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09-28 05:00:33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年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017年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1.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时所用的上奏文种称 ( B )

  A.上书 B.奏札 C.表 D.题本

  2.《天祚帝封金主为东怀国皇帝册》一文中,“碧云袤野,固须挺于渠材;皓雪飞霜,畴不推于绝驾”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B )

  A.排比 B.对偶 C.夸张 D.比喻

  3.《元代亦集乃路河渠司上总管府具保结呈》一文,从文种规范来看,应为 ( A )

  A.呈状 B.呈 C.呈文 D.呈报

  4.与“咨”属同一用途的同源公文,在先后相连缀的不同时期成为两个文种的是 ( C )

  A.关 B.移 C.刺 D.咨呈

  5.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称为 ( D )

  A.堂札子 B.中书札子 C.省札 D.札

  6.《唐郭丑告身》一文基本部分的起草机构是 ( A )

  A.中书 B.门下 C.尚书 D.秘书

  7.民国时期的报告公文,大体上可分为 ( C )

  A.两个类型 B.三个类型 C.四个类型(总结,审查,工作,情况) D.五个类型

  8.《财政部为答参议院刘星楠等质问书上复国务院咨呈》一文的语言特色是 ( D )

  A.浮词赘意 B.贬辞过烈 C.夸张过头 D.貌恭词朴

  9.《教育部公布学生操行成绩考查规程的部令》一文的结构是 ( A )

  A.正件和附则 B.正件、附件和附则 C.正件和附件 D.操行和规程

  10.布告始设于民国时期。其程式结构上的特点是 ( A )

  A.没有收文者 B.有收文者 C.文句简短 D.首尾呼应

  11.报告类型中,侧重于表述作者对本职范围内工作活动主观努力的文种称为 ( D )

  A.综合报告 B.专题报告 C.情况报告 D.工作报告

  12.下列文种中属于平行文种的有 ( A )

  A.咨文 B.呈文 C.令 D.签呈

  13.下列不属于条例写作特色的是 ( C )

  A.表意周严 B.条理顺畅 C.语气委婉 D.简称规范

  14.下列属于决议文种的是 ( B )

  A.布告 B.会议纪要 C.通知 D.公报

  15.仅限于国家权力机关(或经授权)用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事项或决定事项的宣告文种是 ( B )

  A.通告 B.公告 C.公报 D.通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启”自唐代以来逐渐定型为陈述政事的准上奏文种,其呈送对象主要有 ( AD )

  A.皇太子 B.皇上 C.皇太后 D.诸王 E.皇后

  2.“帖’’作为下行文,所使用的年代有 ( ABC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元代 E.清代

  3.下列属于官府所发通行关津路证公文的有 ( ABC )

  A.传 B.过所 C.路引 D.详 E.奏

  4大总统令的用途包括 ( ABCDE )

  A.公布法律 B.公布教令 C.公布国际条约 D.公布预算 E.公布官员任免

  5.公文生效标识包括 ( ABE )

  A.发文机关 B.印章 C.附件标注 D.公文标题 E.成文日期

  三、填空题

  1.清_康熙____时期,奏折已具备正规机密公文的地位。

  2.南北朝时期,“关”这一文体发展为中央官署之间__相询庶务____的平行文。

  3.“票”作为派遣官员、役执行任务的凭证,其名始见于__清代____。

  4.“判”成为公文名称的朝代是_ 唐代_____。

  5.从文种源流来看,签呈可视为__呈____派生的支种。

  6.《国务院送阅技术官官俸法等草案的交片》一文,在结构上采用了_正附件_____模式。

  7.1916年7月,黎元洪发布《公文程式》,将“告令”、“示”合并为_布告_____。

  8.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称__签报____。

  9.文件的主题词的数量最多不超过__7____个。

  10.从生效途径比较,“决定”和“决议”的共同点是可以经__会议____正式讨论通过。

  11.秦汉以来的公文程式由首称、正文____、末称、后书四个部分构成。

  12.封建帝王赐给功臣以世代保持优遇及免罪等特权的凭证是 铁卷______。

  13.“令”,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公文文种之一,是由__先秦____沿用至今的惟一文种。

  14.《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中的表述是“动之以情”,抄附质问书的咨文的表述是“_理之以法_____”。

  15.民国时期,__布告____取代“示”的地位,成为正规公文文种。

  16.指示信,是党领导抗日根据地______政权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

  17.报告,适用于个人对组织、执行机关对_授权机关_____、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行文。

  18.在现行公文中,函适用于_同级_____、不相隶属两种行文关系。

  19.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公文文种是_通报_____。

  20.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的议决类公文文种是_会议纪要_____。

  四、名词解释题

  1.奏本:奏本是明清两朝正式设置,由臣下进于皇帝的上奏文种

  2.揭帖:清代随本章附送相关部院、科、馆,以方便相关部院预先商议对本章处理意见的平行公文文种。

  3.札:是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

  4.通知(民国时期):公函用途中分出而单独设置的平行文种

  5.代电: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

  6.关:我国古代由同级或不相隶属官署、官员之间联系公务的平行公文

  7.檄:我国古代的军事文告。两汉时期曾兼作下行公文。南北朝时期,与露布相合,后又与之分工,逐渐规范为讨敌、威敌、晓谕的军事专用文种。

  8.韵目代日:是按照声调分别排定的韵目序号,在电报中用韵目代表日期的方法。清末开始用电报作为传递公文的手段,为节省字数,采用韵目代日,并为民国时期所沿用

  9.封寄:袁世凯政府中期仿清“寄信”设置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特殊下行文种

  10.报送报告: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资料、表册、物件(例如样品)时,随件附送的简要说明之文字报告。

  五、简答题

  1.简述“禀”发展成为公文的过程。

  1 南北朝以来,禀是卑幼向长上陈述事宜行为,不是公文。

  2 至迟在宋朝,禀逐渐演化为书札的一种。

  3 清乾隆年间,禀文取得公文的地位(最为重要演变)

  禀虽转为公文并普遍使用,但清政府保守,未在典章法规中将其明定为正规文种

  2.简述“疏”的演化阶段。

  1 汉开始,疏作为奏的别称

  2 疏成为各类上奏公文的泛称(章,表,驳议)

  3 疏成为实际运用的独立文种。

  3.简述札体公文的发展演化过程。

  1 宋朝是札体公文的原生期,故其行移方向、用途、名称均欠规范,种类繁杂。有以下几类:

  (1)御札:以皇帝的名义下发的君命文种。

  (2)省札:又称“中书札子”。

  (3)“帅札”:为各路帅司所下札子。

  2 元、明,是札体公文的规范期,札子的结语,称“札付某某”。其中,“札”为文种,“付”是动作,“某某”为收文者。由于札子的这一特定结语,演变至元、明,文种名称遂定为“札付”,限于下行方向。

  3 清朝,是札体公文的发展期,具体而言,分为札付、札、劄三个支种。

  (1)札付:中央六部及地方巡抚、提督等衙门,向非所属的下级衙门行文使用。

  (2)札:清初官员之间以书信商洽公事,称为札,多用于上官写给属下。

  (3)劄。清末搞“预备立宪”,成立地方民意机关“咨议局”。地方督、抚对咨议员行文,用劄。

  4.简述便函的特征

  便函一般不具备正规格式。使用公函往往表示内容重要或作者重视。

  5.简述布告的公文格式

  布告格式:标题,文号,正文,日期,署名

  布告格式三特点:1编号依次 2没有收文者(宣告文种共同规律:榜 示 布 通 公 公报等)3署名在成文日期之前

  6.简述奏记使用范围的历史演变。

  1 两汉至三国,范围广泛,既可由大臣上于三公,又可由属员上于长官

  2 六朝沿用但范围呈向上收缩趋势。到唐代销声匿迹

  7.简述避讳的方法。

  有三种:(1)缺笔。

  (2)换不同音的近意字

  (3)空出此字不写,而代以“庙讳”字样。

  8.简述“牌”作为符信凭证的发展演进过程。

  1 牌,起源于驿传所用的符信凭证。

  2牌向公文方向演化,开始于明朝、完成于清朝:

  (1)由于牌以示信,明朝后期,各地方衙门创行用“信牌”向下级催办公事。随着频繁使用,逐渐用信牌直接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但是,始终未将其正式设置为下行文种。

  (2)清朝沿袭明代政务实践中使用的牌,并将其正式设置为下行文种。

  9.简述咨呈所适用的行文关系类型。

  有两种类型:

  (1)由同一性质、级别

  (2)在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由级别、地 位较低的官署对级别、地位稍高

  10.简述会议纪要的程式结构模式类型。

  1 简报式:报头+标题+正文

  2 见报式;

  3 行文式。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印章五部分构成

  六、论述题

  1.试述文种演化的原因及其结果。

  主观原因(文种自身),同类行文关系或方向相近文种,数量及分工程度精粗有别,对实际公文活动的适应性能强弱悬殊。

  文种演化客观原因(文种适应外部环境),公文需要发生变化,行文实践取得创造性发展,从而在客观上构成对既定文种规范的冲击

  文种演化方面、方向、过程(前3是演化过程)、结果?

  方面:适应公务活动领域、范围、推动方式、行文关系、机构级别范围等

  方向:文种用途此消彼长,纯化或延伸或萎缩

  过程:各文种用途之间发生交叉、重叠、混淆或疏漏、缺失

  演化的结果:

  1 增设了新文种(增);

  2 扩张性强使用频繁文种侵入其他文种领域出现分支,解析为多种文体(分)

  3 用途相近归并为一种(合)

  4 适应性差的文种受到排挤,地位下降缩小、改变消亡(亡)

【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自考《广告法规与管理》练习试题及答案10-16

大专自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3-08

自考国际法练习试题10-17

自考民法学试题及答案05-21

自考民法学试题及答案08-08

自考《法学概论》专项试题及答案09-25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试题及答案05-17

自考《公司法》巩固试题及答案09-04

自考护理专业试题及答案(精选8卷)10-10

自考《秘书实务》单选试题(附答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