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大学生之我的事业在家乡的励志故事
近日,记者在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乡采访时认识了一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南兆明。目前,他正在带领附近几十户村民,发展养殖业,,走共同致富之路。
说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南兆明也经历了艰难的选择。
1991年,南兆明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成为全乡为数不多的大学生。199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酒泉一家企业。2000年,南兆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令人羡慕的收入,开始下海经商。
11年间,南兆明经营过化学试剂,也做过饲料研发,但均因没找准商机,不了解市场而屡试屡败。
痛定思痛,南兆明逼迫自己静下来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子。他总结了三条失败的原因:一是资金少;二是视野狭隘,没有利用好已有的.资源;三是对市场风险估计不足。
有了这样的考虑,南兆明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家乡。2010年5月,南兆明借助安定区发展畜牧业的时机,利用家里的现有资源,开始发展种植、养殖业。
南兆明发现,自己家乡安定区有50万亩苜蓿草种植面积。每年,这些上好的草料产量大,但销售却时好时坏。于是,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始经营苜蓿草的收购、加工和销售业务。
一年下来,被加工成草捆、磨成草粉的苜蓿让南兆明找到了信心。他的草料年加工成品达300多吨,产品远销四川、陕西、呼和浩特等地,且市场供不应求。此时的南兆明又想:苜蓿草加工、销售,工序繁杂、利润有限,怎样借着苜蓿草延伸产业链?
很快,南兆明把目光瞄准了养殖业,他发动5户同村村民,成立合作社,并通过小额妇女贷款,筹措资金,联合办起了“定西市东升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他已经发展了40户农户,一次性买回了120多只小尾寒羊,分给他们饲养。
南兆明盘算着,这些羊到今年5月前后,就能给农户多添几百只羔仔,再有4个月就能出栏。到时候,这40户农户就可以有自己的收入了。”按照他的想法,这个新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要实现年增羔6000只的目标。
“将来,养殖业还能以饲带农,让本地的农民不再为了苜蓿草卖不出去而发愁。”南兆明说:“如果真能带领乡亲们致富,我情愿做个‘大羊倌’。”
【回乡大学生之我的事业在家乡的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励志故事02-05
大学生王剡清回乡创业的励志故事07-13
大学生回乡创业母子联手年赚百万的励志故事08-12
忍耐成就事业励志故事08-26
南召女大学生回乡养牛创业的故事03-14
精选励志故事之《铁匠之子》03-31
励志故事之信任的力量04-07
励志故事天使之吻痕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