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练习题目

时间:2021-06-20 13:38:59 历史 我要投稿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练习题目

  篇一:(广东专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练习题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3·海淀模拟)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反复强调这种(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2013·揭阳调研)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诗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首诗体现了哪种思想的影响( )

  A.孔孟仁学 C.陆王心学B.程朱理学 D.老庄道学

  5.(2013·中山期末)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6.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下面说法,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 )

  A.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

  B.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7.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道:“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以下关于“儒道”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董仲舒新儒学没有吸收道家思想 B.隋唐时期道家不受统治者重视

  C.宋明理学没有体现出“儒道互补” D.李贽认为的“道学家”实际是“儒学家”

  8.(2013·盐城模拟)《李贽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文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

  A.反对封建礼教 B.提倡人人平等

  C.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9.明清之际,出现了有别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外的实学(或新儒学)思潮,下列主张反映了这一新思潮的是( )

  A.“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

  C.“崇实黜虚”“废虚求实” D.“天理之正,人心之安”

  10.(2013·茂名一模)黄宗羲在一首诗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遂以科举学,劫人之听视。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主要抨击明朝( )

  A.君主专制加强 C.理学的空疏学风

  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D.土地兼并现象

  11.(2013·汕尾调研)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 )

  A.深入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削弱了明清的君主专制统治

  C.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 D.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无欲,非圣人不能也??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

  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十五年奏:“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

  ——《宋史·朱熹传》

  材料三 今之治人者,视古贤圣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多出于鄙细隐曲,不措诸意,不足为怪;而及其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着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1724—1777年)《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天理”和“人欲”的含义?(4分)

  (2)材料二中朱熹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意义。(6分)

  (3)概括材料三中戴震所批判的政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指出戴震持批判态度的时代背景。(6分)

  (4)据材料二、三,指出朱熹与“今之治人者”运用理学的各自意图。(4分) 14.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交融性和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彻(汉武帝)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注重农桑贬斥商业原为法家宗旨,也一并拿来构成武帝御制意识形态之一部。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到宋,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化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斥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

  ——傅乐成《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

  材料三 清初诸帝也像他们以前的辽、金、元代的皇帝那样,接过儒家的术语、方式和思想,将其用于拥戴和维护政治权威,而这也正是儒家那套东西的本意所在。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汉武帝公布的“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的含义,并概括其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宋型文化相比,唐型“文化精神及动态”的特征,并分析由唐至宋的文化转型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8分)

  (3)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清初诸帝”的做法赋予了儒家思想怎样的新功能?(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佛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的融合,答案为B。

  2.【解析】选C。从材料中朱熹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误区警示】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葛兆光摘抄)、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

  3.【解析】选B。A是理学的积极影响;C与董仲舒的新儒学相符;D是理学与传统儒学的相同之处。只有B符合题意,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4.【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了“气”的真实性,受程朱理学影响明显。

  【变式备选】古代某思想家“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这位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解析】选B。阅读材料可知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通儒兼及道释,二是继承二程思想,符合这两点的只有朱熹,故选B。

  5.【解析】选A。由材料中“尔身各各自天真”,说明他认为人的各方面都是天生的,是固有的,故选A。 6.【解析】选C。“此心此理,我固有之”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都是心学的主张,即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A、B、D均是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7.【解析】选D。汉代董仲舒的儒学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等思想,A不正确;隋唐到北宋时期,道教兴盛,与统治者的重视有很大关系,B不正确;理学是在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形成的,涵盖了佛、道思想,C不正确。李贽所谓的“道学”实际上指的是程朱理学。

  8.【解析】选B。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王侯贵族并不高贵,体现的观点是人人平等。故选B。

  9.【解析】选C。A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B、D均强调了儒家伦理道德对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C体现了明清之际出现的“经世致用”思想。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判断分析的能力。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原无真实义”并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消极作用,即可推断选B。

  11.【解析】选C。张载与顾炎武的这两句名言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这一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只有C。

  12.【解析】选D。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也没有削弱君主专制统治,A、B错误;明清之际的这股批判思潮,在清朝巩固统治后便被镇压下去了,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C错误。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D正确。 【变式备选】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是(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篇二:《课堂新坐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2013届珠海月考)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2013届南昌模拟)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4.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今使涂之人伏木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

  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

  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

  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6.(2013届汕头月考)《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7.(2012·河北唐山模拟)中国古代审理案件时曾出现过“凡讼之可疑者,与

  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之叔伯,宁屈其侄”的现象,该做法( )

  A.轻法重情 B.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注重证据 D.不按诉讼程序操作

  8.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D.无等级名分差别

  9.(2013届湛江月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10.易中天先生在其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评价: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各项对①②③④对应的学派判断正确的是( )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11.(2013届临沂质检)《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 D.“无为而治”

  12.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高潮时期稷下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余人。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是( )

  A.鲁国的官办学校 B.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C.儒家讲学的场所D.最早的官办学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2分,第14题20分,共52分)

  13.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

  材料二 “国学热”下《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明星”于丹,讲完《论语》后说《庄子》,引发了各界热烈的争论。

  (1)根据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国学热”背景下这些思想遗产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价值,予以举例说明。(18分)

  14.(2013届汕尾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

  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三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每个人在这个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

  材料四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自己是累赘,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其思想观点。(不得摘抄原文)(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6分)

  (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儒家文化对传统中国家庭的影响。(6分)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解析】 A项是墨家的思想,C项为治国方针,D项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是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

  【答案】 B

  2.【解析】 材料中“莫知无用之用也”是关键信息,说明此思想家强调“无为”的重要性,这是道家的核心主张。所给出的四个选项的主张分别是陆王心学、董仲舒新儒学、荀子性恶论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其实质还是无为而治的思想。

  【答案】 D

  3.【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材料所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私学出现,墨家学派也可以兴办私学。

  【答案】 D

  4.【解析】 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和“君轻民贵” 的原则。故①②③正确,④是墨翟的主张。

  【答案】 A

  5.【解析】 本题考查对荀子思想的理解。题干材料反映了荀子提倡专心学习和反思,A正确。B为法家思想。荀子主张性恶论,排除C。材料中没有提及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排除D。

  【答案】 A

  6.【解析】 题干材料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故A项是共同点。

  【答案】 A

  7.【解析】 说明当审理案件时,感性因素较多,长幼尊卑观念明显。这显然受到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

  【答案】 B

  8.【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孔子的仁爱之心是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等,而墨子的兼爱的范围还要大,甚至是推广到敌人。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墨子的爱无等级名分,所以选D。

  【答案】 D

  9.【解析】 题干中的材料反映了作者主张君主要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属法家思想,对照备选项,B项强调法治,属法家思想。

  【答案】 B

  10.【解析】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①体现了“兼爱”的思想,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③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

  【答案】 C

  11.【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晚周时期”可以明确是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C项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故选C项。

  【答案】 C

  12.【解析】 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该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2分,第14题20分,共52分)

  13.【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民本”的主张即可。分析原因时注意从各层面展开。

  第(2)问从热点问题导入,注意了材料的新颖性,做此问时注意扣准“新”变化,举例说明诸子百家思想在当今的影响。

  【答案】 (1)表现:孔子“仁者爱人”(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社会根源: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宗法分封制解体,“士”阶层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学术繁荣,各学派从各自立场和政治主张出发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注重民本。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时俱进,“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身体力行、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的无为之道,逍遥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政”“刑”“德”“礼”等关键词归纳。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治丧相礼”这一关键信息。第(3)问根据材料要抓住“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负担父母的生活”等信息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材料。

  【答案】 (1)反对暴政,主张“克己复礼”。(或主张德政,“克己复礼”,以礼治国)

  (2)与巫相近、重视教化和仪礼。

  (3)维护了传统家庭的稳定与延续;抹杀了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较低。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练习题目】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方案03-25

政治一轮复习练习题目07-05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的三大建议03-2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要正确03-22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之气体练习07-04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方法介绍02-2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南03-2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02-24

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要点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