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百文网手机站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时间:2022-03-21 12:25:07 报考指南 我要投稿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经济思想史是通过对过去的经济理论发展和变迁的追溯,针对"经济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进行考察的经济学分支。为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供参考学习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一、西斯蒙第的理论背景及特征

  西斯蒙第和李嘉图是同时代人。他经历了英国产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的动荡。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小资产阶级曾和资产阶级一道热情地参加了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他们热切希望能够在封建制度后获得经济的自由发展。为此,小资产阶级曾和资产阶级一道作出了努力。事实上,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最初年代,法国和瑞士的小资产者曾一度得到发展,很快在人数上占据了大多数,其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也成为社会上基本的生产方式,小资产阶级的学者这时也纷纷讴歌资本主义制度,为其成长大造舆论。

  (一)西斯蒙第所处时代及小资产阶级的特征

  西斯蒙第的经济理论建立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与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相对立。他们之间的对立反映了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18世纪时,英国社会小生产已几乎全部消失,社会由三大阶级组成。而此时的法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80%以上的封建农业国家,城市中工商业小生产占较大比重并发挥巨大作用,产业革命后,广大城乡小生产者在摆脱了封建奴役后,又落入资产阶级新的奴役和压迫下,广大小生产者又陷于破产、贫困的境地。西斯蒙第就是在这种社会与时代背景下,站在小生产阶级立场上提出其经济学说的。

  (二)时代生平及著作

  西斯蒙第(1773——1842),出生于瑞士,属于法国学者之列,他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处在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下,受到灭亡和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要求。

  1.经济思想的性质和特点:西斯蒙第既是法国古典政治学家,又以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表示怀疑的独特方式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他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他最终成为小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的代表。其经济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他是英国古典学派经济自由主义的积极鼓吹者;后期,他却转而批判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

  2.代表性著作:其主要代表作有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其前后期思想观点的转变只能从小生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发生前后的不同立场和态度加以解释。

  二、西斯蒙第对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批评

  (一)西斯蒙第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促使他发现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从而,在特定视角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和不足。从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全面理解来说,自然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二)西斯蒙第对古典学派若干经济范畴和原理的说明及发展

  1.研究方法:继承了把经济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

  他更加注重对社会进行考察,依社会状况来评价经济理论和范畴。

  2.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接受了斯密的传统。

  他认为斯密代表作的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就是这门学科的“最精确的定义”。他认为,把对私人财产的管理称为家庭经济,把对国家财产的管理称为政治经济的提法,是与上述学科含义相一致的。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分享物质财富”,“最好的政治经济学,是对劳动成果的分配加以区别的政治经济学,即把为了全体利益、全体人民必须得到的份额,同为了全体利益,少数人应当获取的份额区别开来。”

  3.关于财富:继承了斯密的有关思想,但又从物质方面加以强调。

  他说:“财富永远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为日后需要而保存起来的东西,而且只是由于这种未来的需要,财富才有价值。”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给财富下的定义:“属于家庭和国家的经过加工的丰富的物质”,是十分正确的。他还认为,“一切财富积累的历史永远出不了这样的范围:即创造财富的劳动、积累财富的节约、消耗财富的消费。”

  4.关于劳动价值论:首先,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考察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决定是由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其次,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质。最后,对于社会必要劳动和价值量的关系,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学派的传统,更明确的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认为“价值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5.关于资本:他认为资本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非物质的东西。资本的本质在于能带来收入,但收入又来自于劳动。

  (三)西斯蒙第对古典经济学的怀疑和批判

  1.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

  首先,批判资本主义把财富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西斯蒙第并不反对财富,而反对的是财富不能为人所享用。

  其次,反对古典经济学重视物而不重视人的观点;

  最后,主张建立以福利为核心的伦理经济学。

  2.对经济自由主义和自由竞争的批判:他是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以保证分配和消费的正常进行。

  3.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批判

  (1)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批判:他认为这种分配制度不公平。

  他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不公平。他指出:“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的产品。收入是财富的一部分……通常认为收入有三种:地租、利润和工资。这三种收入来自三种不同的源泉:土地、积累的资本和劳动。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只代表维持前一年工人生活的生活资料。它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产品扣除了利润和地租后剩下的部分。工人所以要与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是因为工人被剥夺了一切财产,不得不出卖劳动。随着资本积累和人口增加,在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下,工人会日益贫因。工资会越来越低。

  他还指出,利润和地租都是对工人的一种掠夺。最后社会产生了无产阶级和少数大资产者的对立。这种分配状况无疑造成了社会的灾难。

  (2)批判的贡献和局限性西斯蒙第对于分配理论的贡献以及他批判古典学派分配理论的正确性在于:

  ①否认了古典学派把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及其范畴看作自然合理、符合自然秩序的见解;

  ②明确指出三种收入存在的原因,是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分离。

  ③指出广大工人群众的分配利益与资本积累的对立,以及三种收入之间的相互对立;

  ④指出机器对工人的排挤和工资的下降趋势。

  西斯蒙第的缺陷和局限性在于:

  ①没有把分配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并在这种生产关系体系之中来看待分配范畴;

  ②不理解私有制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联系;

  ③片面反对分配制度的努力只是一种幻想;

  ④因反对机器和新技术对工人的排挤而反对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程,既是错误的,也是愚蠢和倒退的。

  综上所述,西斯蒙第的确以其特有的方式否定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他既对这一学说作出了完善性的补充和发展,又以其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它划上了问号。

  三、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学说

  (一)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最主要的成就:

  其在经济学说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

  (二)西斯蒙第对经济危机论的贡献:

  其贡献就在于确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存在的现实性和不可避免性。把资本主义下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消费和生产的矛盾,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据。认为,消费不足是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他是经济思想史上消费不足危机论的首倡人。也是第一个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性的经济学家。

  (三)西斯蒙第对社会再生产问题的理解

  1.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和条件的看法:他从政治经济学要以人们对财富的分享为对象出发,说明社会再生产过程最终以消费被生产满足的比例为条件。

  2.对生产与消费相互关系的考察和论证:他把个人与社会完全等同起来。由这点出发,进行了逐步的论证,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几种类型加以考察:

  第一,鲁宾逊寓言式的孤立个人的经济活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与消费完全适应,因为生产是为消费的需要而进行的。这种经济当中是不会产生经济危机的。

  3.合理性和错误p252

  (四)西斯蒙第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分析:

  1.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绝对消费也随之扩大,所以,不能说有生产过剩。

  2.社会收入的不断缩小趋势:主要是工人收入太低。

  3.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扩大:

  (1)随生产扩大,人们的绝对需求也相应扩大。

  (2)但现实需求因受收入限制而缩小,这样,消费就缩小了。

  (3)扩大的生产和被压缩的消费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五)对西斯蒙第的简单评价

  1.功绩:在经济危机理论方面的功绩。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资本主义下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并在说明消费不足的性质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冲突,社会再生产的障碍。他还强调了经济各部分按比例发展的必要性。

  2.缺陷:

  一是没能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就不能抓住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是仅用消费不足去说明经济危机是片面和错误的。

  三是受“斯密教条”的影响,把市场上的产品全部归结为个人消费品,显然也是错误的。

  3.他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最大限度地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揭露和抨击其矛盾,对人民的穷困寄予无限同情。他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经济危机(周期)理论。这些甚至使一些人把他看作社会主义者。

  四、西斯蒙第的经济改革思想

  1.经济改革的出发点:他从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现实矛盾和群众的贫困出发,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2.改革的立场和性质:站在小生产的立场上,为小生产者的利益而主张实行改革的。

  3.改革的模式:实现自由的小生产者的宗法式农业与自由的城市小手工业者的结合。反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

  4.改革的政策要求:p255.

  1.他主张,为了保护大量分散弱小的小生产者,国家应该对经济获得和秩序进行干预;要采取立法和行政措施,限制过分激烈的竞争,限制遗产权、规定劳动日,禁止使用童工和女工、控制人口过多生育。

  2.他也主张,为了保证公平分配,要规定工资标准,实行劳动保险、公平赋税、征收财产累进税。

  评价西斯蒙第这种小资产阶级的'纯粹幻想的经济浪漫主义改革纲领在历史发展的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

  【拓展】自考《经济思想史》专项练习题

  (一)试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答:古典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把重商主义以来的经济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为以后经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古典经济学进步性的标志主要是:1、把经济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2、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并作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

  古典经济学以“自然秩序”观点作为思想原则,客观地研究了当时的主要经济问题。其主要贡献是:1、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探讨了发展市场经济,增加国民财富的富国裕民之道;2、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学说;3、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并作出论述;4、试图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初步分析;5、也对分工、货币、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等理论作了重要论述。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试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

  答: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思想是由市场自发起调节作用的经济自由主义。其基本政策主张是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这既是反对封建主义、又是同重商主义作斗争,同时也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充分自信力。他们往往把自由放任等同于“自然秩序”,认为自由就是自然的,而自然的秩序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也是绝对的和永恒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就恰好是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不过,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和永恒的,它的正确性是同具体的历史社会条件联系在一起的。

  (三)试述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特点。

  答:1、封建性外观。重农学派熟悉的只是旧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所以,重农学派虽然在实质上研究的是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但在表面上却有着浓厚的封建外观。

  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封建性外观表现在:第一,他们的理论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但是看起来农业资本家却像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一个佃户。第二,他们的经济政策主张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但是看起来却像是在为封建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打算。第三,他们既不反对君主,也不反对上帝,也不反对封建土地所有者,看起来他们似乎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

  2、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

  该思想源于神学的“自然法”思想。封建的神学家区分了“上帝的法”和“人为的法”。“上帝的法”就是所谓的“自然法”。重农学派接受了这种思想,认为“自然法”是“上帝制定的最高的法”,“自然秩序”则是上帝为了人们的幸福而根据“自然法”安排的、。最有利的和最根本的社会秩序。“自然秩序”思想是重农学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然秩序思想是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客观上相一致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受“自然秩序”的支配。

  (四)试述魁奈的“纯产品”学说。

  答:魁奈的“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的问题。重农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魁奈的所有学说也都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的。

  重农学派强调,财富首先是使用价值,是物质。他们研研究“纯产品”学说的出发点就是财富。因为财富是物质,那它就只能来源于生产领域。而一切社会经济部门中,又只有农业部门才能生产出物质财富来。因此,只有农业是真正的生产部门,只有农业才能生产出“纯产品”来。这样,“纯产品”学说也就事实上为重农学派的唯一的和一般的剩余价值学说。

  魁奈认为“纯产品”就是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也就是说,农业总产品=生产资料+工资+“纯产品”(地租)。

  总之,魁奈在“纯产品”学说方面的功绩,就是纠正了重商主义者的流通中产生利润的错误和交换是致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

  (五)试述《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及结构。

  答:《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斯密的代表作,是其长期酝酿

  潜心研究的成果。该书前后共历时27年,该书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有划时代的重要地位,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性著作。斯密在本书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尤其是配第以后的经济研究成果,并把当时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纳起来,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

  该书研究的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它产生及增加的原因:1、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即一国所生产的人均国民收入量,是由生产性劳动创造出来的。生产部门的劳动量是财富的源泉。2、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增进国民财富,增加人民和国家的收入,“富国国裕民”。其办法有两个:A、通过分工,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B、通过增加资本,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并增加生产资料,这也就是积累过程。

  该书结构上分五篇:1、“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2、“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用途”;3、“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及政策的影响”;4、“论政治经济学的体系”;5、“论国君或国家的收入”。

  《国富论》全书贯穿了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这比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认为每个人得到了个人利益,国家也就取得了整体利益。这种自由放任思想主要是反对封建的重商主义的。书中还歌颂了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优越性。

  (六)试述斯密的分工和交换学说。

  答: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生产力,发展和增进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因素。

  斯密认为:1、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分工的优越性所在。他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在于:A、分工使劳动的技巧增进、促进了操作的专业化、简单化,使工人能很快掌握和提高技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B、分工专业化可节省工种、工序转换的时间;C、分工使操作简化,为那些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提高效率的工具与机械工的发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3、分工产生的原因。斯密认为,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4、分工发展的条件。他认为,分工产生后,其发展会受到交换范围的限制。他说:“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这,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斯密的论述有一定片面性,只看到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提高没看到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也会推动分工的发展。他只从人的本性上去看待分工,而忽视了分工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这与他的社会历史观有一定联系。但他毕竟强调了分工、强调了分工的客观作用,这在当时是个贡献,是优于重农主义的。

  (七)试述斯密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基本收入。

  答:斯密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正确的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认为资

  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三个基本阶级。他打破了重农学派阶级划分的部门界限,依据经济地位和收入状况来划分阶级。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斯密的划分基本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阶级划分是斯密分配理论展开的前提条件。

  依据阶级划分,他把社会产品相应地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并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社会的基本收入。他还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社会的基本收入。斯密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论述了三种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在特定形式上,接近于认识剩余价值的来源美味可口。可以说分配问题是斯密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但另一方面,由于斯密的收入价值论,使斯分配论的阐述又含有表面的、错误的因素,从而为以后的一些类似观点提供了理论渊源。

  (八)试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答:马尔萨斯的《人中原理》1798年首版匿名发表,主要是反对人类理性可以控制人口增加的观点。

  马尔萨斯提出两个重要“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操持现状。然后,他提出了两个假定:(1)、人口增长在没有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2)生活资料在同样情况下,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由此,他得出人口增长总是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的推论。

  马尔萨斯认为抑制人口的方式有两种:1、积极的抑制,如饥荒、战争、疾病、贫困等;2、预防的抑制。这又包括两种具体的方式:道德的抑制,如晚婚、独身等;不道德的抑制,如避孕、堕胎等,在他看来,只有第一种抑制方式才是现实有效的。

  依据人口理论,马尔萨斯还引申出了一些观点。1、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取决于他们的人口数量;2、济贫法有害无益,应予以取消,代之以“贫民习艺所”;3、反对其他人关于社会改革的理论。

  总之,从总的方面来说,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有合理的因素,也有错误的、辩护性的因素,我们不能绝对化、简单化地对待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九)试述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

  答: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是综合性,这贯穿其理论体系的始终。该体系是经济思想史上各种学派理论的另一次更大的综合。他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资本生产力论和节欲论等旧理论,同边际效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新理论结合起来,综合为一个集各种子经济之大成的体系。具体说来,具有如下特点:

  1、以心理分析为基础。马歇尔认为,经济学说是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人类的动机分为: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两种。这可以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阻力。2、赞成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他认,就人类的心理来说,也是一种渐进的演化发展过程,决不是突变和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经济也决不能飞跃。3、他强调所谓“连续原理”,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间没有明显和严格的区分,只有连续的数量关系。4、强调“边际增量”分析方法。他认为“在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大”。因此,应当注重增量分析。5、强调“均衡”分析,主要是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马歇尔认为,各种经济指标的数量都是通过各自有关要素的边际增量达到均衡来决定的。6、强调静态分析。假定所分析的经济关系和有关环境保持不变,能过分析价格、商品供给等认为静态下,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一般条件是不变的,以此来说明经济的稳定性。

  马歇尔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不完全竞争问题,并作了初步论述,而关于在需求规律、需求弹性的论述也是他后来对经济学所作的贡献。由于马歇尔学说的巨大影响,形成了在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剑桥学派。

  (十)试述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

  答:(1)马尔萨斯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存在必然性,他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

  (2)根据马尔萨斯的看法,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生产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关系中,如果发生有效需求(即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不足,就会出现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3)马尔萨斯批评李嘉图、萨伊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观点。马尔萨斯认为商品并不都是和商品交换,很多商品还和生产性劳动或私人服务交换。在这些交换中不一定总能保持平衡。在他看来,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是产品顺利实现的问题,或者说是利润实现的问题。利润是在交换中生产的,是商品售价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4)资本主义生产为了顺利进行,必须维持足够的“有效需求”也即必须使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如果资本积累过快,商品生产超过它们所必需的购买力的增加,就会导致“有效需求”相对缺乏,从而产生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他主张扩大和刺激地主等不生产阶级的消费。

  (十一)试述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13分)

  1)经济自由主义是贯穿于斯密经济政策观点始终的一个统一的思想。“自由放任”是其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自由放任”的具体表现就是“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2)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出自人的利己本性或人类交换倾向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

  3)斯密提出了实行自由放任的一些具体建议:劳动力买卖自由、土地买卖自由、国内贸易自由,对外贸易自由。

  4)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但他并不反对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国家干预。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相关文章: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纳索·威廉·西尼尔经济学说09-26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09-26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托·罗·马尔萨斯经济学说09-26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说09-26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弗雷德里克·巴师夏经济学说09-26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09-26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19世纪初期经济论战09-26

2017年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知识点08-24

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3章知识点08-24