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隶书书法欣赏的历史价值介绍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隶书书法欣赏的历史价值介绍,仅供参考!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产生于西汉时期,可以说,隶书的演变在中国书法史中是一次比较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对于后世的影响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自西汉开始,隶书书法欣赏开始成为社会主流的书法字体,同时逐渐形成了自我风格特点。
隶书书法欣赏的产生与演变,正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它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即是对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主要是简化了字体;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书书法欣赏演变过程的核心内容。
隶书书法的特征:
1、厚重。
表现为气势浑厚,茂密凝重,雄健壮美。东汉时的隶书石刻,或立于庙宇,或处在崖壁,形制高大,气势浑宏。字体比较大,结构茂密,点画粗壮有力。其用笔不同于篆书的篆引,而是全力铺毫,逆行涩进。它给人的艺术感受不是帖学一路的俊逸清秀,有书卷气,而是旷达雄浑,气势壮美。它不是诸葛亮的羽扇纶巾,风流倜傥,而是关公,张飞那样的粗犷豪放,气势逼人。
2、朴拙。
表现为朴实率真,稚拙天趣,平中寓奇。隶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好多简牍石刻出自民间书手,有些为急就,因而,隶书虽然总体是方整的,静态的,但却平中有敧,静中有动,拙中有巧。
仔细观察传统隶书,字形结体很少见横平竖直,方正匀称的。多是敧侧险绝,参差错落,疏密有致,随字造势,同字异形,自然天成。大众在欣赏这类书法时,与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对汉字的定势会有巨大的反差,感到生丑古怪,像儿童体。清代傅山讲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就是对这类书法审美观的体现。但傅山主张的拙,丑,支离,真率,本质是要自然大气,反对做作修饰,而不是纯粹的“丑”书。
3、高古。
表现为取法高远,古典味浓,金石味重。因为隶书从篆书演变而来,所以在隶书结体中常带有篆书的造形,有的是用隶书的笔法写出篆书的结构,有的用篆书的笔意写出隶书的形态,似篆似隶,篆隶杂揉。有一种古典美。
另外,我们看到的隶书碑刻是经过人工和天工的二次创造形成的面貌,一是有人工刻凿的痕迹,二是经过长期天然风化剥落,因而有的字形模糊,点画斑驳,线条毛涩,有一种朦胧美。
在这里,隶书书法欣赏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不仅为了书写速度的提高,同时因其蕴涵着内在的书写运动态势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运动轨迹,才使隶书在秦汉之交随着政治的更替最终彻底代替篆书而获得普遍应用的。
隶书的产生改变了从前的书法字形结构及特点。它化圆为方,化弧为直,使得隶书书法欣赏逐渐具有自我的风格与特色。总结下来,隶书书法欣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字形向扁方方向发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二、蚕头燕尾的风格特色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雁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三、提按粗细变化明显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此外,隶书书法欣赏还具有“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的艺术特点。即隶书的直笔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由衷柔滑的曲线美,更加富有生命力。此外,隶书书法中,点法的运用日臻成熟,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形成笔断意连的艺术效果,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是发挥了这种方式,书法字形变的愈发美观与典雅。
【隶书书法欣赏的历史价值介绍】相关文章:
关于隶书的历史发展起源介绍10-21
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12-06
关于楷书的书法作品欣赏06-02
颜真卿的颜体书法作品欣赏12-05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06-25
蔡邕隶书的特点有哪些作品12-06
柳体正楷书法欣赏清晰的字形内容04-20
励志名言名句书法欣赏(通用320句)03-31
历史古迹的介绍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