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要点
高二的学生觉得必修三的历史很难学,其实只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将知识点都弄明白,历史就会变得很简单。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要点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 汉字
(l)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3) 演变: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②趋势:由繁到简。
2. 书法艺术
(l) 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
(2) 基本特征: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京剧的出现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表演;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⑤后来流行全国,又逐步走向世界。
高二必修三必备历史知识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为政以德”
C.“礼”(“克己复礼”)【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要点】相关文章: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10-18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要点框架11-10
高二历史知识要点归纳10-18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提纲10-18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10-18
高二必修三政治知识要点总结12-04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总结12-04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01-27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