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才有效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多思考,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前因后果多分析。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 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盛京。
3、 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
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
时间 | 族名 | 政权 | 建立者 |
唐朝 | 靺鞨 | 渤海 | |
1115年 | 女真 | 金 | 完颜阿骨打 |
1616年 | 女真 | 后金 | 努尔哈赤 |
1636年 | 满洲 | 清 | 皇太极 |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雍正帝时设立。
2、文字狱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
(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 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 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 启 开始的。
启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 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 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 盘庚 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 纣 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京 ,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 国人暴动 。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 建立时间 | 灭亡时间 | 都城 | 开国君主 | 亡国之君 | |
夏 | 约前2070年 | 约前1600年 | 阳城 | 禹 | 桀 | |
商 | 约前1600年 | 前1046年 |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 汤 | 纣 | |
周 | 西周 | 前1046年 | 前771年 | 镐京 | 周武王 | 周幽王 |
东周 | 前770年 | 前221年 | 洛邑 | 周平王 |
七年级历史必备知识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七年级重点历史知识点总结06-22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08-24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知识点整理09-04
七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检测题的总结07-25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章的知识点总结07-09
新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01-26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06-04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07-2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点02-01
高二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