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1-06-14 11:00:40 历史 我要投稿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2018高考即将到来,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一个良好的复习技巧和把握住复习重点很重要,那么历史这门课程需要复习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1.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

  2.春秋时期,“私田”不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3.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4.关于井田制和均田制

  (1)井田制:①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②井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奴隶和庶民无权支配劳动产品。

  (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均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个体耕种,农民能够支配部分劳动产品。

  5.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6.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朝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7.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8.闭关锁国并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9.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农业经济。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自然经济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带有闭塞性和迟滞性。

  (3)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10.“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但妨碍海外市场开拓,而且导致中国固步自封。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高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

  (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陶瓷:

  ①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②制瓷技术:

  东汉末年: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③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官营手工业:

  产生:西周时期

  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明代以前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②私营手工业:

  兴起:春秋时期

  发展:明中叶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经营方式的变化:明中后期,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

  (3)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三民主义的创立:

  (1)1895年,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3)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

  (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2)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1)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援助。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2)孙中山本身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3)当时革命斗争形式的需要。

  2、过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历史高考复习必备的知识归纳12-19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12-28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08-24

初一历史复习的知识点归纳06-22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05-26

历史高考总复习知识重点归纳01-10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10-21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10-19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