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的思考是否合理
正在择校择专业的考研党可能正在为要不要跨专业考研的事儿纠结,跨考有利有弊,所以选择跨考的小伙伴儿们可要三思而后行。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跨专业考研思考是否合理资料,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跨专业考研三方面思考是否合理
考研跨考最主要有三个原因:
1、本专业就业不好,要么是不好找工作,或者工作性质不喜欢。
2、不喜欢本专业,有自己喜欢的方向。
3、本专业学起来觉得比较吃力和困难,即使考也很难考上。想选择比较容易考上的专业。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跨考,很多人都会比较担心跨考到底难吗?
首先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你本专业学的很好吗?
排除个别学霸,其实大部分的人的专业课学习水平也都是停留在应付期末考试的水平上。这么想,跨考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你还是要看你的跨度,你不要说我一个文科生要跨考理工科,这就纯属找虐。
那怎样的跨度是比较合理呢?
1、本专业与跨考专业的融合度
经管之间的专业跨度不大,考研的专业课考试科目都学过。
理工科跨考经管的比较多,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尤其是数学专业的跨考经济,成功率相当高。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工科学生跨考比较多的专业。
理工科想跨考人文社科,首先看有没有专业衔接的专业,比如新媒体技术方向,法庭科学方向,教育技术方向,都属于工科与人文社科的结合。
管理类的专硕(会计、审计、图书情报)是属于跨考比较多的,因为初试内容比较简单,文理生都可以考,跨考难度较小。但复试的难度比较大,淘汰比例高!
理工科之间的互跨,主要是看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学过(初试、复试),跨考的时候注意去看一下学校的复试要求,有没有需要机试和实验的,这些是否有操作过。理工科专业细分非常多,专业之间差别也比较大,跨考是属于比较少的,除非有特定的兴趣爱好,一般不是很建议学生跨考。
人文社科之间的互跨,一般比较冷门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大法学下面除了0301小法学的一级学科: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专业毕业的学位证书都属于法学学士学位),这些跨考难度是一般的。因为报考的人比较少,竞争压力小。
人文社科跨考难度比较大的是文学(尤其是新闻传播),法学【注意是法学硕士,而不是专门需要跨考的法律硕士(非法学)】。其次是教育学心理学。
2、跨考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哪些问题
搜集完备准确的专业课信息资料(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及答案等),毕竟是跨专业,在知识面的广度上很可能还是比不上本专业的同学,所以复习的时候针对性要强,重难点要把握好,参考书目上的分数要尽可能多得。
不要听一些无意义的课,很多人会去听一些自己学校的专业课。除非你是考本校,否则听课是一种效率很低的专业课学习方式,如果你能听到那些你考的院校出题老师的课,就另当别论。
专业课复习时间早一些。尤其是专业300分的跨考同学,专业课复习早早益善。先达到与本专业同学应付期末考试的水平。才有资格说和他们差不多时间复习,自己也有竞争力。
确定跨考以后,本专业的课及格就好。如果跨考的专业课书目很多,那么本专业的学习上面就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
揭秘跨专业考研的三个真相
▶错误认识:跨专业最难的是专业课基础薄弱,不知道怎么复习。
真相:应该说,跨专业最难的不是专业课基础薄弱,而是你明知薄弱,总难以找到高效的方式提高。在一些考研指导文章中,专业课的复习并没有那么难——找到本专业的参考书目、真题,然后进行;针对性”;有效”复习。而最关键的;针对性”;有效”,恰恰就是拦在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和本校考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你此时还没完全找到你想要的专业课资料,不妨去尝试以下方法。
1。运用人际网络。少数学校书店对外出售真题,但不提供邮寄。专业课书籍,有的全国各地的大型书店都能买到,而有相当的一部分只有在该校才可以买到。因此,想尽一切的可能的办法联系在该校的同学,朋友、网友、同学的同学……只要能够帮你买到所需要的专业课资料,管他是谁。
2。目标院校的BBS。找到考研版面或者相关院系版面。在精华区中寻找一些与该学校该专业的考试有关的情况,发帖询问有关试题情况,打电话,托该校该专业的同学朋友以及考取的往届师兄师姐打听。
通过以上方式的好处是成本低,最大问题就是耗时。尽管已经有了渠道,但相比本校本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生仍要在搜集资料上花很多时间,或影响整体的复习进度,或心神透支,打击自信心。很多跨专业考生就是输在没有坚持到最后。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报规模较大的正规考研辅导机构。辅导班并不能为考生提供多特别的方法——也不需要,它提供的是详细的复习规划、备考氛围以及考生所需的专业课资料和信息。
▶错误认识:跨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会因为专业基础不扎实被导师歧视。
真相:这是个伪问题。复试被刷是因为老师们觉得该考生不适合在这个学校读研,而不是歧视。
研究生考试和高考唯分数是举不同,要选拔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潜力的人。设置复试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把好最后一关,而不是一味根据初试成绩来确定是否录取。
另一方面,招来的研究生是由导师来带,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选拔出合适的学生。比如跨专业考历史学,有的同学本科学英语或日语,那么研究中外关系的老师可能就希望将他收入门下,因为他有语言优势,可以更快入门。
有的同学可能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但思维能力很好,做思想史的老师可能就比较愿意接收。有的同学性格比较沉稳,能坐得住,做社会史的老师就比较愿意要,因为看档案必须坐得住。反之,不论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的,对历史知识近乎无知,思维混乱,性格浮躁,又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可以说找不到一点可以做科研的潜质,那被刷就是必然。
其实,跨专业的学生担心的不应该是老师会歧视,而应该担心老师会一视同仁。因为从考核难度来讲,导师对本专业考生的考核尺度会更严厉和深入,而对跨专业的考生则相对宽松,能回答到点子上,展现出逻辑思维能力即可。从这个角度上说,导师算是反过来;歧视”本专业的考研人了。
▶错误认识:就算同是跨专业,老师也更喜欢本校的学生。
真相: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本校考生的优势在于,他能旁听目标导师的课程,提前找到他想报考的老师,提前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与老师沟通,有机会赢得导师的信任与好感。
这样的优势是绝大多数跨专业考生不具备的'。但前提是,你得是;鸟”。早起的虫儿被鸟吃,提前联系导师要承担将自身的弱点提前暴露的风险,反而会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说到底,导师录取一个学生的最大标准还是是否合适,绝不是任人唯亲。
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要抹平这项潜在的劣势,可操作的方法就是通过网络了解导师的生平、研究方向、学术成果乃至个性。这些都不是不能找到的信息,比如通过院校官网、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微博、师兄师姐,至少比乘飞机火车去学校找导师容易。当然,该导师往年有没有招收过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是不是排斥此类考生,也是一定要了解的。
考研三跨生的那些事
跨考
顾名思义,就是越过自己本身所学,去考取其他学校或专业的活动。具体可细分为三种: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就是跨专业考研了,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如今有很多同学因为对所学专业并无太大兴趣爱好,而选择通过跨专业考研来接触学习自己心仪的专业,这种可选择性就大大增加了跨考的比率。
三跨生
三跨生就是指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由于这种考研难度太大,因此参加的人会相对较少,可是近年来随着考研大热,三跨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多。其实就难度而言,跨地区和跨学校都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因为只要考取本专业,那么考试内容也就跟自己接触过四年的课堂教学内容大同小异,而三跨则是难度最高,“隔行如隔山”,重新接触一个陌生的学科还要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完成考试,更是难上加难。
三跨生会遇到的问题
1.专业基础为零。选择抛掉学习了四年的知识来进入全新的学科,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对于考试而言,只有勇气并没有用,我们要做好应对各项问题的准备。首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没有专业基础,尤其是跨考专业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搭边的,我们就只能从基本功做起,从宏观上把握专业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了解各种概念。后期才能细化板块进行重点复习。
2.信息搜集难度大。一般选择三跨的考生人脉资源大都是在自己的本科院校,而且由于地理等的限制因素,使得考生信息搜集的难度更大。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院校动态、招生计划、大纲资料等所有信息都对考试至关重要,需要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还有所考院校的同系师兄姐如果有合适的资源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的考研,这种信息对于三跨考生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3.信心不坚定。各种对专业的陌生,院校信息的匮乏,资料搜集的高难度,都会动摇我们的决心。复习中碰到疑难问题没有同学能帮忙解决,无力感就是复习中最常有的心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以致怀疑自己萌生退意,甚至很多人都不能坚持到最后。
总的来说,跨考的同学都是有相当的勇气,敢于直面陌生的“世界”,不管怎样,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小编相信,只要你有成功的信念,终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跨专业考研的思考是否合理】相关文章:
考研跨专业考研常见的疑问11-17
跨专业考生考研复习08-20
跨专业考研暑期的复习建议11-17
跨专业考研的误区有哪些01-26
跨专业考研各科复习的建议12-04
跨专业考研应该如何备考10-21
跨专业考研的注意事项07-04
自考本科是否可以跨专业报考08-16
跨专业考研报考专业的指南攻略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