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的理科生正面临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其实历史这门科目知识点那么多,我们平时需要多做模拟试题来检测自己,考察自己读知识点的掌握。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2.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3.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4.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5.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6.《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立即展开暴力革命斗争
7.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8.“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新航路开辟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D.鸦片战争后中国修建铁路
9.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辆。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B.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10.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2.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13.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14.《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
15.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A.《宋词欣赏》 B.《全汉赋》 C.《全唐诗》 D.《元曲赏析》
16.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17.“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埃斯泰克的海湾》
C.《日出印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上海轮船招商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新青年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19.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 流行语 流行服饰 文娱形式 阅读
A 最可爱的人 列宁装 扭秧歌 苏联小说
B 时间就是金钱 唐装 看电视剧 古典文学
C 破四旧 军装 学唱样板戏 毛选
D 上网 中山装 跳交谊舞 时装杂志
20.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 “神州”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到2003年“神州”五号、2005年 “神州”六号飞船完成载人航行,我国的尖端科技一步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的重大突破,生动地说明 ①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②中国开始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④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5分,共60分。
21. (15分)一种政治制度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有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材料中所说的“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在中国其重要标志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种演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6分)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产生相应的影响。(5分)
(2)请依据17—19世纪欧美相关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时 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
17世纪
和18世纪
西欧、北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
英国实行议会改革,法国民主共和制确立,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并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因各种因素而没能如愿。
(3)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指出为了试图赶上这种发展机遇的“统一体中的中国”,政治制度方面做了怎样的尝试?并分析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
22.(14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6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中国与西方城市发展状况来概括说明这一观点。(4分)
材料三《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 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
23.(16分)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亚斯贝尔斯语),东西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大思想家,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前者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后者是中国两千多年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很多,但其思想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这是他们思想的出发点。苏格拉底寻求的是雅典城邦中充满人的民主和正义的德性社会,孔子想构建针对统治秩序中的等差有别、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请回答:
(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4分)
(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4分)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
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4分)
B.从“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3分)
(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1分)
24.(15分)科技发展史表明,受国家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科技发展呈现出曲折性和不平衡性,即有低谷,也有高潮,且中心地区也在不断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 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据材料一回答,以 16世纪为界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16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7分)
材料二 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再到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突出贡献。(3分)
材料三 二战期间和战后的新兴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69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7 美国 晶体管问世 1977 美国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97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0 美国 激光器出现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3)从材料二、三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科技中心来到了美国,请分析说明这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4分)
(4)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认识?(1分)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D 3.C 4.A 5.A 6.A 7.D 8.A 9.B 10.B
11.D 12.C 13 .A 14.A 15.D 16 .A 17 .C 18.C 19 .A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5分,共60分。
21.(1)合理性和必然性:宗法制、分封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障;封建自给自足自然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需要;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响;广大疆域内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的需要。(6分,答出三点即可)
(2)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现: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逐渐形成,政党政治开始出现。(3分)
19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展开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分)
(3)资产阶级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试图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两次运动由于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分)
22.(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2分)
西方:城市自制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2分)
(3)现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4分)
23.(1)背景,①中国: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雅典:③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4分)
(2)共同问题:①都注重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主张:③孔子提出“仁”,要求“仁者爱人”。提出“礼”,要求“克己复礼”。 ④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4分)
(3)A:①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了一门科学;②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宣扬人性、人文主义;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摆脱教会束缚;④启蒙运动提倡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反封建,提倡自由平等。(4分)
B:新文化运动。(1分)①运动的目标直指封建礼教,竖起了“打到孔家店”的大旗;②彻底批判了儒家思想,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2分)
(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1分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24.(1)变化:由世界领先到逐渐落后于西方。(1分) 原因: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阻碍;②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④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3分)
欧洲:①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科技进步开辟道路;③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分)
(2)①爱迪生:一系列电器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③比尔•盖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利用,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3分)
(3)影响:美国利用科技发展经济,巩固了世界霸主地位,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了争霸世界,利用科技展开军备竞赛,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便于美国吸引各国人才;刺激了科技竞争和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