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绿茶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介绍
绿茶是历史悠久的茶类之一。在距今有三千多年前,古代人类采集野生植物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成是广义上的绿茶粗加工的开始。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深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了蒸青制法才开始,而到了12世纪又发明出了炒青制法,使得绿茶加工技术愈加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不断完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茶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介绍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茶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介绍
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历史介绍
绿茶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771年)。相传一位古代神农氏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第一次在绿色的茶叶叶子中,发现了茶叶的美好与药用价值。饮用茶叶已经成为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唐代是茶叶文化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唐朝时期(618年至907年),茶叶成为贵族阶层和文人雅士的代表性饮品。在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都能看到茶叶的身影。唐代李白曾经有这样一首著名的诗:“上岛绿风青山人,开时王母出寒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蜡烛昏。” 诗中的“上岛绿风青山人”就是指茶叶种植与制作的地方。
绿茶的制作技艺相对简单,但是要求非常高。制作绿茶的核心就是掌握好炒茶的技巧。绿茶的采制时间非常重要,通常在雨后晴天,晨露未干或者晚露刚出时摘取嫩叶。采摘好的嫩叶经过筛选之后,要进行初步的烘干。接下来,烘干完成后要进行揉捻,就是说将茶叶揉捻成形,同时增加茶叶的浓香味。
茶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深入人民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叶被视为一种雅致、清新的文化符号。从茶馆、茶室到茶艺表演等各种场合,茶文化在中国的城乡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表达。
茶叶也被寓意为一种和平、友谊和团结的象征。苏东坡有诗云:“始知茶舍竟如此,好茗深埋要独酌。贡品从来尘不染,休将藩篱此物销。” 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句讲述茶文化意义的千古名句,表明了茶既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
总的来说,绿茶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生产技艺精湛,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绿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它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
【绿茶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介绍】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董鄂妃的介绍和事迹01-27
关于白堤和苏堤的真实历史介绍01-20
补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11-16
布依族的起源和历史由来介绍06-09
邴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11-25
乌龙茶和绿茶有什么不同的区别09-12
常夏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1-26
关于长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1-25
精选陈林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2-18
绿茶宣传词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