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2-01-26 16:55:22 历史 我要投稿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极为有趣的一门课程,初二的学生想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首先要学会自己归纳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鸦片走私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第三课 收复新疆

  1.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

  2.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①《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的一次),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②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五课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六课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华夏之祖历史初二知识点归纳08-07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01-26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戊戌变法06-24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01-26

初二上册地理的知识点整理归纳01-26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08-24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归纳09-19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08-26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01-26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归纳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