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导 百文网手机站

考研指导跨专业建议指南攻略

时间:2021-12-01 13:32:29 报考指导 我要投稿

考研指导跨专业建议指南攻略

  我们在进行考研的时候,在跨专业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指导跨专业建议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指导跨专业建议指南攻略

  考研跨专业考研建议

  对于绝大多数大学而言,好专业就那些,数得过来,一般的系占绝大多数,还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则历来都很差,很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接受现实,然后再去慢慢改变,抱怨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多思考以后的出路才有用。

  数学基础不好的文科专业换到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不怕数学的,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可换到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换到好的文科专业如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

  关于换专业考研究生,有几个常见的问题:

  一个是觉得自己如果换专业考研的话,那大学四年不是白读了吗?因为毕竟很多专业课的东西用不着了。

  其实如前所述,如果你本科的专业不好,你即使不换专业考研,以后工作也很少会做本行,因为本行本来就不好嘛,否则就不会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好了,所以对于以前的专业知识没用处,没什么好心痛的,应该看作是新的生活道路的开始。其实,理工科的训练还是很有用的,它使你的思维比较清晰,而且读过理工科再去学经济管理和法律新闻之类,在接触到有关技术方面的东西不会象那些一直学文科的同学那样觉得很神秘。如果你在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或从事金融证券行业的工作的话,理工科的背景还是很用的。

  还有一个担心是怕换到新专业会跟不上,别人毕竟大学学了四年嘛,怎么跟得上?除了少数几个专业,我看过很多换专业读研究生的人,其中一些我还很熟,没见过谁跟不上的,一般还都学得不错,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不过如果基础不是很扎实,换到信电和计算机读研究生可能会辛苦些,换到文科性质的专业读研究生应该毫无问题。

  换专业也不能漫无目的,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将兴趣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选择专业,然后尽早选定学校,尽早了解有关的信息,早做准备。在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最好去该学校一趟,看看校园,去该专业的研究生宿舍了解有关考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以后的毕业分配去向,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接近。这很重要!同时最好和一个热心的研究生建立联系,以便了解有关的动态变化。

  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学的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的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多得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跨专业考研并且成功了的例子:

  (1)英语—法律 (2)数学—计算机

  (3)物理—金融—会计 (4)英语—数量经济学

  (5)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茶学—会计

  (7)牙医-财政学 (8)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

  (9)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 (10)管理学—数量经济学

  (11)统计学—法律 (12)化工—化工—国民经济学

  (13)政治—法律 (14)热能—房地产—历史

  (15)数学—经济学 (16)光科—会计

  (17)高分子—计算机 (18)材料——自动控制

  (19)力学—自动控制 (20)统计学—金融

  (21)经济学—新闻 (22)热能—新闻

  (23)地理—经济学 (24)铸造—会计

  (25)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 (26)英语—行政管理

  (27)农学—企业管理 (28)机械—计算机

  (29)物理—物理—金融 (30)会计—经济法

  (31)地科—哲学—哲学 (32)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3)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高分子—生医

  (35)农学—金融 (36)化工—化工—会计

  (37)数学—财政学 (38)档案管理—金融

  (39)热能—自动控制 (40)化学—金融

  (41)物理—电子—电子 (42)地球物理—生物

  考研报考点选择终极指导

  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应届生就不用纠结了,选择就读院校所在地的报考点。(如果应届生想在户口所在地考试,一般情况可以的,也无需什么证明,但具体还是打电话咨询报考点为好,现在大部分考点发布了相应的规定和联系方式,大家抓紧查看和咨询)

  对往届生报考点的选择却规定得比较模糊,"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中的"或"字,实际把是否限制异地户籍报考的决定权交给了各个报考点。大致调研了下,现实的情况是:有的省市压根不看户籍,拿着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就能确认,有的地方却很较真,限定必须在户籍地报考。所以,谨慎起见,建议考生们做如下准备工作:

  先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各报考点(注意:不是户籍所在地的'招生管理机构)的网报公告

  如公告对户籍无明确规定,向各报考点进行电话咨询确认。

  假设电话始终打不通或者各主管机构的也说得模棱两可(这种情况大家都懂的),而考生又准备选择户籍异地的报考点,尽量在现场确认前开好工作证明(全职备考的可开暂住证)。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凭想当然,往年出现过考生临到现场确认才被告知不能考或者着急去开证明而耽误备考的情况。

  还有种情况更复杂,即户籍和档案保管地是分离的(如有同学已毕业了,户口回了原籍,但档案还在原本科院校)。政策中未对此情形进行规定,主观判断,还是以户籍来判断报考点,处理方法同上。

  考研哪些信息应该重点关注

  招生专业目录

  这是报考的依据,近几年高校改革,专业调整频繁,更要格外注意,免得你早就瞅准的专业突然改名更姓,不知去向了。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索购目录,确定报考方向。

  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这是由每年各科《大纲》详细规定的,因此要保持高度关注。尤其是最近几年,考试大纲的变动一直比较频繁,考生更要注意。

  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公共课有大纲,或早或晚总还能明确复习范围,但专业课却需要自己去多方打听,因为教育部禁止招生单位划定复习范围。是否清楚专业课考试内容,对复习影响极大,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你的复习量的大小,而且关系到你复习的大方向对不对路子。

  录取调剂信息

  这类消息多数考生是用不上的,但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天知晓某个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提前一天与其联系,一生命运或许就此改观。为了确保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一定要注意多渠道收集。

  招生单位信息

  包括研招办、准备报考的院系以及导师。他们往往会给你一些关于考试范围、录取情况等方面的更为权威、切实的信息。

  人际网络信息

  例如刚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前辈师兄师姐,专业导师等。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命题范围、考试特点等方面的翔实信息。为了确保信息准确,可以多咨询几位。几乎是出于胜利后的炫耀本能,即便素昧平生,这些师兄师姐们也会一派古道热肠,鼎力相助的。

  相关文字资料

  例如研究一下最近5年的专业试题,就能粗略地发现考试范围、命题思路和兴奋点。

  权威考研辅导班信息

  规模较大、开办时间较长的辅导班,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信息来源,比如关于命题等等。这些只在辅导班内部传递的信息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考研指导跨专业建议指南攻略】相关文章:

跨专业考研报考专业的指南攻略11-20

跨专业考研难不难的指南攻略01-26

适不适合跨专业考研指南攻略01-26

考研调剂的建议及对策指南攻略12-04

报考跨专业考研可行性分析指南攻略10-23

给西医考研生的复习建议指南攻略10-26

考研面试攻略指南06-20

跨专业考研暑期的复习建议11-17

跨专业考研各科复习的建议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