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分享高一历史的考点及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时间:2021-06-20 09:56:41 历史 我要投稿

分享高一历史的考点及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篇一:高一历史的考点

分享高一历史的考点及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课考点

  重点: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

  2、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3、第一次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7、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

  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

  (1)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问题。1990年和1991年海峡两岸分别建立了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基会、海协会)实行经济政治对话。

  第二课考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篇二: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一、应该具备的几个观念

  1.学会学习

  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就要到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问题——学会学习。这是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样学会学习呢?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①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②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③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④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⑤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⑥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不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大胆质疑。

  2.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记忆不等于背诵。若把背诵认为记忆,是不能牢牢记住知识点的。记忆要不断的反复,即重复又重复,课后五分钟回忆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习课和晚修课时间抽十分钟记忆当天的内容。这样能进一步消化知识。睡觉前简单回忆提纲也是很好的方法。 有人更喜欢群体的记忆方法。空闲时间,找几位同学,一位负责发问,其他的抢答。这既有趣味,又有意义。并且记得特别深。 无论固定性,还是随意性,只要坚持,才有成果。

  需要再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二、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一般步骤

  下面就具体谈谈学习高中历史方法和四个步骤,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第一步 课前认真预习。

  首先,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

  文中的含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第二步 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

  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第三步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最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同学们,请记住,多看、多练、多想、多问。勤于记忆,勤

  于笔记。成功=充分利用时间+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

  篇三: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第一部分:学会学习

  一、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⒈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⒉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⒊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⑴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⑵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⑶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⒋ 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⒌ 学会自学历史课本。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⑴、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⑵、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⑶、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⑷、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⑸、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⑹、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不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大胆质疑。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重复是记忆之母,“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三部分:学习升华,培养能力

  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具体说,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第五、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 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篇四:高一新生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转变观念 主动适应 培养兴趣 探寻方法——高中历史学习入门

  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对历史学习不重视。尤其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学生基本放弃了历史学习。而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学习要以初中掌握的历史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开展专题式和探究式的学习。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学习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历史学科是高考的必考和重要学科。作为高一新生,该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形成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正确认识?如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尽快实现从初中向高中的转变?如何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与初中相比,新课程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及适应措施

  1、学习目标——知能并重,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课标》中,对学生学习的目标层次要求基本是“知道”、“说出”、“了解”历史事实的低水平上,而《高中课标》的要求既包括“了解”、“简述”的基本要求,也包括“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要求和“分析”、“探讨”、“评述”等应用水平要求,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并重,尤其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培养。

  如在叙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时,《初中课标》规定要“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高中课标》则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上转变要求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时,既要继承初中阶段系统记忆基本历史事实的方法,又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本事实进行归纳、抽象和评价等,对历史的认识要从表面的感知接受到较高层次的理解判断。高中历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作为高一新生,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形成对历史学习的正确认识,实现从以事实记忆为主到知识能力并重、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理解思考的转变,实现从短时间突击到日积月累的培养思维意识和能力的转变。不能误以为历史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背记记,要注重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的分析、正确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注重对比联系、归纳总结。

  2、学习体系——采用模块专题式的历史学习体系

  高中历史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改变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编排体系,以模块专题式和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新体系。初中历史分中国和世界两大部分,分别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间段叙述,而高中历史必修部分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与文化史三大模块二十五个专题形式重点介绍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专题为线索,中外历史混编。每一模块和专题独立成体系,但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有着相近的学习目标和内在逻辑联系。 模块专题式编写体例是建立在中外编年体例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的再整合,模块专题式学习也要建立在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对其中的重大问题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

  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高中历史学习之前,进一步巩固以时间为序的历史知识体系,熟悉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规律及重大历史事件。在高中模块专题式的学习中,要注意联想历史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相关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思考历史问题。在学习政治史专题时要注意联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知识,从经济根源和思想文化基础方面分析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从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思想潮流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政治事件的历史意义影响等。比如,在学习必修一(政治史)辛亥革命这一政治事件时,我们不仅要分析辛亥革命的发展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冲击和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还要注意思考其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和习俗、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

  不难想象,如果对以时间为序的人类历史知识没有基本的感知了解,我们要对其中某一事件和专题问题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就很难做到。

  3、学习内容——侧重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详实掌握,侧重原因、背景、地位及影响的分析。

  初中历史旨在引导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对重大历史事实大体感知。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分专题突出重大历史问题和事件的深入学习,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演变过程的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

  这一转变要求高中学生要从对历史事件的基本感知提高到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认识、深入分析,把主要的精力从了解历史事件的概况转移到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原因的全方位分析、对历史性质和历史地位的准确定位以及对历史影响(意义、作用)的准确全面认识。学习的方式也要实现从阅读记忆到阅读理解——分析思考——感悟判断的转变。要注意在课堂上按照教师的指引积极主动的思考、大胆敏锐地发现并准确冷静地判断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再从联系入手分析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中的坐标,以点带面、发现历史的真实面目。

  4、史学观念——全球史观,侧重中外历史的综合联系。

  初中历史课标分中国和世界两部分分别叙述,便于学习和把握。但把中国和世界割裂开来,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历史意识和观念的形成。高中历史坚持全球史观,以专题为线索,把中国融入世界,把中国作为世界的部分进行讲述,注重中外历史的整合与贯通,便于学生科学历史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如必修政治史部分,将“新中国的外交”作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专题的一部分,在世界大背景下叙述中国外交。

  这一差异要求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树立全球意识、整体意识。不能习惯性的把中国和世界并列甚至对立起来,要牢固树立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的观念,明确中国文明的演变与世界其他文明紧密相连。另一方面要校正思维方法,把中国历史问题的分析放到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注重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分析,总结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相互作用。如学习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我们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联系资本主义文明的崛起,进而对比中西文明的发展差异、分析二者之间的碰撞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新型历史学习方式的培养

  高中新课程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体验和合作。要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而不是让学生等待老师来灌输。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阐释和判断;能独立的预习阅读、发现问题、发现历史问题之间的联系。

  高中的历史学习,除了接受课本和老师提供的一些基本知识方法外,还要注重探究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历史知识深化理解、迁移整合,探究规律、总结认识。

  体验学习就是要在深刻认识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其蕴涵的情感价值进行体会,与历史产生思想的共鸣,如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合作学习就是学习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合作,开阔自己的思维,借鉴他人的结论、思路和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结论。

  二、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基本模式及学生应对

  1、课前——自主预习、整体感知。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进度快、容量大,必要的课前预习是提高历史学习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是高中历史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

  课前预习首先要理解把握《课标》对相关部分的学习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许学习实效性。 其次,根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设计问题。阅读教材时要注意把握教材内容的叙述线索,对其进行提炼概括。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标》规定的知识能力、方法过程与情感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不能只顾知识点。

  再次,解决问题、强化记忆、记录疑惑。在课前预习阶段,结合教材、运用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所设计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并作简要记录。对教材上叙述明显的问题,尤其是侧重识记的内容,要注意强化记忆。同时,在预习时阶段要突出重点,对疑惑之处做好记录。

  最后,还要思考将要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2、课堂——教师引导下的师生探究

  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方法的主要载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主动配合。课堂的教与学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围绕《课标》的目标要求展开。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分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要努力体会并准确把握学习目标要求。

  其次,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师生探究和教师组织的同学之间的探究中,在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最佳的问题解决思路和语言表达,进而逐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路。很多同学不愿参与问题的思考讨论中,只记住讨论的结果。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颠倒了主次,丧失了学习和提高的大好机会。 再次,在课堂上学生还要有强烈的识记意识。识记就是理解记忆。课堂上学生要对基本史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基本掌握。边看边记、边思边记、边听边记等。不能误认为上课听,下课再记。高中的课时和学习任务安排较紧,要做到当堂的学习任务基本上在课堂完成。

  最后,如果课堂上还有遗留时间,还可以进行巩固训练或自我检测。

  3、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深化。

  及时复习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课后复习首先要优化知识体系、深化知识理解、强化基础记忆。

  其次要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结论的生成过程进行回顾,总结一般规律和思路方法。

  再次将本部分知识,与前后知识联系比较,进一步明确本部分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还可以设计综合性问题、并试图解决,以融会贯通、完善知识体系、温故知新以及提高综合对比分析问题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要注意进行阶段复习。

  三、高中历史学习基本问题解答

  (一)如何科学使用教材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要明确教材是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材料和载体,而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学生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教材上各种感性材料进行理性的的思考、判断和归纳,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通过阅读教材发现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不能以“本”为本,完全依赖教材,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只是把教材的内容搬到试卷上,成绩较差。

  2、重视教材的目录和引言。

  注意结合教材的目录、单元引言和课前引言,把握知识线索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系统掌握知识。目录、单元引言和课前引言是对对相关知识的概括和提炼,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和复习一个知识模块之前,学生应先通过浏览教材的目录,了解模块知识的主要内容及内在关联,通过阅读单元目录,进一步明确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和每一单元知识的主要内容。

  3、正确对待和利用教材的大字、小字、图片(图表)、小注及其他信息材料。

  很多同学看书只是看大字部分,对教材上的其他材料视而不见,认为小字部分和注释等无关紧要。一般来讲,大字部分是正文,小字部分、图片(图表)和注释是对正文部分的说明或拓展。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一要关注非正文部分,尤其是与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有关的非正文部分;二是要注意从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中归纳获取更深刻具体的结论,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三是结合小字部分或图表(图片)提炼设置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自主解决,训练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注意在教材上记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的痕迹,以逐步深化对知识的掌握。

  在阅读较教材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将自己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思考、发现的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解问题的更多角度等记录下来,注意把自己所认为的重点知识和对知识的提炼整合标识出来,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典问题和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要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笔体现不同时间对知识的理解思考情况。

  5、注重利用课后的习题或思考题,进一步强化知识,提高能力。课后习题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基础性,质量较高。

  (二)如何准确高效的记忆历史知识

  识记能力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快速持久的记忆是历史学习所必需的,记住很快就忘也是很多同学所苦恼的。

  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一要做到理解记忆,“识记”而不是“死记”,要先下功夫对知识理解琢磨,明确了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与其他知识的关联后,再开始着手记忆。二是要注意系统记忆,历史知识和问题纷繁复杂、头绪众多,只有系统的记忆,才能提高记忆的效果,才能在考试时快速准确的调用所需要的知识。三是要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巩固、反复记忆。遗忘是正常的,而避免遗忘的基本方法是及时巩固、重复记忆。要在每一节课后要对课堂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强化理解和记忆。一单元或一个模块内容学完后再及时对这一部分知识及时系统复习。另外要想减少课下的复习时间,就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四是要注意化整为零、各个个击破、分散记忆。很多同学平时不用功夫,一到考试之前就感觉时间不够用,背不完、记不住,一个月所学的内容可能需要几天才能复习一遍,一个星期所学的内容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巩固好,可是一天所学的内容在课后及时复习,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巩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掌握、当周的知识当周掌握、当月的知识当月掌握,注重积累。

  (三)历史课上如何做笔记

  上历史课记笔记要注意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知识的线索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记对重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三是记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四是记对繁琐知识的系统归纳线索;五是记课堂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拓展延伸;六是记本课知识与前后及相关知识的关联之处。

  上课记笔记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突出实用性原则,不一味追求环节的齐全和书写的美观;二是针对性原则,要明确哪些内容教材上有,哪些没有,避免记教材上有的内容,浪费时间。三是机动性原则,在笔记本的一边留出空白,以便为课下完善笔记和在以后的复习中对笔记进行补充;四是充分利用原则,在课后对知识的复习巩固中注意翻看笔记、消化吸收,使其真正对知识掌握起作用。

【分享高一历史的考点及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11-04

高中历史《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06-24

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反思08-22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06-24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09-20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集锦09-25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5篇04-10

2017初高中历史课教学总结10-25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精选5篇)05-21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