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也曾因为内向而自卑的人生感悟
“内向”这个词,是稳定镶嵌在我的人生履历上的。
自小如此。我痛恨公共场合的发言,众人的目光齐齐打在我这边,会烧起我脸颊的一片灼热;
我一边出口,会一边为措辞胆战心惊,生怕声音打着旋儿地飘到别人耳边,最后却落实成日后被嘲弄的谈资。
想缩在人群的边缘裹衣角,任别人张狂发言,制造热闹。
我不出头。
朋友也说,她打小就内向,不想给不熟的同学借作业抄,但又实在不好意思开口拒绝。
性格一直延续到现在,她在广告公司实习,很努力地适应职场,仍然会觉得跟只见过一两面的同事打招呼很费力。
简单的几句寒暄,她也无法自然地抛出,再待对方轻巧接住。
内向的人都慢热。
其实看见别人三两扎堆,我也想凑上前,奉献八卦佐料,但我怕别人觉得唐突,依旧站远观望。
其实身处在陌生环境,我也想发光放热,迅速打成一片,但我不懂梗,不插话,不知如何融入。
其实有了喜欢的人,我也想大胆追,打出猛烈攻势等他接稳,但我不敢,我连单独给他发“晚安”,都怕他心里生怪。
内向的人,纵使心里揣着火炉,也不敢找人摊开散热。
对于他们来说,表演热忱太难了,敞开情绪太难了,展览自我太难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同性格所受的待遇并不平等。
内向时常同自卑挂钩,因为从小到大,总是外向的孩子更受周围人的偏袒,无论在同龄抑或长辈面前,他们都是宠儿。他们被更多目光浇灌,得到更多的青睐与垂爱。
于是无孔不入的成功学,拿“内向”这一性格开刀,劝诫你游走人际要圆滑,搬弄得来漂亮话,违心奉承也行云流水,改善人生品质全靠热乎乎的一张嘴。
跟很多内向的人一样,我也试过。
为了获得共同话题,强迫自己去看并无兴致的韩剧,只为了别人讨论男神的吻技时能插一嘴。
为了升职加薪,告诉自己要学会高超地赞美领导,只为了在暗伏硝烟的办公室政治里求得一隅生存。
为了更好地抛头露面,鼓励自己去学交际与演讲技巧,只为了或许有朝一日跟几位了不起的某某相谈甚欢。
确实有改善,但我会在不情愿的交流完成后,变得非常疲惫。
逐渐我才明白:内向是我人格的一部分,硬要掰成往外的,不是做不到,只是会很难受。外向让我不舒服,因为它不是我的本心。
有人只想获得一整间的掌声,就一定会有人,只想在观众席里安静地听完发言。
人的性格,其实很难改变。内向的人可以变得更外向,像我,现在可以跟不太熟的人也插科打诨,但最终还是更喜欢结交几位话不多的挚友,简单陪伴就好,不用妙语连珠,不用觥筹交错。
真的不用。
我认识一位姑娘,非常内向。她上台做一次PPT演讲,毛衣都能汗湿一半。她曾经抱怨讲,自己肯定完了,学不来八面玲珑的社交,以后在公司不知道怎么混。
她完了吗?并没有。她现在自由职业,靠高价的稿费,活得很好。她的文章因细腻与含蓄而出众,我想,如果不是性格的内敛让她有了更强的洞察力和思考力,她的笔触不会比别人的更加缜密与深情。
以前我会鼓励所有内向的.孩子,要克服自己,走出你的心障,外面世界挺宽广的。
现在我不了。我觉得,纵然外面的世界宽广,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力选择停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
以前我也被“外向的人会有更多机会”一类说辞吓得不轻,但后来我明白,让一个人真正获得他所想要的生活的,不是他的性格,是他的能力。
内向的人自有内向的力量,这并不比外向低人一等。
而对于所有内向着,或内向过的人,我赠送两个字:接纳。接纳你自己。
人生多苦啊,真的,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并不是只有靠变成开朗的别人,才能过得好。
【听说你也曾因为内向而自卑的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听说你也想辞职-随笔散文03-27
也曾年少也曾狂散文04-04
张惠妹如果你也听说吉他谱12-18
张惠妹如果你也听说吉他谱11-14
张惠妹如果你也听说钢琴谱11-21
张惠妹如果你也听说吉他谱11-18
你说繁华也曾萧瑟随笔散文06-13
如果说你也曾爱过生活10-29
听说,爱情曾来过爱情散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