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名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具有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怀才不遇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王勃《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冯唐”句:冯唐,西汉人,文帝时拜车骑都尉,景帝时出任楚相,后被免,屈居郎官小职。武帝立,有人推荐他,时已九十多岁,不能任职了,故史称“冯唐白首,屈于郎署。”“李广”句:李广,汉武帝时名将,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却始终投有立功封爵,最后被逼自杀。这两句大意是:冯唐老了已不能任职,李广多舛难以立功封爵。王勃是以冯唐、李广自况,说明身处逆境,才高命乖。现在可借以比喻政治上不得意而年纪已老,或很有才干却得不到提拔的人。
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唐·白居易《寓意诗五首》其一。寓意诗:等于现在说的寓言诗。地:本指生长树木的土地,借喻社会。尔:你。材:指豫章可作栋梁之材,借喻人才。天:借喻朝廷天子。时:机会。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上虽然生了你这栋粱之材,而朝廷天子却不给你施展才能的机会。寓言诗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它是一种诗歌形式。在言论不自由的社会里,作家常采用寓言的形式曲折地表达思想,作隐蔽的斗争。白居易被贬,做了左赞善大夫的闲官,这组寓言诗当是初闻被贬时所作。~两句以豫章自喻,情隐语悲,表达了地生我材,天不与时的愤怨。
唐代诗人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唐·白居易《放鱼》。四隅(yu余):四角,四边。这两句大意是:(被贬官江州时,地小官微,无由施展才能)好像是一条大鱼被置于狭小的池中,每一游动,尾巴就会触到池边。以鱼大而池小来比喻地小官微,表现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很贴切。可用来形容受条件限制,无由施展才能的处境。
唐代诗人白居易《放鱼》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忍:忍心,这里有硬着心肠的意思。浮名:指虚浮的功名。浅斟(zhēn真)低唱:指与歌妓、乐工一起饮酒吟唱。斟,往杯子里倒酒。这两句大意是:忍心把虚浮的功名,换成了在歌楼妓馆中喝酒唱曲的浪漫生活。柳永是一个“才子词人”,但参加科举考试却榜上无名,落第后,他在歌楼妓馆中寻访知己,过着“偎红倚取”、“浅斟低唱”的放浪生活。他对自己的怀才不遇忿忿不平,内心是痛苦的,辛酸的。这两句就是抒情主人公的不平之鸣,反映了满腹的牢骚和酸楚。
北宋词人柳永《鹤冲天》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见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知音: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昧》)。这两句大意是:想取出鸣琴弹上一曲,遗憾的是无知音欣赏,又有谁能解此中昧呢?这是诗人夏日纳凉时的怀人之作。时值夏夜水亭,明月东上,炎退暑消,荷风送香,竹露滴响,诗人多么希望能与友人共度良宵。可是友人不在身边,纵有操琴雅兴,却无知音之人,顿时兴味索然,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此名句可借以抒发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怅恨心情。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见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大道像青天那样宽广,唯独我却没有路可走。在写作上,这两句有三点值得注意:一,用道路像天一样宽广作为走投无路的反村,突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二,它是这首诗的开头,起势突兀,破空而来,使心中郁结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同时还能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三,它既是赋的手法,也是比的手法,使人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
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三首》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古诗·桔柚垂华实》解释:芳菲:指桔柚色香。相投:指投合人们喜爱。借桔柚叹息自己怀才不遇,久搁而变色。
无名氏《古诗·桔柚垂华实》
良骏败于拙御,智士踬于暗世。
晋·葛洪《抱朴子·官理》。御(yù预):驾驶车马的人。踬(zhì描):被绊倒。这两句大意是:良马失败于拙劣的'驾御者,才智之士羁绊于昏暗的世道。好马须有良御,智士须逢明世。再好的马遇到拙劣的骑手和御手也跑不快;再有才智的人生在暗世也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能,不能有所作为。这两句以“良骏败于拙御”作比兴,通晓易明地揭示了“智士踬于暗世”的悲剧。这种以浅比深的说理方法可以借鉴。可用这两句揭示智士不能有所作为的原因,也可用以抒发智士逢暗世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感叹。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抱朴子·官理》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战国·屈原《离骚》。忽:迅速。淹:久留。代序:指季节更相替换。这两句大意是:时光匆匆流逝啊,一刻也不久留,春去秋来,更相替换,年复一年。这是屈原有感于日月空流,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写下的伤时名句。名句记述诗人的感受,为抒发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情张目。~看似客观描写,实际上潜蕴着主观情志,含而不露,耐人品味。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离骚》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青袍:唐代八品九品的小官穿青色的官服。这两句大意是:你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人问起我的消息,你就告诉他们:我现在还穿着青色袍服,前程已经被耽误了。这两句和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相似。王诗是表示白己表里澄澈,光明磊落;刘诗是失意者说的牢骚话,借以抒发心中的怨愤,这种托人告语,借以抒情的表现手法,可以学习借用。
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箸(zhù助):筷子。茫然:渺茫而无着落的祥子。这两句大意是:放下杯子和筷子不饮不食,拔出宝剑看着周围的一切,心里茫茫然。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有可能被任用的时候,却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在离开长安时,诗人写下了《行路难》三首,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这两句写的是在友人送别宴上的情况。诗句通过鲜明的自我形象,表现了他激动不已的心情。“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展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澈愤。可化用来描写失意时或对某事虽有不平,却又无可奈何时的激动心情。
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唐·李白《粱甫吟》。白日:喻君王,精诚:赤诚忠心。杞国忧天:据《列子·天瑞篇》记载,春秋时,杞国有人担心天塌下来,愁得寝食俱废。这两句大意是,皇帝不体察我对国家的至诚至忠,一片丹心,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梁甫吟》是李白被唐玄宗“踢金放还”,离开长安后的抒愤之作。一两句直抒胸臆,把自己精诚忠贞、一心报国却不被理解,反被视为杞人忧天、庸人自扰的强烈忿懑,一股脑儿倾诉出来。怀才不遇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激愤,种种复杂感情都包含在这气势奔放的诗句之中,使读者仿佛感知到诗人胸中有一颗火热滚烫而激荡不平的心。
唐代诗人李白《粱甫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李白《将进酒》。这两句大意是:自古以来睿智彻悟之人总会感到寂寞,唯有寄情诗酒者能留下个好名声。此二句抒发诗人心中深广的忧愤。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实则是说自己“寂寞”,因他常以管仲、诸葛武侯自比;既然是感到“寂寞”,自然要长醉不复醒,自然崇尚饮者,说“惟有饮者留其名”。诗句集中反映了诗人“赐金放还”之后的愤懑及感慨。
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唐·郭震《蛩》。蛩(qióng穷):蟋蚌。苦吟:苦心吟唱,这里以拟人手法,将蟋蟀之呜叫声比作诗人在苦心吟诗。朱门:指富贵之家。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向富贵人家去苦心吟唱,因为富贵人家耳中充满着笙歌之声,他们是不会听你的吟唱之声的。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忠告蟋蟀的方式讽刺富贵人家笙歌满耳的豪奢生活,委婉地吐露出下层文人的牢骚不平,立意新颍而手法奇妙。可用来抒写封建社会的文人因自己的艰苦劳动不为上层社会所重而产生的不平情绪。
唐代诗人郭震《蛩》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宋·晏几道《蝶恋花》[千叶早梅]。横玉:指横吹玉笛。吹满地:指《梅花落》笛曲,暗喻落梅。无人寄:借用南朝陆凯从江南折一枝梅花寄给友人范晔的典故,这两句大意是:在横笛《梅花落》的曲子声中梅花纷纷落地,好梅枝无人折以寄远,使人长恨不已。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梅开,下片写花落。下片是:“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南江北,更有谁相比。~。”词中所写的江南江北没有什么花可与伦比的落梅,正是不合时俗的作者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小晏写梅吟志,寄托着怀才不遇的感慨及孤傲不群的性格。
北宋词人晏几道《蝶恋花》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宋·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却:副词,表示转折,这里有“反倒”、“竟然”的意思。平戎(róng容)策:平定敌人的策论,这里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十论》《九议》等很有见地的抗金奏章。东家:主人,这里喻指朝廷。一说东家为求邻,也可。种树书:指记述种树栽花之道的书藉。这两句大意是:想不到竟将洋洋万言的平戎策,换来了东家的一本种树书。关于这首词,作者曾写有一个小序:“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可见这是一首自嘲词,这末两句就颇有诙谐戏谑的意味。但在幽默的背后,却流露出作者难以掩抑的辛酸和苦涩。“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吟诵下阕,悲凉之气溢于纸背,千载以下,犹为作者的生平扼腕叹息。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鹧鸪天》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九泉:地下极深的地方。蛰(zhé哲)龙:潜伏在地下待机飞天的龙。这两句大意是:桧树的根直插到九泉也是直的,不曾盘曲,但根在地下,人不能见,只有蛰龙才能知道。诗人认为,桧树的根和它的树干一样,也是挺直的,但根在地下,无人知晓,苏轼借此赞美王复的才能和品德表里一致,劲节不屈,只是无人了解。这是常用的借物为喻的手法,没想到在“乌台诗案”中,当时的宰相王竟对神宗说:“陛下龙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蛰龙,非不臣而何?”给苏轼扣上“不臣“的可怕罪名,意欲置苏轼于死地,幸亏神宗还算明白,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与朕事?”才算没治苏轼的罪。从这里可见谗佞者的可恶,文字狱的可怕。可以此描绘老树的根,或借以抒写怀才不遇无人理解的抑郁情怀。
北宋文学家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宋·陆游《长相思》。皤(pó婆):白。直:通“值”。这几句大意是:虽有满腹诗书,却毫无用处,到晚年还是贫穷潦倒,只落得满面憔悴,鬓发斑白。写自己虽有报国壮志和超人才学,却不为统治者所重,抑郁不平。可用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长相思》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宋·黄庭坚《次韵几复和答所寄》。褊(biǎn贬):狭小。檠(qíng情):灯架。“短檠灯”为寒士苦读的象征。这两句大意是:地方狭窄,长袖不能随意舞动;寒气袭人,夜半空对孤灯苦吟。这两句写友人黄几复在岭南的处境。黄几复有才有识,却屈沉下僚,在偏僻的岭南小县任职十年,未能施展才华,纵然彻夜苦读,满腹经纶,也是枉然。所以作者“~反映他的遭遇,字里行间,蕴含着同情、不平之意。写怀才不遇可以借用。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准拟骑鲸,不然射虎,一吐胸中郁。
清·陈维崧《念奴娇》。准拟:打算。骑鲸:骑在鲸鱼背上。李白曾自署“海上骑鲸客”。射虎:汉代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这几句大意是:我准备去骑鲸,不然就去射虎,一吐我胸中的郁愤。骑鲸喻远遁海上,射虎喻建功边塞,前者遇隐,后者进取。词句在怀才不遇的愤慨中又溢出一股豪迈之气;用典抒志,词简而情浓,可以借鉴。
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埋入污泥中。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荼肆遇仁宗》。这两句大意是:白玉隐蔽在顽固的石头里,黄金埋没在污浊的泥沙中。这两句比喻贤能之士大志不伸,沉沦下僚,被埋没而不被人所认识。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开愁歌》。二十不得意:李贺二十一岁应府试,初试告捷,后有人以李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为由,说他应避家讳,阻挠他参加进士考试,堵绝了仕进之路。枯兰:枯萎凋谢的兰花。这两句大意是:我二十失意,那颗被揉碎的心,就像一株枯谢的兰花。兰花幽香、高洁,素雅,象征着诗人美好、正直、纯洁的心灵;兰花枯谢,正是那颗受摧残,被揉碎的心的生动外现。用香草比人格,屈原已开其端,但用枯谢的兰花比喻心绪愁情,却是李贺的创造,比得形象、贴切,又含义深厚。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见唐·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扁(pian偏)舟:小舟。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明朝披散着头发驾着一叶扁舟啸傲于江胡之间。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忧郁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表现了不屈的抗争。诗句十分逼真地刻画了这位伟大诗人的神态和心态。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见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此指想为国家人民做点事的人。材大:明指古柏高大,可作大厦栋梁之材,这里借指能干的人才。这两句大意是:有志于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不要怨愤嗟叹了,从古以来有雄才大略的人就难为当政者所用,岂独今日如此!这是杜甫借古柏自咏怀抱,表达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两句人、物双关,揭示出封建杜会不重人才,材大难用的本质。诗意寄慨遥深,诗风沉郁顿挫。
把吴钧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吴钩:古时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了(1iǎo):完毕。会:理解。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登临秦淮河畔建康(今南京)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这几句大意是:把吴钩从头到尾仔细观看,又把亭上的栏杆拍了个遍,没有人能够理解,此时此刻我登临赏心的真意。辛弃疾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济南,二十二岁时就在家乡组织抗金义军。成为叱咤风云的青年英雄。失败后率余部渡江南归,想在南宋施展抗金复国的宏愿。可是南宋统治者对他并不信用,使他屈沉下僚,报国的壮志无从实现。此时,作者南归已经七、八年,依然一事无成,一日他登临赏心亭,遥望北国被铁骑蹂躏的家乡河山,不禁悲愤填膺。再看看那曾经伴随自己冲锋陷阵的“吴钩”,此时竟白白悬挂在身旁,毫无用武之地。词人越想越激愤,他拨出腰间的宝刀看了又看,把赏心亭上的栏杆拍了个遍,这两个典型动作,宣泄了他胸中郁塞的悲愤不平之气。接若词人以“无人会,登临意”这一句冷峻的话,说明了自己的心意决不会被南宋统治集团所理解,报国的壮志决无实现的可能,悲凉之意,力透纸背。这种通过典型动作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唐·韩愈《进学解》。投闲置散:被安置在闲散不重要的位置上。分:名分。宜:适宜。这几句大意是:动不动就遭到别人的毁谤,名誉也随着受到损害。我被安置在(国子博士)的闲散位置上,乃是我分所应得。这是作者的自咎自责之词,其实是对自已有才德而不被重用表示不满的反语,寓否定于肯定之中,说的全是牢骚话,反话正说是一种艺术手法,运用得体,能使行文生动有趣,幽默含蓄,增强文章的讽刺力和感染力。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清朝学者陆惠心
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伴风月,管理莺花。
元·马致远[大石调·青杏子]《悟语》。这几句大意是:老天爷给我一生放假,要我主宰风花雪月,陶醉于自然。马致远怀才不遇,寄身田园,却故作旷达。他希望生活于与世无争的大自然里,领略自然之美.使不平静的心境达到暂时平衡,沉浸在“宠辱偕忘“的心态中。以上几句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余,何至以身为子娱。
宋·苏轼《鹤叹》。如寄:好像是暂时寄居在天地间。良:确实。畸(jǐ基)孤:孤独,不与众人相合。胫(jìng径):腿。阁:通“搁”。少许:很少一点。子:你。这几句大意是:我的一生实在很孤独,好像暂时在天地间寄居,三尺长的腿上放着瘦瘦的身躯,低头啄取得少一点食物就已足足有余,何至于拿我自身来博取你的欢娱!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鹤的口吻说自己处境孤苦,所求极少,不甘供人娱乐,实际上有着明显的寄托意义。可用来咏鹤,或用来抒发怀才不遇而决不随俗浮沉的心情。
【怀才不遇名言】相关文章:
怀才不遇名言3篇11-17
怀才不遇的诗词名句12-15
感叹怀才不遇的职场故事01-28
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经典美文05-25
为什么怀才不遇的总是我励志文章09-03
怀才不遇的作文六年级话题作文07-24
感恩的名言名言02-22
名言创新的名言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