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句 百文网手机站

《菜根谭》经典名句

时间:2022-03-11 09:58:34 经典名句 我要投稿

《菜根谭》经典名句

  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菜根谭》经典名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物外物思身后身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如果一个人能坚守道德,可能会为寂寞的时候,但那些喜欢攀附权贵的人,却会得到永远的凄凉的孤独。豁达、开朗、明白事理的人,考虑死后的千古名誉,所以做人做事循规蹈矩,忍受一时的寂寞,决不去趋炎附势,以免遭到万世的寂寞。

  评说:苏武、文天祥就可称为守道德者,其义胆忠心,高风亮节日月可鉴,万古传诵。而那些依仗权势、阿谀逢承之徒,无不是昙花一现。就一般人而言,也要做到贵人面前不言贱,富人面前不言贫,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方可心地安稳。

  抱朴守拙涉世之法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

  一般来说,涉世不深的人,所沾染的不良习惯也相对来说要少一些;而阅历比较丰富的人,所懂得的奸谋技巧也就比较多。所以想做一个心胸坦荡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纯朴天真,做个诚恳正直的人;与其处处谨小慎微拘泥小节,不如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评说

  一个人为人处事,必须胸怀正直良心,与人为善,不必矫揉造作,这样便可以吃得安稳饭,睡得安稳觉。如果一味追求世故圆滑,逢场作戏,势必钻进自己的圈套,后悔还来不及。

  心事宜明才华宜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

  作为一个君子,内心的思想活动要像青天白日一样,没有不能让人知道的事情。而外在的才华却要像珍珠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不可轻易地让人知晓。

  评说

  有德之人,并不忌讳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这样可让人了解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自己的才华却不能炫耀,更不能恃才自傲,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含蓄谦虚才是保护自己的好方法。同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就更要谨慎才是。古人云:“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养以养深。别人有不好处,要掩盖几分,这是浑厚以总养大。”“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此话不差。

  污泥不染机巧不用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译文

  面对诱人的荣华富贵和炙手的权势名利,能够毫不为之动心的人,品格是高洁的,而接近又不沾染奢靡之习气,这种品格就更为高洁了。对于投权取巧玩弄权术的手段,不知道的人固然是清高的,但知道了却不去用它的人无疑是最清高的。

  评说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也说明做人往往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但如果身处期间,又能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这可谓真功夫。要记住: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毕张,由不得天。事在人为。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耳中常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忠言,心里常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才是修炼道德品行的磨刀石。如果听到的全是令人高兴的话,遇到的全是得意洋洋的事情,这样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浸泡在毒酒里一样。

  评说

  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在听得不同意见,广纳群言,才可以吸收好的建议,哪怕是真正的逆耳之言,也要虚怀若谷,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躁用事,须努力去克服。

  和气致祥喜神聚瑞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

  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可风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

  狂风暴雨会使鸟兽忧伤悲哀,风和日丽会使草木欣欣向荣。可见天地之间不能一日没有和平的景象,人的心情不可一天没有愉快。

  评说

  生活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常常因为自己的心情好坏而变化,心情好时,到处都是明媚的春天,人人都是喜气洋洋,而一旦自己心情不好,就会觉得一切都与自己作对,使自己更加的烦闷。所以乐观的情绪,豁达的心胸,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心理基础,反之,一个人怨天尤人,思想偏激,灰心丧气,就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快乐的人生,是健康、豁达、安然的人生,只有在涵养上下功夫,才可以达到这一境界。

  淡中真味常中神奇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译文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的东西,并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口味,真正适合我们口味的东西是清淡;而举止怪异奇特的人,并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评说

  平平淡淡才是真。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还是粗茶淡饭。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做一个平凡的人,是修身养性的关键,做平凡的事,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例如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对众生说法绝不用玄虚的高深道理迷惑民众,而是用简明切实的教义来普渡众生。所以说无论多么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平凡中做起的。

  闲时吃紧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译文

  天地看起来好象寂静不动,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无时不在活动;日月虽然日以继夜的运转,但它的光明自古不变。所以君子闲散时要有应变救急的准备,繁忙时要有怡然悠闲的情趣。

  评说

  动与静、忙与闲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生活中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若应酬时萦扰,不应酬时牵挂,这是极其吃累的。因此要做到“吃紧时忙里偷闲,悠闲时居安思危”。闲时吃紧,就是对未来的事情要先作准备,临事才会不乱;忙里偷闲就是做事有张有弛,不能急于求成,不然欲速则不达。

  静坐观心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译文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反省自己的内心深处,才发现原来的私心杂念都消失了,露出了自己的真正本性,每当这种时候往往使自己领悟到生命的乐趣。但又觉得这是一时的自我的真实流露,最终不能摆脱尘世的念头,每当此时往往又惭愧不安起来。

  评说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很难摆脱世俗的欲望,终日忙碌无暇,对生命的意义也来不及思索,但当你能够静坐独思时,你会觉得一种心灵的宁静,既然不能脱离尘世,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心灵保持一方净土呢?

  快意回首拂心莫停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

  当一个人受到恩宠时往往伴随来的是灾难,所以得心快意的时候要想到早点回头;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也可能是另一种成功的契机,所以在不如意的时候不可以轻易放弃追求。

  评说

  祸福相依,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人没有发达时,不能看轻了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而当自己处在位高权重时就不能看重了自己,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圣人的功夫即在于:“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淡泊明志肥甘丧节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

  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译文

  能够忍受粗粗茶淡饭的人,通常具备有冰清玉洁的情操;而喜好锦衣美食的人,常常是那种卑躬屈膝左右逢迎的人。因此,人的志气可以从淡泊少欲中表现出来,人的节操也可以从奢侈享受中丧失。

  评说

  物质享受往往使人意志颓废,经不起诱惑,在名利面前一败涂地,在节操面前更让人瞧不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成果,只有通过智慧才能取得成绩。在生活中有人贪图物质享受,不惜卑躬屈膝,丧失人格,结果是贪赃枉法,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少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译文

  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有好吃的东西,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为人处世中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评说

  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仅仅是一种德行的考验,也是为了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孤家寡人。只有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体会到这一点,比如说,汽车行驶时就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一方面是表现谦让,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双方的安全。所以在为人处事时要做到大度、谦让,才会避免纠纷,得到快乐。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译文

  交朋友要有三分侠义的气概,做人处世要保存一颗赤子的情怀。

  评说

  成为朋友理由很多,但无疑侠义心肠是朋友们之间最看重的一种品质。既然是朋友就得相互帮助,同甘共苦。在朋友之间狗肉朋友是次一等的朋友,狼狈为奸的朋友就不成其为朋友了。交朋友也是做人的一种必需,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之交,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利勿在前德勿在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译文

  个人的名利恩宠不必抢在别人面前去争取,而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道德的事情要不落人后地积极去做;对应得的东西要小心谨慎不要越过自己的本份,对于修身养性的道理,则要尽自己的本份努力去追求。

  评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范仲淹以来成为人们追求一种完美道德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太高,但要做到在名利面前不动心,不贪图自己利益之外的东西,在培养品性方面努力进取,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

  退亦是进失亦是得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的根基。

  译文

  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表面上的退让往往是事实上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厚大度的人是有福的人,因为便利别人同时也是便利自己。

  评说

  进一步万丈悬崖,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事理面前,沉着冷静,不可鲁莽意气用事,君子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为自己积德造福的根本。在生活中处处要高姿态待人,不与人争长短计得失,给人方便与已方便,这是最的处事技巧。

  骄矜无功忏悔减罪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

  一个人即使立下了举世无双的汗马功劳,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却能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话,那么他的罪过也会被他的忏悔所洗净。

  评说

  骄傲不仅是有功之臣的大敌,也是我们平常之辈应该除掉的不良习惯。真是伟人之言。有功相对于有罪来说,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矜与悔之间也只是一念之差,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也是说得这个道理

  让名远害咎已养德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

  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已,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节操,不可以独自拥有,应该让别人一起分享,才可以避免灾害在自己身上发生;不光采的举止名声,不要全部推卸给别人,应该自己承担几分,才能够收敛光华修养品德。

  评说

  功成名就时要懂得明哲保身,多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恪守此信条,激流勇退,才避免了遭到打击和排挤,保全了性命和家园。有识之士在荣誉面前居安思危,在错误面前也能承担责任,决不见功劳就抢,见错误就推,只有具备了这种修养,才能算是最完美和最清高的人。做人的原则可以归纳为: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功盈召忌业满召损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译文

  如果凡事能够留有几分余地,不把事情做绝,那么造物主就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伤害我;如果在事业上过度好强,功业追求绝对的完善,那么即使内部不发生变化,也必然会招来外面的忧患。

  评说

  凡事要思前顾后,做到恰如其分,不可不掌握分寸,否则都可能引来麻烦。满招损,谦受益,一个顶峰的到来恰恰是一个下坡的开始,追求尽善尽美的同时也正好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同时这也是一个处世的方法问题,比如钱财的积累使自己变成了守财奴,功名太盛又不知激流勇退,结果被人算计。所以在得意时莫忘了失意时,上台时莫忘了下台时,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诚心和气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用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文

  家庭里如果存在一个真正的佛,日常生活中就会有一个真正的道理可以遵循,人与人之间就能心平气和,坦诚相见,彼此能以愉快的态度和温和的言辞相待,于是父母兄弟之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起坐禅调息观心内省要强万倍。

  评说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令,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家规,一个人做人有自己的准则,社会、家庭、个人之间才能有秩序存在。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以什么来维系一种平和的关系,以良心以道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中国的传统伦理纲常,也是儒家所提倡的齐家之道。一个连家都管不好的人,又如何能谈治天下。

  动寂适宜道心之体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

  生性好动,做事忙碌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风中的残烛一样摇摆不定;嗜好安静寂寞、避世脱俗的人就像燃尽的冷灰、枯死的树木一样死气沉沉。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符合这种中庸之道,才是有智之人所应有的胸怀。

  评说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验告诉我们,凡事不能走上极端,否则就会违背自己的初衷。过分的逃避社会躲进自我成一体,必定限制了自己的眼界,孤立了自己的灵魂,忍受着寂寞会让你痛苦不堪;而过分的张扬自己,又会在虚假的繁荣中迷失自我。因此,在生活中要寻找到自己最理想的位置,中庸可能是一个好方法。

  责勿太严教勿太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批评人家的过失,不要过分的严厉,要考虑对方能够承受的程度;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过高,要考虑对方能够做到而不会感到有困难。

  评说

  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效果,这就涉及到一工作方法问题。善于做官的人在批评下属时往往先来一段自我检讨作开场白,让挨批评的人觉得领导在替他承担责任,首先在心理上接受了领导,当然也接受了批评。教人为善,信心是很重要的心理因素,空洞的说理还不如鼓励对方去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庭教育中更要注意教育方法,父母对孩子不当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棍棒底下无孝子,循循善诱才是家庭教育的好方法。

  洁自污出明从暗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

  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日。

  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译文

  粪土中的虫是最脏的东西,可当它一旦蜕变成蝉后,却吸饮秋天洁净的露水为生;腐败的野草不会发出光芒,但当它一旦变成萤火虫后,却在夏日的夜里发出明亮的光采。由此可知,洁净往往来自污秽,光明往往来自黑暗。

  评说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养尊处优可能导致一个人的腐化堕落,身处绝境也许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犯错误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失败的过程也是接近成功的过程,老鼠的儿子并不一定都去打洞,只要自身的努力再恶劣的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可见一个人不必太计较环境,关键是要自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降服客气消杀妄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

  降服的客气下,而后正气伸。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

  消杀的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译文

  心气高傲自以为是,无非是表现出一种脱离实际的虚浮之气,如果能够制伏这种浮夸的不良习气,心中的浩然之气就可以伸张出来;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意念活动的妄想,如果能够消除这些胡思乱想的念头,真正的本性就会出现。

  评说

  没有学问的人常常装渊博,没有金钱的人喜欢装大款,其实人皆有虚荣心,只不过有的人过分了,过分了结果是自作自受,矫揉造作的外表下装着一颗容易受伤的心,这样不如承认了自己的不足还坦然一些,再作一些努力,自己才会有长进,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脸红的,只要你有上进之心。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

  处林泉之下,须有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

  身居高官厚禄的人,不可没有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想法;而隐居山林清泉的人,要有治理国家的胸怀大志和才能。

  评说

  身处名利场中,往往被困扰在事务主义中,不得有一刻清闲,是否可以在百忙中走进大自然,休闲一下,然后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呢?与此相反的一种人生是对时事不闻不问,名曰修身养性,实则逃避社会责任,如果你有满腹的学问,贡献于社会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也不是修身的一种,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嘛。

  忧勤勿过待人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

  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勤劳、忧虚本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把自己弄得很苦,会使得性情抑郁不展,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淡泊、寡欲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过分逃避社会,就无法对社会作出贡献。

  评说

  勤劳是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勤劳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会劳动还要会休息,这样才会劳逸结合,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淡泊名利在利欲薰心的今天,自然有它令人佩服的地方,但无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也只能算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因此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均衡状态,走向极端都会使生活失去乐趣。

  原其初心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对于时运不佳的、事业失败的人,要体谅他当初的本意是为了奋发上进;对于事业成功、万事如意的人,要考察他是否能保持住晚节。

  评说

  犯错误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只要你不是犯重复的错误,只要你初衷是好的,再大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善于用人之人就会观其行,察其心,而不是简单下结论,将人一棍子打死。所以有过错误并不可怕,只有知错就改,不背包袱,事业就会取得最后成功。

  富多施舍智勿炫耀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

  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译文

  富有高贵的人家对待人应该宽容、仁厚,如果对人挑剔、苛刻,那么即使是处在富贵之中,其行为和贫贱无知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怎么能够长久享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隐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这种聪明就跟愚蠢没有什么区别,哪里还有不败的道理。

  评说

  一个人的言行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称,尤其是那些社会名人,其一举一动都要为社会作出榜样,为社会负责,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不配做一个名人;一个富裕的人,要想到帮助比自己贫穷的人,多做善事,才能永保富贵;一个聪明的人最聪明的做法是将自己的才能默默运用到工作中去,否则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登高思危处乱思治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宁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译文

  处在低矮的地方,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处在阴暗的地方,才知道光亮会耀眼;持有宁静的心情,才知道四处奔波的辛苦;保持修养的沉默,才知道过多的言语所带来的烦恼不安。

  评说

  没有对比就很难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的优劣。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也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整日四处奔波忙忙碌碌的人一旦休息,才享受到悠闲的乐趣,而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做了一点工作,就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经历过痛苦的人会更加珍惜幸福,处在幸福中的人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做官也是如此,有权有势会带来许多方便之处,但事务的沉重、工作的繁忙恰恰使他失去了做一个普通人的自由和平静。用辩证法去认识生活中的人和事,会对生活有一个公正的看法。

  放得心下即可入圣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会入圣;

  译文

  一个人如果能够放弃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就可以超脱世俗的一功;

  一个人如果能够挣脱对仁义的居心,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评说

  忙碌、奔波、心计都是受到功名富贵的驱使,什么时候能够认识到富贵如浮云时,什么时候才会享受到平凡生活的意义;追求道德完美的过程,有可能是一个弄虚作假的过程,一味地追求完美会走向事物的反面,道德的意义在于善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而不是不择手段地达到某个目标。在现代生活中,财富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君子受财取之道,积财的同时千万别忘了积德。

  偏见害人聪明障道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蝥贼;

  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译文

  对名利的欲望并不一定会伤害到自己的本性,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淫乐美色并不一定会妨碍一个人的品德,自作聪明、目中无人才是阻碍道德的屏障。

  评说

  做人做事内心的意志往往起到决定的作用,不能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意志坚定的人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毫不动心,而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出许多的理由,这些人常常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因此,酒醉人不醉,色迷人不迷,也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

  知退一步须让三分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

  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

  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世路崎岖坎坷难行。走不通的地方,要懂得退一步让人先行的道理;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评说

  做人和走路有着同样的道理。常言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说明做人的一种技巧和方法。人事关系是复杂的,做人犹如在网中行走,不小心避让就会此路不通,撞得鼻青脸肿。从另一方面说,予人方便,予已方便,霸道、好强,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你要想事业有成,你一定要懂得谦让的妙法;你要想一帆风顺,你一定要有给人让路的胸怀。

  不恶小人礼待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

  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

  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做到对他们恭敬服贴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评说

  对待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我们常常是连人带事一起批评,而不是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对事不对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伤害了人的自尊心。与其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真正去爱一个人。而对待比自己地位、声望高的人,一般人都会以礼相待,在这种情况下,最难做到的是礼节有度,而不是奉承谄媚。一件平凡的事也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德行。

  正气天地清名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

  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译文

  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也要留些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宁可谢绝富丽繁华的诱惑,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要留下个清白的名声在这个人世间。

  评说

  聪明过份的人喜欢耍弄自己的小聪明,这种自作聪明往往抹杀了心中的正气,使自己的人格在一种巧诈中堕落。荣华富贵之人一味追求权势地位,心中充满私欲,更加远离了人的真性。纯朴的生活才能表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我们每个人本着淡泊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才能做一个真实自然的人。

  伏魔自心驭横气平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

  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想降伏恶魔,必须首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只有把自己内心的邪念去除了,那么所有的恶魔自然会消除;要想驾驭住悖礼违纪的事情,必须首先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只有自己的浮躁情绪控制住了,那些外来的悖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

  评说

  生命中最难战胜的便是自己,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警惕自己内心的邪念,做到常常反省自己。古人提倡“慎独”,便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如能没有邪念,才算是踏上了进德修业的坦途。

  种田除草子弟谨义

  教子弟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译文

  教育子弟就好像养闺中的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要求其生活起居,注意她所交往的朋友。一旦让他结交了品行不端的朋友,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这样一来就永远也种不出好的庄稼了。

  评说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交友环境,都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一个好的朋友能春风拂面,而一个酒肉朋友会使人走向堕落。因此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后患无穷。

  俗路勿染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理路上否,毋惮其难而稍微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译文

  对于情欲方面的事情,不要因为一时的环境方便而放纵自己,如果一旦放纵自己而去尝试的话,就会掉入万丈深渊不能自拔;对于道义方面的事情,不要因为害怕它有困难就退步不前,如果缺乏前进的通气,就会离高山越来越远,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评说

  情欲是最容易让人深陷而难以自拔的,因此进一步都是万丈深渊。平日收敛自己的欲念,是一件有困难而又必须做到的事情,放纵自己的情欲犹如引火烧身,而修炼德行也就像逆水行舟,不进便退,除了德行以外,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惰。

  不陷浓艳不入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

  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

  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

  一个想法很多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时也能善待别人,他要求处处都丰富、气派、讲究;而一个想法简单的人,不仅处处刻薄自己,同时也处处刻薄别人,于是事事便显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所以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生活的喜好,既不可过度奢侈华丽,也不可过度枯燥、孤寂。

  评说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也不例外。贫与富、苦与乐都是生活的极端情况,太穷了失去了生存的保证,太富了也容易迷失生活的目标;乐极了就会生悲,苦尽了才会甜来。所以一个善于生活的人,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座标,遵守一定的生活原则,既不要奢侈豪华,也不能寡淡无味。

  超越天地不入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

  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

  人定胜天,志一动气,

  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译文

  当别人享受富贵的时候,我仍然要坚守仁德之心;当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我仍然坚守忠义之道;君子本来就不会受高官厚禄的左右;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人力就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只要意志专一就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精气,所以君子当然也不会被造物者所局限。

  评说

  达到了能够不受自然所左右的境界,才真正算是圣人。仁义道德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所以君子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不去追逐名利,不去攀附权势,自由自在,又有什么可以来钳制自己呢。

  立身要高处世须退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译文

  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不能比人家站的高一些,就好像在尘灰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如何能够超然显达呢?为人处世如果不能谦让容忍,就好像飞蛾朴火,羝羊用角去撞篱笆一样,如何能过安乐的生活?

  评说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个人具备的学识、修养丰富,对人对事才会有符合常情的看法,才能够处世大度、宽容、谦让,以进为退,获得美满的生活。相反,凡事斤斤计较的人,目光短浅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

  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

  研究学问一定要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仍然不忘记功名利禄,就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的境界;如果读书的时候仍然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就不能有真正的心得而显得学问浅薄。

  评说

  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学问的获得也没有什么可以投机取巧的地方,只有靠勤奋和努力。常言说得好,书山无路勤作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花架子,赶时髦,都只会对事业有害。要想有一定的造诣,就必得下苦功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一念之差失之千里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

  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

  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人人心中都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肠,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世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楼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人心常常被贪欲和私情所封闭,以至于错过了慈悲的胸怀和真正的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是毫厘之差,实际上已经相差千里了。

  评说

  人之初,性本善。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住茅屋与住高楼,也只是形式的不同,人生是否真正幸福只存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贪得无厌或无恶不作,即使拥有金屋也如同是地狱一般;一个人知足常乐或心地善良,即使处茅屋也如同天堂一样。

【《菜根谭》经典名句】相关文章:

经典名句08-12

元曲经典名句12-18

励志经典名句09-01

李清照经典名句08-18

经典名言名句大全02-28

经典教育名言名句01-20

生日的经典名句01-20

经典名人名句08-14

林清玄经典哲理名句06-21

双语阅读:经典爱情名句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