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归宿人生感悟
感悟文章一:
寻找灵魂的归宿
十二月月初,尽管业已错过了路遥去世20周年的祭日,但这并不能影响我去探寻他的艺术性命的感召力的所在的,因而我是不能因此再次错过的。
关于路遥,第一次知道他大概是在1984年左右,那个时候,一部叫做《人生》的电影,在全国刮起了一种青春躁动的热潮。高加林和刘巧珍两个人的杯具式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唤醒了沉睡着的年轻人的思潮。
之后所知的路遥,已经成为我精神上的人生座标。《平凡的世界》又让我重新认识了路遥。当我重新再看到有关他的文章和著作的时候,他已做古。记得一位叫宇航的人写了一本《路遥在最后的日子》。大概写了他陪路遥走过人生的最后岁月。我才知道,路遥辞世了。一时,我感到难以言状的惋惜和遗憾。
令我一向不能释怀的,是路遥那种近乎自残的创作方式,那种殉道式的文学态度,那种文学艺术的高尚的灵魂所产生的巨大震撼。也许,这是谁也不能够轻易的就能诠释的。也许正是正因如此,才更加让我对这位在黄土高原中诞生,并以黄土高原的雄伟的气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自我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包括我在内的那个时代的人们。
久居闹市,厌倦了一些世俗的纠葛,还有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流浪,我就是时时以流浪者自居。因而,我更加崇尚,或者说是追崇一种洒脱的灵魂漫游。而影响我的这种思想的,大致与我钟爱鲁迅先生和路遥的作品有着一丝丝的联系吧。
也许,你不到那里,就永远不能体会到什么是沟壑交错,什么是荒芜。这一道又一道疏密相间的沟壑,这种折射着一种豪迈与粗狂的质朴,你的虚伪,你的所有的外衣完全能够撕扯的丝毫不留。也许,只有在那里你才能够寻找到真真正正,纯纯净净的灵魂的所依所在。于是你也许会似懂非懂的明白了路遥身上的那种超脱世俗的人格魅力的所在。以及潜伏的那种对人生,对艺术的态度的根源所在。顺着这沟沟壑壑,沿着这沟畔,独自行走。感受那些无名的矗立着的枝干,你会发现,灵魂原来能够纯净到这种境界,它除过季风的摇曳,它能够在寒冬的晴日里,直矗矗的戳到天宇的顶端。正因这个时候它是完全的裸露,撕去了绿叶的陪衬,它完全能够自信的展示着自我裸露着的肢体,如同这绵延不绝的沟壑,赤裸裸的黄土,滋生着一季又一季的绿色。我沉思着,我想那个被父亲以“不久就会接他回家”的悲哀的谎言欺骗了的,那个年仅七岁的路遥,满眼噙含泪水的时候,是不是也曾感受到这种惨痛的失落。
大致如此吧。我想。
从榆林南下,一路看到的是,沙漠里的星点儿的生机,更多的是荒草带给视觉上的荒凉。但是天还是很蓝的。一些白云挂在天宇。西天的一些云彩似火的红。在长途车上,你是无暇顾及这些的。然心中有佛处处佛。一些属于自我的完美的东西总是能够勾起人的无限的,追求完美的向往。
一路走来,米脂、绥德被甩在了身后。及至过了绥德,我总认为很快就要到清涧,那片孕育出伟大的灵魂的黄土地。然汽车似乎与你作对,总是迟迟的不能到达。慢慢的,车辆就从黄昏行驶到了夜晚。公路上的车辆的灯光就像饿狼的眼睛,使劲的张着。忽然,我发现路边有一个标志。路遥纪念馆向前500米。哦。这就是到了路遥纪念馆了吧。汽车是无法停留的。于是,路遥纪念馆连同那个提示牌很快的就被甩在了身后凝重的夜幕之中了。
头很疼,疼的都有些不愿意张开眼睛。身体有些疲惫,即便如此,我仍旧在想竖在路边的那个提示牌以及路遥纪念馆。除过那个提示牌,我在也没有在凝重的夜幕里看到和路遥有关的任何的物事。
清涧县城很小,小的几乎随便走走都能走完这个隐藏在沟壑里的县城。下了车,在夜幕中无法辨别东西和南北了。正因是冬季的异乡,因此不敢在街头逗留。但是身上有没有钱了,不知道这个地方住宿是不是能够刷卡,因此务必赶快找个自动取款机。但是我转了很久,倒是看到了自动取款机,只是很少,而且取不出现金。我神情茫然的走在这深沟里的街头。为了急于栖身,我务必用身上仅有的钱尽快找到住宿的地方。街道上是很冷清的。偶尔有几个年轻人,都是匆匆的走过。那些在旧社会被称之为车夫的出租司机们,把车停留在街头那些KTV或者宾馆的门口拉生意。对了,下车后我发现,这个不大的县城,招待所和KTV是蛮多的。开始我有些纳闷,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招待所怎样就那么多,几乎是随便放眼都能够看到招待所之类的。还有就是那些五光十色的,不停的闪烁着的KTV的招牌。那里面的信天游大概远没有沟畔边上的信天游那么的豪放与粗狂。我想。
我想路遥大概很少有那里的生活体验的。正因他在不谙世事的时候就被父亲送给了伯父。但是那里是构成他性命的根源。那里的黄土孕育出了他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性命,却无力成就他恢弘的人生志向的飞越。
在这个狭长的县城里,我找了一家很不起眼的招待所栖身。晚上,我简单地盥洗一下,就匆匆投入到夜晚的工作之中。及至深夜。
大概是源于冬季的缘故吧,小县城的天似乎亮的很晚。五点多睁开睡眼,便不顾惊醒尚在梦中的宾馆的前台,径自推开宾馆的门,站在了黑压压的大街上。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不停地奔跑着的货运车辆,带着它们那呼啸着的喘息声,飞一般的从眼前掠过。看着空空如也的大街,少了些情趣,加上这深沟里的夜风的侵袭,我不得已就又折回到屋。看来早起未必是件好事情。首先你要忍耐这种无人大街的寂寞和寒冷。
烧了些开水,就这样白开水的喝了几口。这多少有些不习惯的。我是喝惯了茶的。然在那里是不能的。我掀开窗帘,竟然看到一轮残月似勾,悬在西天。我着实有点按耐不住心血来潮,望着如沟的弯月,静静的期盼着东方的拂晓。
我向来厌烦等待,这样有点百无聊赖的等待简直是一种折磨与煎熬。许久以后我竟然趴在桌子上睡了一小会。天,居然亮了。
由于时刻安排的比较紧张,匆忙中自顾的抹了一把脸,径直背着行囊走向汽车站了。
清晨,人们把自我像粽子一样,包的严严实实的,急匆匆的穿梭在寒冷的清晨的大街上。一个推着车子叫卖豆腐脑的小贩,冻的紧紧的缩着脖子。我不及顾及这些,坐上了前去目的地的班车。
寒冷的早晨,班车上的人们大都都缩成一团,虽然车内有些暖气,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温暖的需要。我找了一个紧挨着窗户的座位,缩起了身子。耳边听见班车轮胎轧过结冰的路面,发出锃鋥的响声。
班车过了石嘴驿,我估摸着差不多要到路遥纪念馆了。就给司机叮咛,到了纪念馆让我下车。
下车后,初升的太阳绽开着笑脸儿,但却感受不到应有的温暖。晴朗的蓝天让人有些怀疑是不是像照片一样的被P过。只是眼前的一切会告诉你,你所看到的是真实的蓝天。你看到的沟壑依旧是那么的亲切。眼前的路遥纪念馆的铁栏杆门却是锁着的。倒霉。我自语着。看着馆内没有人员的走动,我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心中便很失落。
此前从相关方面获得信息得知,路遥的家就在纪念馆对面。于是,我就径自爬上一道坡。来到一户人家屋前,大声叫了声老乡在家么。一位妇女从窑洞里掀开窗户里面的窗帘,向外张望着:胜嘛事,浓厚而颇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让我多少有些听不大明白。我想路遥的口音也大致如此吧。这让我多少有些距离。女主人走出窑洞,我上前说明了来意,女主人对我说,门关着你喊几声,大冬天人们都缩在房子里,你敲几下门就会有人出来接待的。
我向女主人询问路遥的旧居在什么地方。她顺手指了指她的隔壁,那就是路遥的旧居。这让我很是意外。我居然误打误撞的走到了路遥旧居的邻家。但是事后得知,那里是路遥的家人之后在国道边新建的窑洞。
路遥的邻居告诉我说,她很少见路遥的,还是那年拍《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的时候见过一次路遥。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她的这位邻居。此刻的旧居很久都无人居住了。
我是从路遥的邻居家翻墙到了路遥家的沿畔上的。我很懒,不愿意下那个大坡,然后再上一个大坡的。这是一户传统的陕北气味相当浓郁的院子。一个不大的门楼,伫立在蓝砖砌成的围墙的西面。门是开着的,我径自的走了进去。
院子向南有三面窑洞。最东面一间门上还写着路遥家的一个牌子。透过已经残破的窗户,窑洞里面已经是灰尘淹没了一切。阳光透过带着格子的窗户,把一缕阳光斜洒在无人居住的窑洞里面。
院内有三棵枣树。一字儿并排的站立在院墙的一边。据他的邻居说,路遥没有在这个院子生活过。他早年过继给延川的伯父。只是之后回清涧的时候就住在那里。
这个不大而又整洁干净的院落,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窑洞窗台上排放了一排空着的桶装方便面盒子。大概是来那里参观的人留下的吧。
从路遥家出来,我再次来到路遥家对面数米之遥的纪念馆。这时正好一位工作人员出来,见到访客到来,就打开了门。热情的馆内工作人员先是让我进屋烤火取暖。寒暄之后让我进馆参观。
进的馆来,首先是路遥的一尊雕塑。我朝着塑像深深的鞠了三躬。我仰慕已久的,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的文学巨匠如今却成为一尊雕塑。心中遗憾之余,有些悲怆了。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的展馆,详细的以图、文、实物、乃至雕像全面的说了路遥伟大而又平凡的生命。在纪念馆内,陈列着许许多多的路遥遗物。在众多的展品中,有一封林达写给路遥的信件。是交待有关家务的一封家信。信的开头写着:“遥”,落款为“达”。路遥与林达的结合,与他从事的神圣而又及其艰辛的文学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是时,林达以笔名“程远”以前出此刻文学创作的阵营中。此时,我有意识的或者是无意识的将路遥一家人的名字排列开来。路遥、程远,乃至他们的女儿路远。——路程遥远,一家人的名字都凝聚在这四个字中,凝聚了多少路遥对人生完美的向往和憧憬。
我在试想,这究竟是上苍刻意的安排,还是一种纯粹的巧合,让婚姻成为他性命最后的一个纠结。林达与路遥最终的分道扬镳,个中原委咱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路遥对林达的情感没有过变化。这一点在宇航的路遥在最后的日子里有过一句带过的描述。就是路遥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和宇航闲聊时说过一次。言语间路遥有一些无奈与失落。出门时,我再次转过身,面向路遥的雕像再次的深鞠三躬。馆内的陈设能够说是近乎完整的。但是我却想从黄土的气息中寻找有关路遥的故事,哪怕是一丁点的以前的痕迹。
从纪念馆里走出,我想透过另外一种方式去寻找路遥。
在路遥纪念馆以东一百米之处,有一个小山岔,顺着这个沟岔向里面走,还住着几户人家。我信步去搜寻,寻找路遥的性命的根。
顺着沟道往里走,在沟道阳坡的一面分散的住着几户人家,我翻过沟,越过已经结冰的小河,走向一户人家。还没有到门口,主人家的狗就开始狂吠,尽管我大声的问候家里有人没,但是我的喊叫声淹没在狗吠声中。大概是听到狗叫声,院子里出来了两位老人,见来了生人就问我胜事?我说我打听一下路遥家的老院子。老人用手指给我指路遥的老院子的地方,看我听不大明白,老大娘索性说带我去看看。望着老人健硕的身姿满脸的容光气息。我心里感谢不已。在与老人攀谈的时候,老人拍着胸脯说,她和路遥的父亲是姑舅亲。算是路遥的长辈。
天……,此时我仰望蓝天,感慨不已。路遥,莫非你对每一位拜会你的敬慕者都是这般的护佑?让陌生的访客在你的亲人和乡亲的指引下寻找你那摇曳在天宇的灵魂。
把我引到路遥家后,老人指着几孔已经破败的窑洞对我说,中间的这面窑洞就是路遥家的。路遥的几个叔伯的窑洞就是隔壁的,同样荒废了的窑洞。老人走后。我一个人伫立在这个已经残败的院落。院子前面是荒草在冬日里无力的摇曳着。尽管有着晴朗的阳光,但仍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路遥的老院子已经很是荒芜了。面向南一面并列着的四孔窑洞中,中间那面窑洞属于路遥家的。那也就是路遥呱呱坠地的地方。他就是从这个地方来到了这个再也不能平凡的世界。
院子的对面是道沟,沟底是1条小河,时下业已冰封。河道里有着许许多多的柳树。无力的把自我的枝丫伸展在冷冰冰的阴暗着的沟道里。也许,那里在春天或者夏天乃至于秋天,是不是一个葱郁的,饱含着极强性命的地方,我想。童年的路遥,是不是每每站在这沟畔上,想象着山外未知的世界。
走出沟道,望着一些聚集在一齐晒太阳的路遥的乡亲,让我极力的想从他们身上寻找路遥身上所具有的像黄土般的淳朴的艺术性命力和感召力。然而,路遥,只有一个。
清涧孕育了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性命。但是,这个伟大而又平凡的性命的成长里程,却是在距清涧百里之外的延川。清涧与延川之间的这段路程,像一道深深的伤痕,永久的镌刻在路遥毕生的心底。那是一种带有灼痛般的经历,它让路遥终生难以忘怀……
在延川,和路遥相关的人和事很多很多,那里有路遥领悟的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之后参加工作的同事。乃至他初涉文坛时的'《山花》都是诞生在这块同样处在沟壑之间的黄土地上。
路遥笔下的那个延川县的十字街头,如今早已换了容颜。往日的萧索已经被晨练的人们彻底的打破。如今已经成为延川县城人们晨练的地方。
冬日的陕北,太阳总是那样的迟缓,依稀可辨的晨曦下的广场,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们,他们在那里跑步、晨练,中午时分,人们在那里扭秧歌,唱着信天游。享受着似春的暖阳。为了不再重复人们熟悉的路遥,我决意不再追索那些已为人们熟知的有关路遥文字。也许,我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重蹈覆辙,但我想我会竭力的避开熟悉的视线的。寻找哪怕是一丁点的鲜为人知的路遥。踏着冬日的晨曦,我在匆忙中又一次的开始了下一站的灵魂的搜寻。
正因地理不熟悉,出了夜宿的招待所的门,我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路遥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沿着210国道,出租车大概行驶了二十分钟,我就站在了郭家沟的对面。顺着沟道远远望去,只见路遥的延川的家就在沟道口的路边的半坡上。冬日里的山沟里很少看见行人,顺着坡路向东,1条延续至今的土路,越过一座小桥,继续向前不远,就是路遥的家。
在一面向西的半坡上错综坐落着几孔窑洞。路遥家的窑洞是用围墙围起来的。我顺着用石头垒起来的斜坡上去,就到了路遥家的门口。从不高的院墙向里看去,窑洞似乎是新近粉刷过的。窑面的泥墙很白,很干净。门口有块路遥故居的石碑,两侧各有一颗大概是新近栽植的松树。由于我只是一个冒失的访客,当我站在路遥家的时候,门上的一把锁拒绝了我的造访。于是,我就在路遥家院墙以外的坡道上游动着,企图遇上路人或者附近的人打听一下状况。站在门口,对面是一道沟梁。冷清、空寂的沟道很少有人飘过。我很是失望。
沟面上的杨树们以及其他我叫不上名字的树木,直挺挺的矗立在哪里。早晨的阳光冒过对面的沟卯,将一缕略带寒气的阳光斜洒在这些树的枝头上。显得有些冰凉。我想,就在这道沟沿上,路遥的多少次望着这亘古不变的黄土沟坡,也许,那个时候的他会经常站在他家门口的那棵洋槐树下,望着对面的沟坡,编织着那个未来的平凡的世界梦想。
清晨的寒冷足以让人感到寒气逼人。而在十几年间一向生活在那里的路遥不知道是怎样熬过那些艰难的岁月的。而他的养父母,所承受的艰辛远比路遥深彻的多。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对于路遥,也许这些苦难就是上苍赐予他的最大的精神财富,正因苦难,才使得他最终以自我的苦难完成了平凡的世界里的人们对苦难的而一种诠释,并为之打开了1条通向光明的前景。这两面窑洞,也许无法来承载路遥完整的人生,它只是为路遥积淀了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冲刺的原始动力的一段涅槃的炼狱。
坐在路遥家门口的洋槐树下,应对一位创造了巨大的精神动力的文学巨匠,思绪总是那样的萦绕不绝,心中那股无法释怀的对他的情感依旧是那样的沉重。
我想了解更多,哪怕是被别人多那么一点点,我也不会放下。我总想走进去看看,看看路遥生前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他的那位极其平凡而又伟大的养母的精神所在,甚至是这窑洞上方萦绕着的灵魂。
久久的守望并未让我遇上路人,我只好顺着路遥家往沟口折返,在沟口遇到了一位正在发动机动车的老乡。在我说明来意后,这位憨厚朴实的路遥的乡亲告诉我,门上的钥匙由路遥的三弟王天云掌管着。他就住在河对面的国道边,并为我拨通了路遥三弟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对路遥的弟弟说明来意后,他让我稍等片刻,他即刻就过来。
挂了电话,我就又转回到路遥的家门口。我在猜想路遥的这位弟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相关的资料上了解到,路遥在清涧县还有一位弟弟王天笑。但是我未能结识。他的这个弟弟目下在做什么,我不得而知。站在沿畔上,默默的,或者说是静静的等待着。许久以后,一位满头花白的头发的,看着和本地的农民丝毫没有异样的人向路遥故居这边走来。当这个人走到我能辨别清晰面孔的时候,我确认他就是路遥的弟弟了。他的眼睛,他的鼻子,和路遥很像。只是脸上多了些被黄沙吹过的坚硬的痕迹。在确认就是我来自西安的访客之后,他为我打开了门,并带领我走进去看了两面窑洞。
路遥家其实只有这两面窑洞。在路遥正式参加工作之后不久,他的三弟就从清涧迁移了过来。路遥的伯父(养父母)终生没有亲生儿女。因此他的三弟又在他工作之后承袭了他赡养老人的义务。
窑洞里面至今还有锅碗瓢盆,只是很久没有人用了。路遥的养父母去世后,那里就再也无人居住。只是不少来自不一样地方的拜访者会经常前来参观。在另一面窑洞里,悬挂着路遥不一样时期的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了。
我原本以为,作为路遥的弟弟,此刻最起码生活的很安逸,然而不是的。路遥的三弟王天云很是随和友善。王天云并没有路遥的功成名就而荣华富贵。他和普通的陕北农民一样,过着很平淡的生活。如今他已是有了外孙内孙的人了。他说,儿女们都在县城打工。自我和小儿子在一齐生活。过着再也普通但是的陕北的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生活。这让我对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话有了重新的认识。
路遥,给他的女儿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对含辛茹苦养育他的养母几乎也没有留下什么。对生身父母也是没有留下什么。至于他的兄弟姊妹,更是什么都没有。天云说,当时他建窑洞的时候,哥哥路遥比他还穷。
一个享誉文坛,撼动了成千上万读者心灵,被誉为陕军东征旗手的著名的作家,居然赶不上一个农民兄弟富有,况且,他的弟弟也只是在黄土堆里刨食的庄稼汉。难道这就是咱们心中那位文学巨匠的现实生活吗?然而,这一切,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路遥,平凡而又贫瘠的路遥。
谈到路遥的妻女,他似乎言语少了许多。他说侄女忙,很少联系的。他的嫂子,路遥的妻子林达,也很少联系的。他只说了,那个时候,北京下来的知青很多。
望着徐徐升起的太阳光辉,洒满了路遥家对面的山坡,处在阴面的路遥家正因少了烟火,仍然显得有些冷寂。路遥家门前的小河,被一层厚厚的冰封锁了暗暗流动着的河水。这个以前被热血的文学爱好者视为精神高地的地方,在二十多年的风雨之后,是不是有点衰老了呢?
在清涧县纪念馆的时候,工作人员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路遥的养母是一位很伟大的母亲,即便是在清贫的艰苦日子里,她仍然不遗余力的让路遥去上学。为了不让贫寒伤损路遥的那仅有的尊严,她经常把晾干的干粮趁着天不明步行数十里背着人多的地方送到路遥手中。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让人心酸。也正是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在用一种最为朴实的,充满了绵绵爱意的情感影响着路遥。在清贫的日子里,即便是路遥成名之后,老人依旧过着那种清贫的生活。她是世界上以为很富有的母亲,她的富有,就是养育了一位影响了一个时代,乃至后世的巨人般的儿子。
路遥以前这样对宇航说:”你不知道,我听人说我妈给人说,我家路遥,吃饭用的是银碗,桌子也是银的。红格艳艳的红地毯从楼上直铺到楼下。你们想要见我家路遥可难哩,楼下有两个站岗的,都拿着矛子,还有红缨缨……
多么质朴的老人,多么富有想象的,可亲可敬的母亲。儿子是她的财富,作为母亲,唯一的也只能是向村邻们炫耀了。
从路遥三弟王天云家出来,我开始走向这次寻找灵魂归宿的最后一站—延大后山的路遥墓。哪里是凝聚路遥魂魄的地方。
延安大学,与路遥有着不解之缘。一九七三年,路遥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延安大学。在此之前,他在和北京知青的接触中,让他就对山外的世界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他开始放眼黄土高原以外的世界,也坚定了他对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的信念。延大的四年生活,不管是从文学艺术的实践,还是思想的升华,乃至于成熟的文学理论的构成都是一个用心地推进作用。同时,他也是从延大开始起航,走向了专业的文学创作的道路。1995年路遥去世后三周年时,路遥被安葬在延大的后山。
中午时分,到达延安后,我就径直走向延大。走进延大的大门,看到的是辛辛学子们来往于教室与图书馆。当初的路遥,远没有这天的大学生们这么优越的环境。但是,那个时代的延大却孕育出了一个文学巨匠。
透过询问,我穿过教学办公大楼,走向学生宿舍楼后面的1条小路。顺着不宽的水泥路,缓步慢行。我想这是就应的。放慢脚步,唯恐惊醒大师的灵魂。我想若是路遥真的有灵魂,那么,这条路他是必然勤走的。
原陕西省作协主席陈忠实曾说,路遥的《人生》,是他在那个时代所看过的小说中心灵最具有撞击的一部小说。也许,是对于诸如陈忠实这些文学大师们的崇敬,乃至于拜谒路遥,心中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敬畏。而无论是在路遥出生的窑洞,还是纪念馆内的展示,还是郭家沟那两面如今已是人去楼空的窑洞,每每会有一种或许是心酸,或许是亲切,或许是被他那种精神融化的泪水盈满眼眶。因而,缓步拾阶而上,甚至刻意的不走路中央,都是对路遥的一种情感渗透其中。
这是1条狭窄而又很陡的坡路。刚刚穿过锅楼房,还没有走得几步,就感到浑身发热,气喘吁吁的了。我想起了装修房子前夕,路遥从作协到省政协兄弟姐妹家去的时候,短短的一截路,他竟然歇了三次。回来后对兄弟姐妹说,身体满不行了。也许,那是路遥对热衷文学者们的一种考验吧。只是这路,着实的陡。大概源于我久居平原,没有走山路的经历吧。
这条水泥铺就的山路,有的地方铺了台阶,有的是顺势铺的水泥路面。等我快到后山极尽的时候,我的目光穿过冬日里干枯的树枝或者是荒草,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他墓前的塑像。立时,有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的使得我心血潮涌。也许,我已经能够感受到那颗业已停止了跳动的心脏的跳跃。这大概源于我一向在追寻大师灵魂的归宿吧。为了这种搜寻,我又每每生出一些畏惧。又期盼他的灵魂有所感召。
这是一座三面向阳的山头。路遥的墓地就坐落在这四五十平方的一个平台上。墓前,尚有一些带有挽联的,已经干枯的花篮,还有几束塑料鲜花。已经干枯的花篮上的花草被阵阵的山风吹得沙沙作响。坐在路遥墓旁的石凳上,我深深的凝视着路遥的墓冢。这,就是他性命最后的聚集所在。这,就是那个以前轰动文坛的文学大师性命的句号?性命,在自然世界里的轮回,最终却是一抔黄土淹没了以前。
坐在路遥墓前,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从石嘴驿的王家堡那一荒凉的窑洞,到眼前这用石头堆砌的墓冢,路遥的生命,竟是这般的酸楚。他从黄土地中走来,复又回归到黄土地中。
是啊。他就应安息在此,安息在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原。而存在并被延续着的是他伟大的文学精神和无法跨越的艺术高地。也许,我无法从这几天来所有接触过的物事里寻找到那种我想要的一个答案,我只是在这几天一向处于动荡不安的思想中重复着一个已经被人们熟知的伟大的作家的以往。而那个也许至今伏案疾书的路遥,却已同深夜北斗星,在黑暗中闪烁,在继续燃烧者自我,点亮了一盏又一盏人生道路上的灯火。
我该离开你了。路遥。在你笔下的人生,依然在继续着。我也无法停止平凡的世界里行进的脚步。我站起身,走向路遥的墓冢三次鞠躬,表达我,一个你笔下的,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对你崇高的敬意。
路遥远远的走了。走得那么的匆忙,以至于我还未曾与他谋面。而在他的身后,是路遥的精神,和他在文学领域所构成的不落的灵魂,将一向并永远的影响着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咱们的人生。
路遥,游曳在天宇间的魂魄,可曾依旧步履匆匆么???
感悟文章二:
灵魂的归宿
在西藏,每一座雪山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在路上,每一片湖泊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在天堂,每一个灵魂都有一个永恒的归宿。
午后,漫步在熟悉的河畔,
温暖的阳光撒下!
慵懒中稍带凉意!
似乎很享受这乡村独有的宁静,
少了城市里的聒躁与喧哗!
人们三三两两的谈笑着…
偶尔微风拂过脸颊,不经意间有了些伤感!
难道其究…
或许只有在这熟悉的地带,才会真正放开自我!
这是儿时嘻戏玩耍的地方啊…但此刻一切都变了!
空旷的草地早已被水淹没…那是很遥远的回忆了…
一幕幕仿佛发生在眼前!
任长发遮住眼睛,不让满眼的哀伤无处躲藏!
尽管如此、
但还是每次受了伤之后心中装满了疲倦与委屈,就会来那里蹲一下!
像委屈的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母亲…
我的记忆已开始模糊…隐隐约约…
…前面看到两三个放牛娃在山谷草地开心的玩耍…
笑地那样的无忧无虑…
我要拿什么…
来挽回以前的完美与期望!
青春的脚步渐行渐远,
还有多少梦想能够放飞…
只是…又一年过去了…
下一个季节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而我也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改变很多…唯一不会变的:
是这潺潺的流水声,和这深深爱着的土地…
图书灵魂的归宿说、书评、论坛及推荐本书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墓中是令人敬仰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上产生过影响的人物。他们苦辣酸甜的生平可向后人带给人生的启示。二、墓。
灵魂归宿,游戏魔兽争霸里兽族的建筑物,在灵魂归宿能够训练萨满祭司和巫医。萨满祭司的闪电护盾和嗜血术,以及巫医的静止陷阱和治疗守卫都在那里研究。也是一。
性命总会以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方式,找到1条路,通向一个能够让灵魂栖息的地方。而这一部,他用了一种更为惨烈的方式,用1条悠长的血路,去寻觅灵魂的归宿,抵达心灵的家。
感悟文章三:
灵魂归宿感
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内心已经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微妙的心理演化过程,在心底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从对晓露的执著而演变成对你的转移,在沉积了6年的悲苦与惆怅的情感,似乎被你的开朗与善良敲开了尘封之门,并悄然地走进了我的心扉。其实我跟晓露相处的但是短短二十来天,而为何能够令我如此地怀念,长达六年之久还是能够每每想起感慨不已,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是我爱上了这样的感情。自小我就饱受坎坷,我从来没有与自我钟爱的人在一齐过,更别提什么恋爱了,连婚姻都建立在生活所迫的基础上完成了人生使命,于是总感到性命中最缺憾的并不是财富,而是感情。晓露在我人生事业中最低谷的时候相逢了,那时候我穷迫潦倒,四处飘荡,为实践理想,也为了生活路经金华,偶然的相逢,使我必然地爱上了这么一个纯真又美丽的女孩。经久人事的我尝尽了人生的沧桑,当内心对世间的炎凉充满了无奈与仇愤的时候,她就如同甘露洒在了我的心间,那时候感觉到很愉悦,很甜蜜。然而,在我从小就无数次假想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梦中情人,她最后出此刻我的生活中时候,可生活的潦倒这个十分残酷的现实步步逼迫着我缩短这场性命中第一次的感情剧场,就好像制片人经费不足而要缩短电影剧情一样那么辛酸和无奈。我清楚地知道自我
终将会失去,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爱意,一向到自我离开的那一天,看着她眼角泛起的泪花,我十分地痛恨自我的无能和懦弱,毕竟美丽的感情也需要金钱才能够维护和持续的,空着肚子谈情说爱,只会越谈越糟糕。这些年来我怀着歉疚和辛酸,无数次地奔波在创业的路途之中,足迹大江南北却无一席之地,颇感迷惘之际,就索性到了义乌去经商,以求还能见到晓露。男儿立志成就事业,而难却儿女恩情,虽然在义乌三年,但是咱们再也没有相见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时刻,我才明白了以前沧海难为水的含义是什么,正因彼此爱过,咱们不可能成为敌人,正因彼此伤过,咱们也不可能成为兄弟姐妹,咱们成了真正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想这辈子已经无缘再见一次面了。她成了我性命中一段短暂经典的插曲,我的心底一向怀念她,在我困苦的时候,在我寂寞的时候,我总要以此来激励自我,来安慰自我,就这样冥冥之中,她成了我的一种精神依靠,能够称之为“灵魂归宿感”!
在没有遇到你之前近些年,我已经比较注重于对人生的参透和佛学的明白,亦可明白为道,不想再沉沦于红尘之苦,却偏偏遇到了你,虽然你不是美貌超群,但是你的善良和淡定却深深地令我吸引,你的开朗和乐观也同时逐渐地化解了我多年的淤积,你的温柔与善解在我的内心肆无忌惮地横行流窜,使我控制不住地钟爱上你。我不知道这样貌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然对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无,我不在乎世人对我的看法,也不在乎世俗观念,但是我在乎这样是否会给你带来伤害,因果循环的业报,使我沉沦苦海多年,我又安能忍心使你也遭此磨难!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和你联系,和你相约,情绪矛盾到了极点,困惑了很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区分这样的情感该维持在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合理的,天地之间是否真的有一种男女之间的关联叫做红颜知己呢?我该怎样来爱你,我亲爱的宝贝!
【灵魂的归宿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灵魂的奢侈人生感悟07-23
文字灵魂的归宿优美散文09-17
灵魂的归宿作文600字09-09
幸福是灵魂的歌唱人生感悟12-15
最质朴的灵魂人生感悟12-11
对语灵魂的人生感悟03-31
寻找灵魂的归属人生感悟04-07
拥有灵魂的归宿高中作文09-17
真正的苍老是从灵魂开始的人生感悟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