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历史必背的重点知识点

时间:2021-12-04 08:01:20 历史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必背的重点知识点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应该注重知识概念的理解,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其次就是加强复习,反复记忆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必背的重点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一、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二、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④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经过: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③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①美国的扶植;

  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拉动了日本经济发展;

  ③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战后民主化改革。

  (2)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2)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

  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高中历史必背的重点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背的重点知识总结11-21

高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总结11-07

高中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10-21

初中化学必背的重点知识点12-05

小考语文必背重点知识点整合06-09

小升初英语必背重点句型08-23

英语作文必背的重点句型06-24

2017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12-05

高中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