想着以后会遇着更好的,因为未来谁都不确定,而且有了标准之后要求会更高,也更难找到。即使遇着更好的,也不要为了美貌或前途而选择抛弃,要忠于对方,因为好并不代表适合,不是靠你的才能晋升也难以服众,还会招来口舌。有时候人都是戴着面具生活的,了解你的以及你了解的才是最真实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失去了人生中的金子。
二、人生中的角色扮演
高加林作为乡村教师以及通讯干事时,尽职尽责,赢得大家的赞赏;作为儿子时,对父母孝顺,经常买一些面包、蛋糕等软的东西回来与他们吃;刘巧珍作为高加林恋人时,对他百般呵护,百般体贴,事事为他着想;当刘巧珍被抛弃嫁作马栓的妻子时,对马栓是忠贞不贰,一心一意。
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开始只是子女、朋友的角色,然后增加恋人的角色,然后增加父母的角色,等等。德国诗人希勒曾说过:"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因此我们拥有这些角色,就要努力实现每个角色的价值。当我们的角色是学生时,那么我们的职责就是学习,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对游戏着迷,被电影、电视剧吸引,那么我们实现的价值到底在哪?正如以前听到的一句话:"学习不是万能的,但不学习是万万不能的。"这里的学习不仅是指把专业课程学好,而要广泛涉猎,对历史、名著、科学等都要进行阅读,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那么聪明智慧的原因。
而作为同学、朋友的角色,要对他们关心,互相热心帮助。现在科技的发达,每个人基本都有一部手机,不论身处何处,一天手机不离手。不知何时,我们对身边的人事开始变得漠不关心,而对手机上的游戏非常热衷。同学聚餐,开始的寒暄热闹过后,马上做的事情就是把手机掏出来,我们变得很少交流。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吧,把头抬起来,关注身边的人事,给熟人一个微笑、一声问好;关注周围的环境,给路人一个帮助,就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而这远比手机世界来得更实际,更深入人心。
当然我们还扮演着子女的角色,马上可能又扮演着企业员工的角色等,不论身处哪一个角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这个角色扮演好,充分实现这个角色的价值,让人生变得有意义。
三、人生中的幸福感受
小说《人生》最后一章高加林走后门的事被揭发了,他也马上被免职回村,当他回去碰到德顺爷爷说自己想死时,德顺爷爷对高加林说道:"我都快七十岁的孤老头子了,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天天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它几年!别说你还是个嫩娃娃哩!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修过路……这些难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词说叫幸福。幸福!你小子不知道,我把我树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我心里可有多…幸福!"
是啊,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活得痛苦,我们一直想追求幸福,却越来越远离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答案。以前人们以为有很多钱,或者事业成功就是幸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以为此。欲望是会膨胀的,我们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越简单就越幸福,为兴趣而学习工作就越幸福。很多人反驳如果越简单越幸福,那人们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了,那么社会如何进步?现在很多人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兴趣,完全是为了名誉、为了金钱、为了地位,在追逐的过程中,不顾一切。当这些欲望达到了以后,或许那一刹那感觉幸福,但之后呢,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达到,幸福感从此就渐渐远离。
爱是一种幸福,当爱得不到,因爱生恨时就渐渐远离幸福。自由是一种幸福,当对社会不满,寻衅滋事而被判入狱就渐渐远离了幸福。生是一种幸福,当绝望无助时,自杀而死就直接远离了幸福。所以幸福其实就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无意中将其抛弃。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工作时不遗余力;选择一个爱的人,悠闲时散步、旅游,做真实的自己,简单的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四、结语
人的一生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平平淡淡,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不论过程如何,也不论结果怎样,人生却只有那么长。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活出真实的自己,如何在老去那一刻不留遗憾,如何在纷扰的环境中不受世俗约束,自由地生活,这些是许多古文人的追求。而现今有的人一生所追逐的却让人咋舌,有的为金钱出卖自己的灵魂,有的为权势牺牲自己的人格,有的面对大众模样光鲜而私底下却道德败坏,有的人甚至为了制造社会恐慌而不遗余力。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已然缺少了文人的那种自由、洒脱、清高与脚踏实地。正如《人生》中所谈到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读《人生》有感10
人生的迷茫之时,身处谷底的你,会看到一束光芒。那是一束多么耀眼、多么令人振奋的光芒啊!看到这束光芒的你,会朝着光明的方向,向上爬。爬到手掌出血也不肯作罢,爬到嗓子冒烟也不肯放下。但是,正在奋力向上爬的你,有没有想过,当自我决定向上爬的那一刻,但自我觉得不伸手触到光芒就不会放下的那一刻,你,已经登上了通往光芒的理想之路了呢?
理想,就是这样的吧。不理解痛苦,不承受磨练,不坚强意志,不稳定目标,理想的翅膀将永远也不会降临你的身后。通往光芒理想之路将为所有人开放,将为所有辛勤、努力的人开放。不明白,你是不是那个愿意为了理想,付出辛勤雨努力的那个人呢?
“有志者,事竟成。”我家隔壁的小玲姐姐从小丧失双腿,此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但是,小玲姐姐从来没有放下过自我的理想。小玲姐姐的理想,是做一名主持人,做一名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当小玲姐姐对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惊呆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都是才艺出众,能唱能跳的。而小玲姐姐,说唱歌吧,唱的也挺好听,可说跳……小玲姐姐没有腿,怎样跳呢?当我问出这个问题,小玲姐姐便笑着敲了敲我的脑门,说道:“谁说没有双腿就不能跳舞了?你瞧!”说着,小玲姐姐便打开了桌上的播音机,一首钢琴小提琴合奏的经典曲目《梁祝》悠扬响起,小玲姐姐配合着音乐,开始在轮椅上“翩翩起舞”。她的手,像蝴蝶一般在空中飞舞,表情也随着音乐变化。如果不看下半身,又怎样会明白这是一个残疾人的舞蹈呢?在这之后,小玲姐姐还说,要当综艺节目主持人,口才还要好。所以,她经常联系读一篇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样能够锻炼自我的随机应变潜力和对文章的理解潜力。听了小玲姐姐的话,我便常把自我写的作文给她读。但她的嘴里吐出一个个文字的时候,我会感觉,自我的作文写得再不好,也像灵泉的声音一般美丽。我常常陶醉其中——能够说陶醉在自我的习作里,也能够说陶醉在小玲姐姐优美的声音里。从此,那优美的
声音时常在我耳边回旋——吃饭的时候,做作业的时候,甚至睡觉的时候……
我一向很好奇,为什么小玲姐姐没有双腿,却还如此乐观的追求自我的理想呢?我以前问过小玲姐姐,可小玲姐姐却一脸平静,仿佛正在聆听自我内心的声音。许久时候,她说:“也许是对于心底的那一份执着吧。热血沸腾的时候,对什么事都很执着,尤其是对于自我的理想。”那时我还小,似懂非懂。如今想来,执着,或许真是通向理想之路的主要元素。但是茫茫人海,何尝又有人未曾执着过。可真正实现理想的,又有几个呢?
盲目的执着,只会让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小玲姐姐在成功后告诉我的。这是,小玲姐姐已经移居到了北京,而我读了六年级。小玲姐姐在北京参加了一个残疾人主持大赛的活动。小玲姐姐以超人的天赋和努力成功赢得了冠军。那一晚,小玲姐姐和我视频聊天,他问我:“你还记得以前你问我的那句话吗?问我为什么会乐观的坚持自我的理想。此刻,我把我之前的话补充完整:我追逐理想的原因是因为执着,而盲目的执着却让不少的人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让人失去自信心。在执着背后,付出的努力也不可计量。因为我相信我有当主持人的特质,我努力过,所以我会成功。更因为我渴望成功,所以我才会成功,得到理想的眷顾。”那一晚,我想了很多。小玲姐姐的话,似乎让我明白了理想的真谛。
是的,因为我渴望成功,可望实现理想,所以我要努力实现,并执着的走下去。一向走到理想之路的尽头,触到那无比神圣耀眼的光芒。
“有志者事竟成”“有梦者,勤即可成功。”因为理想,让我始终相信这两句话。
你呢?在那光芒的理想之路上,你已经触到那万分耀眼璀璨的光芒了吗?
读《人生》有感11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路遥
路遥的《人生》,用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青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当农民,在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进他的生活。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这一切因为叔叔的调回使他返回城里。同原来同学亚萍相见。亚萍与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顾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加林走后门被揭发。加林又不得不回到农村,但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
故事简单但寓意深刻。高加林的奋斗经历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典型意义。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企图以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实质上作品揭示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高加林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个人奋斗与社会境遇的不协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小说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根源。高加林虽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能,但却被毫无理由地挤出民办教师队伍;即使他再有才华,干得再出色,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就必须被赶出县城。高加林的悲剧,体现他选择了一种与现存的人生观相矛盾的奋斗生活,更展示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公正。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加林没有和巧珍分手那么他也许会在小城里长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能和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生活一辈子吗?如果加林选择的不是亚萍而是另外的一个城市女孩,那么他又会是哪样地生活呢?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没有理想中的美满,它总是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的现实与理想相背,一个人的性格与追求往往决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轨迹。爱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会给你这次选择一个什么答案?谁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郑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决择,做到不后悔。
岁月更替悲欢交织,命运跌打早就让我懂的什么是生命当中最值得珍惜的宝贝,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生活教会我的真理,所以,只要幸福在里面,不管是怎样简陋的一扇门,我都挥毫不犹豫地叩响它。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贪多,要的是过程。就算人生“对不起”我们,我们也不要做出“对不起”人生的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我极力推荐《人生》,并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学到该学到的东西。
读《人生》有感12
大家看过在海上航行的点点白帆吗?相信,许多人都见过,可是,大家又知不知道,在帆船上的搏浪者,他是经过迎风击浪,勇往直前,才能到达终点的。巨浪涌得那样高,令人瞩目惊心,然而,搏浪者却无畏于咆哮翻腾的巨浪,依然在波峰涛谷中飞翔。要知道,他们是要克服多少困难、挫折呀!而我们的人生,正像这搏击者,挫折与荆棘是巨浪,如果不能乘浪勇进,要么就是随波逐流,要么就是被巨浪淹没,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
《点燃人生》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它列举了几个伟大人物人生中走向成功的坎坷及作者的亲身体验,展现给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人生中的苦难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困难与挫折,就没有实现理想后的欢乐;没有实现理想后的欢乐,也就没有我们七彩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困难,感谢挫折,并应该积极地面对,因为困难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强者。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拥有着这样一条荆棘而崎岖的路,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能不能把这条“山路”化作财富,那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有些聪明且能干的人懂得从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理想之花在不断催使他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从黑暗中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相反,有人则是愚蠢的,他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从来只懂得沮丧,从来只懂得让逆境操控自己,那么他的理想种子永远不能萌芽,因为,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弱者。
命运就是这样,荆棘到处丛生,你愿意做个强者还是弱者?
如果你有远大理想,崇高的志向,那么,就请你从此扬起人生的风帆,迎风破浪,奋力前进,向着你的目标飞翔吧!
读《人生》有感13
“人生的道路虽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柳青
起初我看到这本书,是在我初一时逛当当时看到的,它当时是挂在这文学好书排行榜的第十位,当当是如何推荐这本书的呢?是用“马云力推”来推荐的,我便点进了它的评论,乍一看,好评满满,又看了看书中简介,深受我喜爱,于是,我下了单,开始阅读这本深受我喜爱的书。
初一时,我就特别喜欢新中国成立那一阶段的老一代的文学创作,因为老一代的文学创作的笔下,人物活灵活现、逼真动人,故事情节虽淳朴平凡,但别有一番风味,让我们这些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读到了不少乐趣!有许许多多事情,都是我们这代年轻人体验不到的、没有了解过的。比如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干过农活、与农村姑娘谈过恋爱,受过相对与农村其他人来说较好的教育,思想活跃,村里的土豪更是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感,这一系列发生在路遥笔下的故事是那么的吸引读者的兴趣。使我一个下午便将它看完了。
汪老爷子的文笔也是好到让人流口水,初中时的一篇课文《端午的鸭蛋》,这一篇课文可不简单,那描写让人看了口水直流,周围弥漫着鸭蛋的咸香,配一碗白粥就更棒棒了!汪老爷子把小孩子吃咸鸭蛋时的一举一动,描写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写咸鸭蛋的汁儿滋溜一下地流出,这让刚上上午第一节课的自己立马就饿了!随后,我便立马拜读这本《人间滋味》,真是妙啊!不亏有人评论道:“看《人间滋味》,只需一个白馒头,一杯凉白开,足矣。”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历经坎坷人后领悟到了人生,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到后来,高加林失败了,回到了农村,村里的乡亲们不但没有嘲笑他,而且都去安慰她开导他,给予他鼓励与肯定。
这让我想到了马来游时的一段记忆:“马来西亚整个国家都是慢节奏,慢慢的,慢慢的,一点儿也不着急,十分的悠闲自在,悠然自得,那个地方的人们工作、做生意总是顺其自然的。就连堵车时,一点儿喇叭声都没,令人诧异。当地人十分淳朴,我参加的旅行团是有一个清晨竞走活动的,早上凌晨4:30就被morningcall叫醒出发,前往一座山开展9公里竞走,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便到达了山上,空气十分清凉,那一次,我体验到了从天黑走到天亮,看着太阳慢慢升起的经历。中途我们很幸运地遇到了一家半个教室大的早餐店,店里只有两位女店员。很多经过这家早餐店的旅团员都纷纷涌向这家早餐店,使得两名店员震惊。但他们并没有手忙脚乱,她们不紧不慢地收着钱,然后不断炒着新鲜的粉提供新鲜早餐。突然,我阿姨走向了我们,她一手拿着个鸡蛋,另一只手拿着十令吉,超级开心地笑着对我们说:‘诶,你们待会儿吃完了结账时顺便帮我给他这10令吉吧,我吃了她一个鸡蛋,他都不来收我钱,哎,真的是太好笑了。’后面我们听了也被这淳朴逗乐了。”
再讲一件马来西亚当地人淳朴的事情吧,我们的团的导游和司机,至始至终都没推荐过任何一样商品,在我们回国那一天,才推荐一盒肥皂,棕榈油制作的,50元人民币一盒,大家都买了。
当我再回想一遍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所在的村子、县城,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有一半像马来西亚村子一半像中国北方农村相结合的一幅农村田园淳朴景象。
刚踏入高中,十分的不适应,每当想起路遥的《人生》,高加林努力的样子,那些高加林遇到挫折努力克服的片段,便暗下决心要克服这些不适应!
读《人生》有感14
带着复杂的心情把这本书看完,突然想问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都要尝尽;又有人说人生就像在下棋,每个人走每一步都要谨慎,每一步的机会只有一个,谁都不能保证全盘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但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应该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的等待,错失属于自己的机会。
说真的,书中刻画的男主高加林真的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典型的人物。他身上既有现代青年的那种不断挑战自己,自信坚毅的品质,又有着勤劳、朴实认真的传统美德。他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心高气傲,热爱生活,并且爱好打篮球,关系国际政治问题和国家大事,融入时代的潮流。
他虽然生活在农村,身上或多或少会携带一些农村的传统,但是他不想他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委曲求全,他的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追求。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相差很大的。当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位民办老师是,他很喜欢这个既能展现他的才华还能实现其心中理想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在权力和现实面前,知识显得如此的没有地位,他很快就被大队书记的儿子给顶替了,这样的现实情况使他开始有点放弃自己了,而后碰到刘巧珍又重新使他振作起来了,所以当机会再次降临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抓住了,开始走进了城市生活。
但是,他却抛弃了刘巧珍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只是因为自己拥有更好的前程,只是因为自己觉得有更好的在等待着自己。这样的他是自私的,他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忘记了曾经给他莫大帮助、并且深深爱着他的刘巧珍。虽然后来他醒悟了,为失去刘巧珍,并且没有好好对她反而辜负她感到痛苦,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好多的东西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就只知道后悔。
初恋时美丽的,初恋也是激情澎湃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的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纯真质朴,她一直以她认为应该的方式去爱高加林,充满激情但又实际。当高加林失意时,她每天陪着他,给了他精神上很大的慰藉,这样的爱太单纯了,但也是太无助了,因为你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更多的,甚至可以讲适当的保障。虽然当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因为她被自己索所爱的人爱着;而当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因为它被村里最漂亮最能干最善良的姑娘深深地爱着。但是,这种爱是公平的吗?显然不是。
原本多么美好的爱情,最终变成这样并不能说谁错了,人生谁能说谁对谁错。对于繁华未知的大城市,高加林的憧憬和向往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高加林是缺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勇气。放弃刘巧珍,告别了粗俗底下的农村生活,接受黄亚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并不能指责什么,只是最后的结果无论好坏都是要自己承受的。而巧真正是因为没有文化,而且从小在乡野山间长大,所以她对世事无常,或得或失没有过多的追求和指责,所以她乐观坚强,即使面对情感上的失意也没有像一般女孩那样自暴自弃。所以说,人生无非就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的承担一切后果。
依然还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至于他个人生活道路上这个短暂而又复杂的变化过程,他现在来不及更多地思考。他甚至觉得眼前这个结局很自然;反正今天不发生,明天就可能发生。他有预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回避考虑。前一个时期,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宁愿让自己所它看作是桥!
他希望的那种“桥”本来就不存在;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他现在仍然面对的是自己的现实。
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指靠他们!
当然,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的奇妙在于它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人生需要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当我们都老了,还能回忆往事。
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的美好爱情,把握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揣一个积极的心,走好奇妙的人生。
读《人生》有感15
经历了大半生,徐志摩终于开始认清这个社会的本质。
“就是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照群众行为看起来,中国人是最残忍的民族。
他认识到,那时候的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无耻的民族。中国人只会在杀人场上兴高采烈的谈话,决不会在法庭上贺喜判决无罪的死刑犯;只想把无辜的人拉进入混浊的水里,不会原谅拿人格的头颅去撞开地狱门的牺牲精神。只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不会冒一点风险去分担他人为正义而奋斗的负担。
这是当时中国人民愚昧无知的写照。相传的“人血馒头治病”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么?
历史上,我们听见过有什么侠义的人,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的榜样,气节,廉洁,等等。如今呢,只听见神圣的职业者接受酷刑,到处只见拍卖人格“贱卖灵魂”的招贴。这是革命最彰明的成绩,这是中华民国最动人的广告!
一切的人性都在那个时代缺失,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看不到了。把神圣的革命看作一场过家家的游戏,浑然不知自己是置身事外的人还是等待拯救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应该谈笑风生还是应该设法营救或默默叹息。
“无理想的民族必亡”,是一句不可反驳的真言。在那个时候的的社会政治走的只是卑污苟且的路,最不能容许存在的是理想,因为理想好比一面大镜子,若然摆在面前,一定照出魑魅魍魉的丑迹。
所以每次有理想主义的行为或人格出现,这卑污苟且的社会一定不能容忍;不是拳打脚踢,也总是冷嘲热讽,总要把那“屈原”硬推入汨罗江底,他们方才放心。
【读《人生》有感】相关文章:
读《人生》有感12-29
读人生有感11-25
读《人生的感悟》有感03-03
读《智慧人生》有感09-04
读《人生不设限》有感12-26
读《无人生还》有感12-26
读《黑白人生》有感12-26
读《人生贵在磨练》有感范文08-06
读《小公主》有感:荷花人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